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汉硕上岸分享
本文分享给那些想考南大海院汉硕的同学们,仅代表个人想法,请大家酌情参考。
首先,要给大家信心,南大应该是很多学生的梦中情校,难度肯定是有的,但绝对不是遥不可及,因为....我本人就是例子,简单介绍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双非一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市场营销二专业,本科成绩一般,甚至有些科目成绩很差,大一就挂科了(C语言)。但不影响我工作三年多将近四年后,纯自学三跨上岸南京大学,大家也要有信心,客观评估之后,敢干就干,能干就干。
这部分是我的上岸经历,当然,提到经历就说明有故事,我不是一年上岸的,第一年,也就是2022年,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海院)计划招生2名,复试分数线351,三人进复试,我恰好是第三名,以351分压线的成绩进入复试,最后以总分0.5分之差,淘汰出场。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我认为是跟第二名录取的同学成了朋友,在我的第二年备考过程中,她给了我很多支持,事实证明,心态好,很重要,我的第二年,也就是2023年,初试专业第一,复试表现良好,电联学院办公室,得知各项审查通过后,就会发正式拟录取通知了,所以 经过两年的修炼 我上岸了。
这部分是我的学习经验,我的经验可能不具有普适性,但哪有那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验呢,大家都是在自己的路上慢慢摸索过来的,我分享我的经验,是因为在我备考的路上,也看了很多别人的分享,有些经过整合消化,成了我自己的方法,有些成了我的经验教训,告诉自己 有些坑,不需要自己亲身摔倒,也是可以学会规避的。下面进入正题:2022年起,海院的题和文院的题 初试是完全一样的,复试各学院各自负责,不尽相同,先说初试的准备,海院19年左右给过初复试的参考书目,包括 现代汉语第六版上下册,语言学纲要,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史,第二语言习得。实际考试中,除了以上的书目,还会涉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等的内容,我的做法是把现汉从头到尾,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吃透,在网上找视频,刷过一遍
之后,争取全书没有不懂的知识点,在这个基础上,重点学习我列为必学的知识点,反复看视频,刷题,看书,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现汉毕竟是文科,虽然带一点分析的成分在,但还是需要一定的记忆工作,比如22年354的真题,简述现代汉语句法成分之宾语,书上的原文你如果记下来了,就会很容易,不需要现场编那些现成的宾语种类及例子。以上的部分大约花了三个月时间,之后就从理解记忆知识点,转变成输出,也就是刷题,输入不等于输出,要能够把脑子里的东西落到笔头。我刷过现汉书本的课后习题,网上找的各种练习题以及南大历年真题,并且将错题一次一次的重刷,完全吃透。这一部分大约花了两个月时间,最后的半个月我又回归书本,查缺补漏,基础才是王道!现汉的内容和语纲有一部分是重合的,我的做法是,学完现汉,相应的学习语纲的部分,其他方法与现汉类似,海院的354其实还有一部分古代汉语的内容,我是放弃的,因为分值不高,且出题不固定,22年没考,23年考了一丢丢,古汉这部分一方面借助初高中的基础,一方面可以看王力版本的古代汉语通论部分,我自己是在23年1月-4月,每天看半小时网上的视频,南大文院的一位老师讲的公开课。接下来是专业课445的准备,没别的,就是背诵,引论是很容易让人觉得迷惑的一本书,而且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个人不建议直接划重点背诵,还是要从头到尾先拿捏整体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分析重点,第二语言习得这本书,考的不多,内容也比较难懂,就海院历年真题来看,继承语部分出现频率较高,其他的考点差不多跟引论重合,再就是文化,文化也是背诵背诵背诵,我自己是背了四五遍,这部分不是不讲经验,而是只能讲背诵的经验,那就偏题了,强调一下,海院考文化很直接,就是书里的内容,背就行了。
这部分是公共课,我的英语一般,22年72分,23年75分,我的时间分配是专业课先于英语先于政治,11月开始,英语和政治对调,政治两年都是68,非常稳定,鉴于这两门分数不高,所以不过多介绍了
最后说一些杂事,我是在职备考的,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周末偶尔出去玩,没有把自己搞得太悲催,所以希望大家也可以掌握好方法,不要有太大压力,顺其自然努力,收获好的结果
第一次写经验,语无伦次,唯有一颗真诚的心,大家有问题可以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