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留学 | 初入音乐制作专业,有哪些针对学习和留学的建议?
新时代的年轻人都喜欢电影、音乐,并且能自己折腾软件,写几个原创歌。也有很多学生因为热爱,决定在未来走音乐的道路,选择出国学音乐制作类的专业。不过留学申请和自学写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针对未来要走这条路的同学们,这里也是有一些针对性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们。

➤首先明确自己要走的方向和目标
音乐制作是一个比较大类的方向,可以涉及到的领域也非常多,无论是比较传统的流行歌曲创作、录音混音、影视游戏配乐,还是比较前沿的音乐设计、音乐软件开发、VR和AI媒体,都需要广泛的专业人士参与。但是涉及到申请学校和学习,就要找一个具体的方向,这就需要学生提前想好自己未来要做什么,直接进入到细化的专业学习会更有效率。

当然也可以先挑一种内容学起来,很多学生可能在初学阶段都是从编曲做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自己更喜欢影视配乐,或是更喜欢技术深度更强的音乐技术,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是针对初高中生的学生来说,从编曲入手相对要简单一些。而且到了国外的本科阶段,也是会各种内容都学习一下。
但千万要注意的是:国外院校的专业设置差别很大,即使有软件的互通成分,但主题的技术还是差别很大的,所以在申请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未来四年要学的专业。也就是说,学习的时候可以没有特定的专业,但是申请的时候按照要申的专业来准备作品。除非像是伯克利音乐学院那种大一不分专业的情况,这时候你还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未来。

➤基础打牢不要浅尝辄止
如果想要在这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未来可以长久依靠相关技能赚钱,一定要好好地打一下基础,深挖专业度,并在学习初期尝试一下不同的风格。中学生学习音乐制作很容易产生自满感,看到自己做出了曲子,容易产生骄傲情绪。但要切记的是,随便翻腾出来的作曲距离完整且有商业价值的作品,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当然国外也有很多“年少成名”的音乐人的例子,年轻人的思维和想象力是一个宝贵的财富,你也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也许能取得不错的成就。

但是落实在学习阶段,从乐理基础到相应的软件操作、作曲技术、高级和声、常见的编排方式等,还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技术是支撑想法的关键基石,你可以拨一下吉他或者哼哼两句想出一个好的旋律,但要把它变成完整的作品,还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能力。
这也涉及到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老师。跟随一个好的老师学习可以让你进步更快,少走一些弯路的同时也拓开自己的思维固式。即使是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更建议向专业的老师请教,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多跟比自己经验丰富的人学习,肯定是有好处的。

➤把留学看做一个长期事项
最近几年留学准备越发呈现出“长期化”的趋势,在确定要出国学习的情况下,早点开始准备并不是一个坏事情。这里的“早点开始准备”并不指单纯的定机构、定申请,以机构的话术催你签约,更是一种自我状态的设置和调整。
语言肯定要学,那为什么不早点开始学?
作品集肯定要准备,那为什么不早点开始准备?
GPA也很重要,从当下开始把平时成绩提上去当然更好!
与其在申请前的最后几个月抱佛脚,紧赶慢赶,倒不如早一年到两年开始,也给自己留出规划、整理和分阶段学习的时间。尤其是对于音乐制作这种需要慢工出细活的专业,更长的准备周期几乎等同于更加出色的作品集,也就意味着能申请到更好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