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五十年每个田径小项的发展与未来(13)——男子跳远篇
本文主要盘点的田径项目是男子跳远,主要从奥运会和世锦赛这两个田径的最高级别赛事的维度考量,奥运会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因为要与前面的文章相对应,并且距离现在正好将近五十年,世锦赛则从第一届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所以下面表格的所有总结都是从这两届大赛开始。而因为其他比赛延续性以及级别不够,所以暂未加入,但也会作为参考和辅助。
跳远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运动,而男子跳远更是在第一届奥运会就被列为正式项目。该项目是人体通过一定距离的助跑获得较大的水平速度后,利用快速起跳产生垂直速度,使人体腾空跃起后落在沙坑的一项体育运动。男子跳远赛场,一个个田径界的传奇人物都从这里走出,杰西·欧文斯、卡尔·刘易斯以及鲍勃·比蒙等等,都是曾经在田径场里的一颗颗璀璨的星,直到现在,这个项目的辉煌还在一直延续着,当跳远选手一次次像飞一样跃进沙坑时,该项目的历史就在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



从表格可以看出,在男子跳远赛场,成绩并不像我们直觉所认为的越来越好,而是在1982-1991这十年达到一个峰值后,成绩在缓缓地下降,在1982-1991这十年里,就是刘易斯的十年,其中只有一届大赛他没有冠军,而那个冠军则是以世界纪录的水平来战胜他的,可见那时水平之高。从那以后,水平再也没有达到那种层次,1992-2001年的佩德罗索、2002-2011年的菲利普斯在大赛上都没有那么高水平的发挥。到了最近十年,七届大赛六个不同的冠军,男子跳远赛场呈现群雄争霸的局面,但是夺冠水平忽高忽低,这也影响了这十年的夺冠平均成绩。而从铜牌平均成绩来看,除了近五十年的前十年,基本都在8米26左右,差距并不是很大,而时段最佳夺冠成绩除了前二十年一个过低、一个过高之外,基本就处在8米6到8米7之间。

从表格可以看出,男子跳远是美国又一个传统优势项目,虽然在近十年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在这五十年里,美国在男子跳远赛场拿了超过半数的冠军,尤其前四十年的统治力。而在前四十年中,仅有八届大赛的男子跳远冠军旁落他国,其中就有佩德罗索代表的古巴,就夺走了其中的五个冠军,而萨拉迪诺代表的巴拿马则拿下了两个。其他的国家的冠军基本都是来自于最近十年,英国、南非以及牙买加等等,可见现在男子跳远呈现出世界性的趋势。从地区来看,男子跳远最强的也无疑是中北美地区了,其他地区根本没有办法与之比较,只不过最近这些年,该地区在该项目的统治力也在下滑。

从个人冠军榜来看,前三位就是引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超级巨星。刘易斯代表着1984-1993这十年男子跳远的黄金期,他在奥运赛场四连庄、世锦赛比赛中蝉联,而榜上另外一位名将鲍威尔也是在这十年虎口拔牙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而接过他接力棒的就是佩德罗索,在1995-2002年间引领着该项目,拿下了六次大赛五次冠军,而唯一一次没拿到冠军,就是刘易斯拿到了他生涯最后一次大赛的跳远冠军,佩德罗索也是世锦赛四连庄的传奇;在他之后,又出现了一位优秀选手菲利普斯,他在2003-2011年间引领着男子跳远赛场,也做到过大赛三连庄,而打破其三连庄的也是他的老对手萨拉迪诺。而菲利普斯之后,似乎就没有引领时代的巨星了,现在的男子跳远赛场成绩差距都不大,所以大赛冠军经常易主,而在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位跳远天才埃切瓦里亚,现在看来,他大赛发挥不稳定,但是他也是现在看来,在未来唯一一位能扛起这个项目大旗的人了。




从上表可以看出,鲍威尔和刘易斯在成绩上就是最强的两位,既有高度、又有厚度,世界纪录归属鲍威尔,两人的个人最好成绩均在8米85以上,而刘易斯的前十成绩平均值更是超过了8米76,要知道,世界上在正常风速上越过这个距离的就只有四人,可见其统治力。而迈克里斯和沃尔德则是在刘易斯和鲍威尔的时代被埋没的高手,他们俩的个人最好成绩都是8米74,另外的佩德罗索、菲利普斯都是时代的引领着,他们俩凭借成绩厚度使得前十成绩平均值达到了8米6以上,而比蒙的8米90更是世纪之跳,也是田径单项上保持了超过五十年的奥运纪录。这里面唯一出现的非黑人选手就是苏联名将艾米杨,他的挺身式跳远技术也是炉火纯青,就像是飞一样,这个技术也让他曾经跳出过8米85以上的成绩。

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国和古巴在男子跳远上仍然有着集团优势,其他国家都是零星的选手能够上榜,我们要注意榜上的两个人,一个跳远天才埃切瓦里亚、一个跳跃项目奇才哈里森,这两位都是未来很有竞争力的选手。但是从成绩上来看,除了前三位,后七位的成绩均在8米35左右,差距不大,可见男子跳远的竞争性。而从年龄上来看,有八位九五后在榜,可见男子跳远的年轻化趋势。总之,男子跳远也在朝着世界化、年轻化的大趋势发展。
下期预告:盘点近五十年每个田径小项的发展与未来(14)——女子跳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