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高中(自闭文第十六篇)
我的故事向你诉说
缅腆着的脸,越发灼热,烫的发红,一如画中所用的丹红,满满当当的,都溢出我这张贫瘦的小脸了。耳边,眼前,是两个人在开怀交流。我一眼扫向隐蔽的地方,在躲闪着谁的目光,与此同时,我的小手却在瑟瑟发抖。
复习本就该复习。
我认,我懂。
我却有不认,不懂。
你轻言:“现在该是复习巩固的时间,练字还是不要了吧。”
我的脸只是越发红涨,人也越来忸拧不安。
“其实练字也行,在复习累了的时候,放松一下也是好的。”
呆呆地晃着我的脑袋,我却有了一丝不快与堵塞。
渐渐怒火中烧,只因脑中不断回荡
“忍忍吧,忍忍就过去了。”“你纠结这些干嘛,有毛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忘了吧,只是一时之过,你要是现在想不开干了什么以后后悔一生的事,不才是亏了吗!”“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是深知我自己的小心眼程度,其实说起来,这个时候的我,是很偏执的,不被人理解,那也就自然不需要理解其他人。
但是惹了祸,却又不想承担后果,那不如一开始就不要惹祸。
与此同时,还能收获乖孩子的称号。
这时候的我,也有这种一定程度的自省。大多时候都以“有所不为”而终结。
就是把什么事都憋着就行了,憋着又不会影响客观事实,最多难受的是自己而已,其后,只用开解一下自己就没问题了。
要是主动和外界争吵不休,以这个蝴蝶效应的复杂社会来说,还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
因此,这点“小错”在自己的脑回路中纠缠一会就好了。可是还是会产生客观事实,那就是我变得“虚弱”了。这些“小事小错”缠绕在脑海里,在被自己开解疏导的时候,还是留下了各不相同的烙印。抹不掉的,刻骨铭心的烙印。
大家,习惯性的把这些称之为心灵创伤。
思想越飞越远,我也就眼神空洞了起来,几近发呆,失去了本来应有的复习状态。
这时,抑或是晚自习时,我的脸突然又炙热起来,烧得不可触碰。
因为迟到的愤怒吗?身体下意识地对其他人对自己的指指点点所激发的愤怒吗?
我知道,情绪是可控的。故此,我脸色强装镇定。
“那家伙还在写字帖,这个时候还在写字帖,这样不利于复习”
这样的话,从我遥远的自我思维空间之外,直直的刺了进来。像是就在耳边的叽叽喳喳。
其实,他们这样说,话很中肯。
接下来,却不知道为何。旁边应和的一群观众,像是没了笑点一样,纷纷大笑起来。我不自觉的想,这是在,嘲笑我吗?!
随后,是更加娴熟的大笑,仿佛在我记忆里,这种笑声经常听到,但是没有感情色彩。大抵是那些时候嘲笑的对象不是我吧。但现在呢?很奇怪,心里像是蹿出了有一团火,想要炸裂开了!怎么会这样,这就是青春期的身体反应吗?明明只是一两句话,再加上这群“观众”同学们的肆意大笑,我怎么就怒不可遏?在接下来,我被打断了。因为这些笑声变得悠远空阔,像是从教室里笑出了教学楼外,笑声好像都传到操场上去了,传到操场上每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
我这是?
要爆发了?
因为这些笑声仿佛能够洞穿心神,甚至触及我内心的狭隘与自私,我记得我明明把这种狭隘与自私藏在很远的地方了,怎么这就快要冒出来了。
最后,我好像听到一个笑声的音脚,踹开了我装满负面情绪的花瓶,这个被笑声攻击的遍布裂痕的花瓶还是摔碎了,在我心上摔碎了,那一声清脆的裂响声,似乎释放了我所有的不满与委屈。
是的,我决堤了。
情悠悠,山迢迢,欲语苦愁,肠断长。此中言,又何足为外人道也。
我只是,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
之于前面,那被提及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变成那样。成为一个永远不会动情的花瓶,面无表情不好吗?心无波澜不好吗?这样遇到伤心的事,就不用哭了。遇到快乐的事,就不用笑了。被人嘲笑,不会自绝;被人赞赏,不会自满。但是,谁让失意之人偏偏要遭遇更多不幸呢?这回我是被嘲笑,之前又是被各种嘲弄,贬低。虽没有校园暴力,但是我觉得好冷。从身体上冷到心灵上。
在青春期里,想要做都这样不被万物情感所影响。属实是有些难了。
青春的懵懂与萌动,在我这,只是助长决堤的最后一滴水,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
同学们对于八班,对于周老师,都应该是“美丽的花朵”吧。
可是我怎么看都是一副虚伪和伪善的样子呢?许是因为我从小长大的家庭并不和睦吧。
对于我呢?高中,甚至高中同学,都只是一道道人影,擦肩而过了,那就行了。都只是路人,只是无非再次擦家而过时,他或者我会说一句,我们以前都还熟悉。终究,只是这种“熟悉的陌生人”。我对这一切真是没有情感寄托,这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浮云苍狗。
同学们,都在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生活有序。条条分明。
一切简直好极了!
简直比孔子幻想的“大同社会”,还要完美。
然后呢?事实呢?
在我眼中,每个人都不过是被戴上了枷锁,在学习和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罢了。都在喘着粗气,都在追寻不存在的前路,前程。
有些时候,只是因为高考临门,不得不向前叩首,不得不推门前进罢了。
他们现在笑得越畅快,我就感觉越愤怒。我已经不想压制了,压制久了容易把自己憋坏。,这样泄泄火才正常。但到这时候,我的心情却又渐渐趋于平缓。或许是成熟了吧。或许是你说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你在我小时候,早上中午晚上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呆着的时候,为什么不说强说愁!你在我夙夜忧叹,独处之时,整日只能和电脑相伴,只能和电视共处的时候,父母不相陪的时候,怎么又不说强说愁!
我爸妈只知道上班,回到家也不关心我,明明说是和父母一起居住,除了早饭晚饭一起吃了,问个早安晚安,还催着我做这做那,和我在外婆家里当个留守儿童有什么区别!
出去玩!玩得久一点,要被他俩催着回家,还说什么不准我出去野,这么晚了都不回家。
我就说!那有本事你们两个陪我玩啊!
我吼出来了。得到的或许是几个巴掌,或许是恐吓和威慑,虽说身体上没被怎么打,没出过什么被打之后的淤青。但是,她俩竟然还说要我一个小孩子去理解他们!我那时候才小学啊,我怎么理解他俩,理解爸妈上班很累!还要我不要乱花钱。要是做了什么不和他俩心意的事就要打我,吓我!
这样的童年,早把我催熟了。
然后,你呢?说我不知愁,说我强说愁!
我真的不知道愁吗!非要我现在辍学去打工补贴家用?!
我好好学习是了,我好好学习,回家都还要被父母阴阳,说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成绩有多高,我有多差。
我还记得他俩怕我在学校攀比,说了一大堆的话,我说他俩在攀比,结果呢?还是再说是我的错!说我会顶嘴了!说我会叛逆了!
我,真的不知愁吗?
只能嘴里叼着,我要自杀了!我要找个地方自己死去!他俩才安静下来。
我觉得这样好累啊。
然后,你呢?还在说我不知愁。
我可能是不知愁,不知道你的愁,那你又知道我在愁什么吗?
你就知愁了?!嗯!哼哈!
算了,冷静一点吧。
我知道,我还小,我只会抱怨,不懂解决。但一个早熟的人,一个17岁就早熟的人,就应该像六七十岁的苏轼、杜甫、辛弃疾一样吗?整天叨叨着,“老病”“冻死骨”“茅屋破”“亲朋离”,还整日慨叹年华已逝,岁月难存,说什么,心有青云志,却无凌云力。
可我现在还只是个孩子,还是个少年,就应为身体发育的比较看得上眼了,就说我长大了吗?
我还是在向你寻求能够依靠的港湾啊!
他们笑完了,你也步入正题。
正如我所言,一件小事,只要落入湖中,总有波澜。于我,更是栅栏上的铆钉,虽然拔掉了,但是深可见骨的伤痕依旧存在。我回去再无人的角落,舔舐伤疤,在慢慢嘶哑着声音,一点点把这些扎进心里的钉子拔出来。因为我还知道,这世界不会因为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停滞,就不转动了。这世界不会因为我一个人的消失,就不能运行了。一切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律照常进行。
我的自怨自艾,只是多了一份校长宣言上的所谓“危险品”的戏谑。我会变成校园里的“危险品”吗?我不想,但也不希望你们逼我变成那样。
没事,就算变成了“危险品”,炸过之后也就聊胜于无了。呛人之后,也就没事了。
你的话,我都认真听了。你要我们成为祖国的花朵,一直言传身教,尽职守分。我也会做传递正能量的一颗恒星。默默散发光热。
兴许现在还很微弱,但以后我会散发更多光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