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论澳洲的数字化教学

2023-02-07 16:31 作者:糸守湖畔宫水泷  | 我要投稿

澳洲这地方作为典型的地广人稀资源还贼丰富、养活一亿人毫无压力的地方只有三千万不到居民,在发达国家中福利也排前列,也就北欧那些国家可以比一比了。

所以,可以支持起一种颇为高效的教育方式,即数字化。

首先,这套系统以每个人一台电子设备开始,这是数字化必备的条件。

在小学低年级,设备是学校提供的制式笔记本/台式电脑。而到了五六年级,设备是学校强制要求家长购买的平板……还不能随便一台,否则使用的软件会不兼容的,那就废了。

你猜我怎么知道的,当然是因为我经历了呀……所以在澳洲的小学待的短短一年半是我的学生生涯里最无趣的一年半,没作业是真的,但也没事干。

像是编程课什么的(那种积木编程,中学不一样,这里先打住)操控小学的球形机器人,废。

音乐课,要用GarageBand(库乐队)的,废。(不过也没用过GarageBand几节课就是了)

甚至班里的同学想把我拉下水玩游戏,结果游戏后来多更新了几个版本,不兼容了……

……

我所在的中学曾经也是用平板电脑,后来就改成了笔记本,当然,还是家长强制购买。这次学乖了,查了设备要求,否则我家里八成会让我扛着家里厚度四厘米的老爷机上课(笑,顺带一提,那台机子现在还是Win7的系统)

当然初中开始,教育部对设备的管理也更严格了,具体措施是网络防火墙,学校的网络把一切不合规的东西拒之门外,例如B站。

但说实话这就是半个摆设,因为,它防不了下载的离线游戏就算了,上谷歌一搜“unblocked games”,找到第一个网址点进去,那些游戏都是可以玩的,类似4399……这一招一直到flash没了为止,但是学校里总是会口耳相传一些别的网址,这里我列举一个:https://www.coolmathgames.com。据我所知这个因为过于出名也被加入了黑名单被拦截了,但它活跃了大半年,我本人也玩了不少这个。

准确来说,我在开始写小说之后就很少玩这些了,上面的链接也是我最后一次在学校玩游戏的。后面我不玩了,自然也就淡出了口耳相传的大环境,就连知道这个链接被禁也是别人嘴里听到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君名是一部彻底改变了我的电影,我挺感谢它的。

咳咳,跑题了,回到主题。

数字化的下一步,是一个平台。别的发达国家我不清楚,但在澳洲、爱尔兰和英国,这个平台叫做Compass。对,就是指南针,说中文的都如此称呼它。这个平台承担了太多,分别由学生端、家长端和教师端构成,既有App也有网页版。其从相当于国内的幼儿园大班就开始承担家校联络的重任。(注:澳洲的幼儿园两年,随后并入小学体制,以“Foundation”称呼,在小学与幼儿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就我而言,课表本身在上面,如果换老师或者换教室也会显示在上面、学校的公告以及最近的活动会在上面、上课所需调用的电子资源,除了电子教科书都在上面、交电子类作业(也就是几乎所有的作业)的窗口在上面、给老师课后发信息的窗口在上面……最重要的是,Lesson Plan,即老师在课前上传的、一节课大概会进行的事情的准备。

哦,当然成绩也会传到上面。

家长端大概和国内的区别就不大了,活动缴费、提前请假、查看成绩、收看学校公告、预约家长会——这边家长会的形式与国内不一样,不要看这几个字就试图理解,会陷入误区的。

总之,中学的一切电子化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

如图,指南针首页。这边的课表基本是大学性质,具体的以后聊

再接着,是各种配套服务,有些是政府的第一方,有些是第三方,不管你用的用不上,反正学校提供。

例如,Adobe全家桶,但不只是提供给有需求的人。像是我就用过Adobe Premiere Pro做视频,但我选的课跟媒体、摄像,甚至美术什么的一点边都不沾。

当然,这种东西都有,微软系的从Word到微软团队自然也是全家桶安排齐喽。

具体可以下载的,不管是Windows还是Mac学校都给出了一长串几十个App可以免费下。

电子教科书倒是需要从学校给的单子上买,校服与纸质教科书同理,顺带吐槽一下这些校服和教科书都死贵。

这是PDF版。还有线上平台版的,有视频讲解,题目也可以线上做,类似线上试卷

这些都是第三方,但学校也有第一方的:Clickview,一个维多利亚州教育局运行的视频网站,里面囊括了大量需要用到的教学视频……包括一些电影,我就在上面看过千与千寻。(这居然是英语教材!)只要有账号。

最后,是一些实体设备与服务。

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发了学生卡,这个中国好像也有,也可以坐公共交通或者支付校园里的费用……说来惭愧,学校的食堂是外包的,所以不支持学生卡,校园里的花费也就只剩下了打印机的使用,一张黑白A4是五分钱。

但我们的学生卡每年学校会给充十块钱……如果不是要坐车,基本是用不完的。

当然这个学生卡还要用于迟到的时候在学校前台打卡。

学校图书馆的官网是可以查询书籍名字和状态的,这同样是所有图书馆的基操,但至少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的官网是可以预约书籍的——只要登录了。

最最最后,考试大多数时候是线下,但有些不占分、仅用于教研意义的考试,甚至少数占分的考试——可以在线上考。

我不知道学校怎么想的,但他们并没有推行过有效的制止此类考试作弊的方式,只要题型合适,完全可以跳到新窗口谷歌……

以上,澳洲学校,就我见识过的那部分而言,的教育电子化。应该说,数字化的占比很高,但仍然属于辅助手段;虽然有些垃圾老师会上课直接播教学视频然后布置作业,但效果自然不太好。该记笔记还是得用笔记本,当然想用Word也不是不行。

就我看来,该方式对于不自觉的属于一波送走,对于自觉的则是更进一步,毕竟现在我都能看到同学从小网站看动漫,或者通过VPN在学校看油管。

就我而言,数字化的教学对我是有所助力的。

论澳洲的数字化教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