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室温超导

2023-08-03 15:20 作者:氢气的氢  | 我要投稿

作为一个材料科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我不懂超导,但我觉得我应该有资格发表我的看法,以及做出一些评价与展望。

我听到这个消息是在7月26日晚上。那天我有点别的事,但下午已经有人和我说韩国人声称自己做出了室温常压超导。等我忙完,晚上已经看到了知乎上炸锅了。我稍微看了一眼知乎转载的韩国人的图,以及其合成路线,初步判断是很可能有戏,需要再多看一眼,需要验证

从26日到8月1日华科复现出LK-99磁悬浮之前,我和不止一位同学讨论过室温超导的问题。总体而言,我认为韩国人的结果很可能是真实的。我的判断基于以下逻辑: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韩国人的合成方法非常简单,看起来似乎也没有保留什么关键工艺。那么除非韩国人丧心病狂到全篇主观恶意造假,那么至少这个做出来的材料是有独特性能的。这就已经足够了。这么个简单的工艺,大家绝对在短时间内就能重复实验去证实或证伪,一个造假的结果不会也不敢这么做。更何况后面韩国人甚至说,欢迎大家来讨论技术要点,来重复实验。可以看出,韩国人这次信心十足。

接着是8.1华科重复出磁悬浮特性,以及8.3凌晨东南大学声称测定出了110K的零电阻。目前我依旧看好这是一个真的科学突破,但态度比较谨慎。我们只能说,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能够实现室温超导的概率在逐渐上升,但还没有达到100%。

接下来我要说一些有趣的东西。

第一,这两天的室温超导新闻,很好地测试了网民的科学素养。不客气地说,大约有80%的人完全不具备科学素养,他们只能从局限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拍脑袋的角度出发,去断定这是个假货。说是一眼假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就只能留下一点‘典’了。有人说前面还说超导,后面就说抗磁了,一看就是偷换概念,一看就是骗子。拜托你多读些书再来吧。还有些哗众取宠者搞点热解石墨就敢来嘲讽了,属实是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第二,不管最后这次的样品是否能够重复,能不能被认为是室温超导,这都是对超导领域的一场变革。某校某院士那个采访说法属实是beat around the bush的,这样的结果对所谓的高温超导领域是一个重创打击。就是你深耕这个领域多少年,最后居然发现,隔壁炼丹烧锅子的炉灰居然就是你想要的样品。说句不好听的,这动了高温超导领域一大批人的奶酪,因此这段时间从一些非科学角度的专业批评也层出不穷。

第三,这次的新闻对材料科学的影响。曾经我批评某些材料领域的工作就是,现在有鸡蛋鸭蛋鹌鹑蛋,铜锅铁锅铝锅,花生油橄榄油,发的文章就是铜锅橄榄油抄鹌鹑蛋。这样的工作属于三流工作,相比之下的一流工作是发现了蛋不仅仅可以炒,还可以煮;二流文章是发现了鸵鸟蛋也可以这样烹饪。但现在看来,炒菜式的撞大运的研究,可能未必做不出激动人心的结果。这对材料科学脱离天坑还很遥远,但也算是一个进步吧。

总结一下,还是谨慎看好这次的室温超导,只是我觉得可能性在不断提升。从抗磁率的估算数值来看,这玩意应该可以是常温常压下很好的抗磁物质了,这已经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了。

最后,杂谈一下对各个进展工作的评价,

关于一维超导链,从概念上似乎可以接受。而且一维方向超导假说与各向异性挂钩,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样品不能完全悬浮,因为它不是一个传统的超导模式。也正是因为一维超导链假说的存在,目前的否定性证据都能用超导链不完整/有断路/壳层保护不够等理由去做推断性解释。

关于华科制备的LK-99有磁悬浮但不能反向逆重力锁定,这个问题我不内行,但个人根据视频推断,首先这玩意肯定不是铁磁性排斥力造成的,其次可能是反向锁定的距离要求比较高。这个内容是个很大力的佐证,但还不能证实这就是超导。

关于东南大学的结果,电阻为0的测定结果比较可疑,因为确实没有发生电阻跳变。甚至这个样品没有抗磁性,让人怀疑这些样品是不是真的是一样的。虽然110K离室温很遥远让许多人大呼骗子,但这也算是一个进步。

关于理论计算结果,个人是从来不相信的。说句不好听的,理论计算你想要什么解构都能通过改改参数得到,我觉得这是不真实的。

关于室温超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