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小小讨论(一)

2020-03-25 00:25 作者:橙子柚子西  | 我要投稿

今天学习了曾老的情绪管理课-P9,我突然想说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一定对,只是练习下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视频里提到了两个观点:

一个是中国思想推崇格物致知,慎始善终;(好像是《大学》里面的)

一个是中国一般没有休假的概念,西方这种概念很正常。


我觉得这其实跟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有关系:

东方思想喜欢和稀泥,关注人;西方思想喜欢找规律,关注物。



先说为啥西方思想重物。

就说科学这个概念,一套方法论完全就是西式的。他这个方法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凡事找规律。

找到规律以后,把这条规律复制粘贴,可以迅速实现巨大的商业成功。

比如说研发药物,一旦研发成功,效益惊人;

比如说泰罗管理制,一旦采用,工人的工作效率立马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

比如说各种物理学,研发成功后,登月的登月,原子弹的原子弹,国家实力迅速增加。


这种思想,归根究底是想通过人类大脑世世代代的算力从这个熵增的世界里开辟出一个能让人类活得很自在的熵较小的环境。

这个算力叫理智,而这个熵较小的环境最终是为实力最强的生物服务的,一开始是动植物为人类服务,后来是没有生产资料的人为有生产资料的人服务。

一个人、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国家,找的规律越多,越能将这些规律为己所用,越能有更强的实力成为班上个儿最大的小孩,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可以随意霸凌其他小朋友,获得额外的零花钱。


但很遗憾的是,人类的进化并不是按照科学方法进化的,充满了随机性和可能性。

人类大脑世世代代的算力还不够模拟出这个复杂的生存环境,虽然这种西式思想已经可以摧毁这个生存环境了。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是个不倒翁,需要平衡才能一直玩下去;后来因为科学,不倒翁的一边过重,然后世界就倒了。

就像经济周期,每期有高点和低点,到低点撑不住了就崩盘,洗牌后生产资料重新分配,进入下一轮周期。

所以,西方这种利用规律减熵来实现利益集中的目的必然会造成各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包括个人工作与娱乐的不平衡、人类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衡、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不平衡等等。

西方人也是人,精确到人身上,用脑子整天找规律,但还是需要歇一歇的,休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未完待续)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小小讨论(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