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前 李世民嘱咐儿子:此人不可留 你镇不住 就杀了吧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的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对于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他在临终前却嘱咐儿子李治处理一位重要人物——心腹大将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在隋朝末年加入了瓦岗军,一支隋朝末年的义军。这个时期,徐世勣展现出卓越的勇气和战略眼光,最终成为瓦岗军中备受重用的将领,封为东海郡公。
李勣一生忠诚不渝,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他曾经参加过多次战争,包括平定高句丽、突厥等外敌的入侵,以及安史之乱等内战。他的能力和勇气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和重用。李治成为了新的皇帝,他开始对李勣产生了怀疑。

李治认为李勣是一个过于强势和有野心的人,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因此,他向父亲李世民请求,希望能够将李勣除去。然而,李世民却拒绝了这个请求,因为他知道李勣是一个忠诚的将领,他不能轻易地将他除掉。
但是,李世民在临终前嘱咐儿子:“此人不可留,你镇不住,就杀了吧。” 唐太宗临终时对李治嘱咐要处理李勣,这一决定引发了人们对唐太宗与李勣关系的思考。这或许与李勣在李密归附唐朝之初曾背叛一度有关,但他最终选择效忠唐朝,为唐太宗取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句话让李治感到非常震惊,他意识到自己必须要采取行动了。于是,他开始秘密地策划,试图将李勣除去。
然而,这个计划最终失败了。李勣得知了这个计划,他决定反抗,并召集了他的亲信,准备发动一次政变。然而,这场政变最终被平定了,李勣也被软禁了起来。李勣最终没有受到杀害,安享晚年,于72岁离世。

李治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后悔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而是试图自己解决问题。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皇帝,他需要更加明智和果断,而不是采取冒险的行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一个领袖来说,信任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如果这些忠诚的将领开始威胁到领袖的统治,那么就必须采取行动。然而,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领袖必须考虑到所有的因素,包括他们自己的安全和国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