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星尘AI/琉球古代史】琉球宣言(琉球早期国家建立史)

2023-06-30 10:14 作者:是琴心哇  | 我要投稿

部分注释

一(读作:テイーチ tīchi) 二(:ターチ tāchi)

↑琉球语的一二


(间奏)


【第一段】

天地初分立 冥冥

天地未分之初 混混沌沌,无有阴阳清浊之辨

零星波光 亘古难定

盖我国开辟之初 海浪泛滥

飘渺神迹待临汀

时有一男一女生于大荒际,男名志仁礼久(シネリキヨ)女名阿摩弥姑(アマミク)

运土植木 怒涛终平静

运土石,植草木 用防海浪 (而岳森始矣)

沧海桑田 日月辰星 所照皆生灵

岳森既成,人物繁颗

已难忆 荒蛮荣枯曾交替

然当时之俗,穴居野处。与物相友,无有价伤之心。

却明晰 郡郡屋田今茂密

天帝孙辈治相继

澹泊万物天下井然治理

家国初立

于是天孙氏继治之间,相厥山川,分为三区:一中头,即中山也;一日国头,即山北也;一曰岛尻,即山南也。教民烹饪,民利之;教民农居,而民安之。方是时也,书契未兴。望月亏盈,以纪时节;

候草荣枯,以定年岁。澹泊无为,而俗自化。然当时之民未知稼穑,逐捕禽兽以为食,拾收果实以为饭。

历年亦久。麦、粟、黍天然生于久高岛;稻苗生于知念。始教民耕种,而农事兴矣。繇是规模始兴,民俗丕变。昔之皮草蔽体者,今始有巾裳;昔之巢居穴处者,今始有屋庐。亦暴海水为盐,木汁为酢,酿米麪为酒(其味甚薄)。而民习骎骎乎,非复前日之俗矣。(国俗至此,而为一变。)

爱相厥地,始建城都于中山,名曰首里;次后划野分郡(俗呼郡日间切),每郡置按司,奉事于首里。而上下安矣。


【隋琉战役】

历经 海师远航赐佳名 战火袭

招服与抗拒

刻于 栅栏(与)空邑

【栅栏:琉隋之战最后的决战场所

空邑:想用来形容战争结果,即掳走数千人】

隋大业元年乙丑,海师何蛮,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

三年丁卯,炀帝令羽骑尉朱宽入海访求异俗。海师何蛮言之。遂与蛮俱抵本国。遥观地界,于波涛间蟠旋蜿延,其形若虬浮水中,名曰“流虬”。(嗣后改名“流求”。故唐宋之吏,皆曰“流求”。)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令朱宽复至抚之,不从。宽取我布甲等物而还。帝复遣武贲郎将陈稷、朝请大夫张镇州等率兵至国,其军甚众。时稷将南方诸国人从军,其军中有昆仑人,颇解我语。稷令其军人慰谕之。国人拒逆不从,终为逆战。我军败走。

稷大驱军兵进,至城都,频战又败,稷焚我宫室,掳男女干余人,载军实而返。自尔隋遂绝,不复遣来。


曾遇,国君无为按司争利之际

但幸习华礼

国俗易,政法兴以弥

【唐宋思想传入琉球,琉球国俗开化】


怎叹,又遇德衰者无圣贤以扶倾

鸠鸟弄权柄 弑君 何处安宁?

【第二十五代天孙氏偏信利勇,利勇弑君篡位】

正会天孙氏二十五纪之裔德微政衰。有一权臣利勇者,深受君恩。弱年任近侍官,壮年专掌国政:从己者赏之,逆己者罪之。权威尤盛。国人畏之如虎。一日入内殿,乘隙杀君,自立称国君。

终焉,忠义崇礼之人高扬王旗

反叛治乱举贤明 奉承天帝旨意

【尊顿号召全国反对利勇统治,被推举为舜天王】

时尊收岁二十二,英雄无比,倡议起兵。四方应之如响。尊敦领义兵来,围城问罪。利勇怒日:“先君无德,予奉天命,立为国君。汝乃孤穷匹夫,岂可收妄动兵耶!”尊敦大怒日:“汝自幼冲,深沐国恩,义宜致忠。岂有逆天篡位之理耶!吾今倡议诛贼,以谢天人之怨!”言毕,激励军兵,一齐攻城。利勇倾兵拒战,矢石如雨。尊敦奋勇攻破城门,诸军乘势,杀入阙庭。利勇无力可施,遂杀妻子,自刎而死。国人大喜,皆推尊敦,以就大位。

小透明舜马顺熙路过

平饥馑 失天命 禅让归隐

【义本王自知失去天命引英祖摄政,后禅让】

义本王为人天资削弱,仁而少断。就位之后,饥馑频加,疫疠大民半失。义本大惊,召群臣曰:“先君之世,国丰民安。今予无德,饥疫是天之所弃也。予要让位于有德而退。卿等为我举之。”群臣佥曰:“主之嫡子,名英祖,生有瑞徵,圣德大著。国人敬之。”义本大喜,召英祖,摄国事,果然疫止年丰。摄政七年,人心皆归之。宋宝祐七年己未,义本五十四,在位十一年。谕英祖曰:“予为天所弃,致民半失。今汝秉政,年丰民泰,乃天之所眷也。宜承大统,为民父母。”英祖固辞。群臣皆劝之。让位于英祖而隐。其隐处今无可考,故寿毙不传。

国域复 收禅鉴渡来佛地

【英祖王时期,久米等岛来朝,佛教传入】

咸淳年间,王命辅臣建寺于浦添城之西,名“极乐”。先是一僧名禅鉴,不知何处人,驾舟漂至那霸。王命构精舍于浦添,名极乐寺,令禅鉴禅师居焉。是我国佛僧之始也。(历年久远,寺既荒坏,今无存焉。)

风又起 举国臣民同奋力

无人可匹敌

【元琉战争,琉球上下一心,拒战不降,得到胜利】

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世祖灭宋,改天下之舆曰大元)世祖改“流求”曰“瑠求”,遂遣副万户杨祥等,率六千军,给金符赉诏,以降我国。杨祥行出海洋,遽会一山军。相战小挫,未至我国而引还。

元贞二年丙申,(世祖崩,成宗嗣立,改元元贞。)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上言:“瑠求未从,宜发兵袭之。”成宗遣省都镇抚张浩等率军抵国。时我国臣民深沐王化,皆有委身爱国之心。见元兵来侵,国人合力,拒战不降。张浩无计可施,卒掳一百三十人而返。

以上:传说时代全部+英祖王朝前期


【第二段】

数代经承袭,难抵

大成王为人温厚恭俭,常以仁义措事,以礼让接物。国丰民泰,坐享太平

英慈王谨遵旧章,志在致治,而无贤佐

【大成,英慈】

一朝逸豫,三山分离

玉成王为人贪酒色,好畋猎,怠与政务,而不行朝觐之礼。由是诸按司不朝,百姓胥怨。延佑年间,国分为三。

【玉成】

幼子受母后使役

西威幼冲践祚(时年十岁),王母专权,牝鸡乱政。贤者退隐,小人乱政。

【西威】

国民此时 虽尚未叛起

壮士夭折 经年怒气

向襁褓挥去

时西威王毙,世子五岁。大臣或欲辅立,国人佥曰:“观先君之政,残仁贼义,暴虐无道。臣民敢怨而不敢言。今更立幼冲世子,则向何图治乎?浦添按司,仁人也,诚足为民父母。”遂废世子,推戴浦添按司察度为君。


中山平,朝贡使来往交易

战火宁,传圣喻抚民休息

同源家国怎容三山对立

唯一统方可振起


(思绍奋斗中)


战武宁 试罪问昏君

时佐敷按司巴志,继父治民,进贤士,退不肖,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威名大振,远近归服。是年巴志岁二十二,见武宁骄奢无度,虐民废政,卒起义兵来问其罪。武宁慌忙催军拒御。奈诸按司闭户高枕,曾莫之救。势孤力弱,难以扞御,悔之无及。

在位十年,岁五十,出城伏罪。诸按司奉巴志之父思绍为君。(起察度庚寅,尽武宁乙酉。共二王,历五十有六年。)

再定中山 文武贤士一并举

三印齐聚归首里!



施小计 贿平原叛几寸帛币

攻战数日,城不陷。巴志曰:“攀安知淫虐无道,虽有千军,实非心服。其臣平原,有勇无谋,亦是贪欲之人。以计破之,何难之有!”遂召羽地按司等问其地势。羽地按司曰:“此城三面皆险阻,难急攻破。而坤方尤系险阻。料是此处必怠于防备。”巴志大喜,令一人辨给者,从坤方处乘夜入城,里把币帛,赠平原,并以利害说之,以为内应

后方祸起

次日,平原告攀安知曰:“久不出战,敌军必以我为怯。请王与臣更番出战,敌必败矣。”攀安知从之,命平原守城,自率军先出。巴志见北军出城来,急传令:“从坤方险阻处,分军攻入。”却催军兵,从平坦处迎敌。攀安知武艺绝伦,奋勇冲杀,官军败走。攀安知赶追间,忽见城中火起冲天。攀安知大惊,急慌返兵入城。平原提刀来迎,大叱曰:“汝既无道,我降于中山。”攀安知大怒,战不数合,斫为两段。始知平原心变作叛,悔之无及。只见官军争先攻入,如天摧地塌,无力可御。

怎无人比心

挥剑 圣石殒毙

城中有一灵石,攀安知常拜为神石。此日智尽力穷,叱其石曰:“予今死,汝岂独生!”挥剑劈石,自刎而亡。由是山北复归中山。


【灭山北】


以彩屏一面将泉易

《遗老传》云:中山王巴志有金彩围屏,装饰甚美。他鲁每要之不止。巴志曰:“吾闻大里有泉,名呼喜汀志川泉。以此换之,如何?”他鲁每嘉换之。原来是泉涌得极大,大里等处百姓皆引此泉为耕。巴志得泉,惟从己者与之:不从者,不许用之。由是百姓暗从中山者不可胜数。时他鲁每不务政事,游戏无度。臣民及诸按司皆怨之,卒为巴志所灭云。

待时机 意气者引出壁

先是,他鲁每受封于朝,骄心稍动。其后奢侈日加,常拒忠谏,宴游是好,不务政事。臣民怨之,诸按司不朝。他鲁每发兵问罪,诸按司畏惧,多投中山。他鲁每怒曰:“贼奴与巴志同谋倡乱,不悉诛灭,吾怒不息。”遂传军令,聚整兵马。山南骚动,事闻于中山。巴志曰:“时至矣。”

门扉闭 四方皆遇敌

遂自率四方按司,亲往征之。山南百姓,喜跃拜迎。他鲁每益怒,率军出战,大败而走。将入门,时城上放箭,闭门拒御。他鲁每前后受敌,无力可施,被虏伏诛。由是琉球复归一统。


【灭山南】


试看山北山南

相继诛讨平定

球阳大地万物兴

中山世土盈盈

港口泊船悉连连 号声鸣鸣

日下王庭 贵国上宾

宣王命 俱相迎

掩香屏 首里依稀烛荧荧

万国津梁 岂能是东海浮萍

叹如今 百载风月谁人述评 千帆依旧行

【星尘AI/琉球古代史】琉球宣言(琉球早期国家建立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