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孪生子佯谬在Rindler坐标下的计算

2020-08-31 15:07 作者:露保协  | 我要投稿

为了方便起见,考虑一个匀加速运动。设想的场景是这样的:孪生兄弟Alice和Bob一开始都在地球上(近似为惯性系)。后来Bob搭乘飞船上天,这艘飞船的运动方式是这样的:先有一个很大的初速度,然后一直沿着初速度的反方向点火,持续减速到停止然后重新加速回来。也就是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

假设Bob的加速度为a,最远离Alice的距离为d。

我们想问的是:从Alice的视角看,Bob的年龄是如何变化的?从Bob的视角看,Alice的年龄是如何变化的?

Alice视角

采用这样一个坐标:

直截了当的计算给出:(这个结果把两个时间“平移”到同一个起点)

所以,在相遇的时候,Alice和Bob的年龄分别为

那么很显然,Bob会年轻一点。

在Alice的视角下,整个过程中Bob年龄的变化为:

取值:a=1,d=5

从头到尾,Alice都比Bob年长。一开始,Bob的速度很快,时间膨胀比较厉害,所以年龄增长比较慢。随着Bob的速度下降,其年龄增长速率又变得和Alice一样快;但是在返程途中,速度加快,所以年龄增长又变慢了。

Bob视角

在Bob看来,Alice是做一个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运动的轨迹和时间与Alice看Bob似乎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按照费曼所说的"cocktail-party philosophers"的说法, “Oh, it is very simple: Einstein’s theory says all is relative!”。运动方式的确是相对的,那么计算出来似乎应该是Alice更年轻。问题出在哪里呢?在于隐含在背后的时空背景,即度规张量。

Bob视角下Alice的运动~Alice视角下Bob的运动(根据后面的计算可以看到,也并不是完全相等)

Bob视角下时空的样子!=Alice视角下时空的样子

采用Rindler坐标:

其中(T,X)是Bob感受到的坐标。它自己一直在这个坐标的1/a这个地方不动。这个坐标下的度规变成:

那么,Alice的运动轨迹就是:

这个轨迹显然就不是一条双曲线了:

注意到Bob视角里面是有一个视界的,X<0的地方是触碰不到的,一个粒子只能无限接近它但是不能穿过它。我们只能说,从分离到相遇这段时间内,Bob看Alice的确近似是一个匀加速的双曲运动,但是假如相遇之后Bob继续加速,把Alice甩在身后,他会看到Alice越走越慢,最后接近于停止在视界上。

从分离到相遇的时间很容易计算出来,是:

总时间和前面算出来的Bob年龄是一样的(换算成arcsinh就知道了)。下面计算Alice的年龄变化:

所以,在相遇的时候,Alice和Bob的年龄分别为

这和前面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Bob还是比Alice年轻。

在Bob的视角下,整个过程中Alice年龄的变化为:

取值:a=1,d=5

一开始,度规接近于Minkovski度规,可以按照普通的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来理解:Alice相对Bob在运动,所以年龄增长比较慢。但是,随着Alice跑到X比较大的地方,因为度规里面-a^2X^2dT^2这一项,Bob经历的一个小时间段内,Alice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蓝色曲线在中段,斜率迅速增大。正是这一部分弥补了佯谬,导致“虽然Alice相对Bob在运动,但是在Bob看来Alice的时间流逝更快”。

总结

孪生子佯谬中,Alice(惯性系)的视角:

取值:a=1,d=5

Bob(非惯性系)的视角:

取值:a=1,d=5

最终不产生任何矛盾。

孪生子佯谬在Rindler坐标下的计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