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简述》(下)

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人民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著名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战略反攻与战争结束
1917年2月,德国宣布施行无限制潜艇战政策。4月,一向倾向于协约国的中立国的美国被德国这一政策激怒,正式对德作战。早有参战之意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受美国的邀请,也在3月14日宣布对德绝交,大总统冯国璋在8月14日发布《大总统布告》,声明对德国、奥匈帝国宣战。此后,中国以“以工代战”的形式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德奥宣战,派出十几万名劳工奔赴欧洲战场,为同盟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年初开始,俄国相继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最后宣布退出一战。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规定德国接受十四点是一切和谈的前提。3月至5月,德军在西线开始发动攻势,一度离巴黎仅60公里,但在7月发起的对马恩河地区协约国军的攻势遭遇失败。随后协约国军反攻,至8月6日结束战斗。德军败退至维勒河和埃纳河一带,协约国军占据马恩河突出地带。8月8日,协约国军队在法国元帅斐迪南·福煦的指挥下,开始反攻,把德军驱逐出法国和比利时国境,德军主力已开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亚的军队被击溃,29日向协约国投降。10月31日奥斯曼帝国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4日,基尔港海军舰队水兵举行起义,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威廉二世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迫宣布退位,在11月10日逃往荷兰。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正式宣布投降。德国代表在巴黎北部的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署《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生效时间是上午11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牵涉人口约15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数的一半。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统计,参战各国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足这两个大国开始崛起的重要标志。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凡尔赛条约》
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和约问题,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的代表。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了会议。

克里孟梭(前排居中)、劳今·乔治(前播居方)、
威尔逊(前排居方)
由于各国都想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所以会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激烈的争吵之中。和会一直持续了5个多月。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上由协约国占领15年,萊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出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此后,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知识添补
19世纪末,德国强行向清政府租借了胶州湾沿岸,把山东半岛占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爆发后,日本趁火打劫,以向德国宣战为由,占领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最后拒绝在条约上签字。

《九国公约》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实力增强,逐渐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由美因倡议,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和收回和界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暂时形成的新的国家秩序,但由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签署的多项条约,实则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且在这个体系下,严重损害了德国日本等国的利益,积压了复仇情绪,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很大程度上的隐患。

知识添补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内容,损害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并希望会议促使日本放弃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平等条约。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也迫于英、美的压力,日本代表不得不与中国代表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主权和大部分利益。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