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两天大幅下跌超16% “阿育”到底怎么了?

先看一下,目前育碧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在本周四当地时间中午公布本财年的目标调整之后,育碧的股价截至当地时间本周五收盘已经下跌了16.37%: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育碧的股价已经下跌了34.33%:

相比于去年同期,育碧的股价已经下跌了45.07%:

对比EA的股价,相比于去年同期,EA的股价小幅上涨了5.61%:

直接原因:
育碧本财年的收入目标大幅下调:
2019-2020财年(2019年4月1号至2020年3月31号)

净收入(net bookings)预期削减33.64%
——从此前的21.85亿欧元削减到14.50亿欧元
运营收入(non-IFRS operating income)预期大幅削减
——从之前的约4.8亿欧元削减到0.2亿欧元到0.5亿欧元之间
育碧的解释:
《幽灵行动:断点》收入大幅低于预期
《全境封锁2》表现低于预期
原本定于本财年发售的《众神与野兽(Gods & Monsters)》、《彩虹六号:隔离》、《看门狗:军团》跳票至20-21财年(2020年4月1号至2021年3月31号);
此前已经跳票的《怒海争锋(Skull and Bones)》再次跳票至21-22财年(2021年4月1号至2022年3月31号)
育碧CEO对《断点》的反思:
·多人游戏的连续迭代,很难引起玩家的兴趣,迭代之间需要有更多的间隔
·游戏的玩法创新没有收到玩家的普遍认可
·游戏的引进的新机制并不明显,未能让游戏脱颖而出
附注:
在旗下的游戏延期之后,育碧预计下一财年公司收入将有大幅上升:
20-21财年净营收预计约26亿欧元,运营收入约6亿欧元
个人猜测的其他原因(没有数据支持,只是猜想!):
· 《全境封锁2》与《断点》PC版均未在Steam平台发售,也许对其销量有一定影响;
· 旗下3A的国区售价大幅上调近45%,也许导致了国内玩家购买意愿下降(标准版从普遍的248元上调至358元)

我自己的现状:
初代《全境封锁》Steam总时长518小时,参加了《全境2》的封测和公测,最终没入;

《幽灵行动:荒野》公测15小时,正式版40小时,《断点》没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