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丝 | 名人改名趣事
◎春云
雷锋原名雷正兴,在报名参加鞍钢建设时改用“雷锋”这个名字。他说:“这个‘锋’字我想了很久,是用山峰的‘峰’,还是用冲锋的‘锋’。现在决定了,干脆到鞍钢去打个‘冲锋’吧。”
科学家彭加木原名彭家睦,取“家庭和睦”之意。一九五六年,他放弃出国深造的大好机会,主动申请到边疆工作。他在决心书中把名字按谐音改为彭加木,他解释说:“‘加木’,合起来就是‘架’字,我要跳出小家庭,为上海和新疆之间架设桥梁,为边疆‘添草加木’。”
著名新闻工作者、出版家邹韬奋原名邹恩润,“韬奋”是他一九二六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时用的笔名,后来成了他的名字。至于“韬奋”两字的含义,他曾对人说:“韬”就是“隐藏、收敛”,“奋”则是“奋斗不懈”,含有自勉的意思。
作家赵树理原名赵树礼。“理”与“礼”,虽一字之差,却完全是两种色彩。赵树理参加革命后,一九三○年改赵树礼为赵树理,以示不再树孔孟的礼仪,而要坚信革命的真理。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6年第1期《语丝》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