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列奇偶项 傻傻分不清?看这就对啦!(重制版,更无脑)

高考数列奇偶项
方法:
对于大多数这样的题目,我们通常把它看作两个数列(一奇一偶)进行研究(公差、公比、通项公式、递推关系等等)。
明确一点:下标如何转换

00:51
第一问:明确下标的含义,当其为奇数时带入对应的通项公式(例如本题中的2n-1),当然要看整体。

难懂的话可通过换元法进行理解:

第二问:前20项和当成两个数列各自求和(分组求和)。

08:06
第一问:求奇数的通项公式时,要弄清楚到an项时其对应第几项,是(n+1)/2项

注意:求偶数的通项公式时,千万别直接sn减sn-1来求,因为它的前一项为奇数项,不
再满足偶数项的通项公式了,此时要往下写两项得到sn-2便可相减求得通项公式。

(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其中细节蛮多的,一定要认真仔细!)
题目不给但要奇偶分类的题型:两项积为一函数;两项和为一函数;求-1的n次方的项的值(求通项公式时一定要分类,其它的看情况)。

17:49
第二问:对于积,要写两个式子相除后得到隔一项的两项的关系。

对于偶数项,an为第n/2项

23:30
对于求和,核心就是分成两部分求(分组求和)
第三问:对于奇项,裂项求和。


对于偶项,错位相减。

小结:此类题目,不仅要求教高的计算能力,而且需要灵敏的思维;总而言之,无论是求通项公式还是求和,将其分成一奇一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