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古龙的武侠世界

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也是无数80.90后的一代成长记忆,而在武侠发展史除去早期的一些作品外,而将武侠系列发扬光大的金(金庸)、古(古龙)、梁(梁羽生)三位大师的作品,直到今天都没人能够超越。但影视作品的改编中最多的往往是金庸的作品,而古龙和梁羽生却很少登上银幕。论作品金庸和古龙毫无疑问都是武侠小说的大宗师,金庸十四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古龙一生七十多部武侠小说也是洋洋洒洒,经典层出不穷。两位大师的小说不管是什么阶层的人,哪怕是不识字的人,想必也会知道乔峰、郭靖、小李飞刀、楚留香这样的名字,这些早已深入人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
金、古二人虽然都是武侠宗师,但是两人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人不同,气质不同,笔下的作品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位大师的终极区别在哪里,梁羽生的作品看的少所以我就不说了。
金庸本人有一股儒雅的气质,他笔下的侠客基本都是写人间的,什么家国天下、恩怨情仇,而古龙不一样,古龙潇洒不羁,喜欢叹天涯,天涯远不远?。其实很多人都会感叹人生,在武侠小说中更是司空见惯,我们在看武侠小说的时候经常能看见处于迷茫中的侠客在思考人生,什么是人生?这终极一问,在金庸和古龙笔下,味道是截然不同的。金庸先生笔下的侠客会问“我是谁?”而古龙笔下的侠客会问“天涯远不远?”
如果说金庸写的是现实版童话,那么古龙写的就是童话版现实。曾经有人把古龙比喻成李白,而将金庸比喻成杜甫。前者好酒,天生浪漫不羁;后者则更加理性沉稳。这或许跟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古龙的一生则显得随意又任性。古龙可以为了一个女人一晚花掉自己一本小说的版权,也经常像浪子一样与酒为伴游荡于不同的女人之间,这种事情在金庸是想都不敢想的。
两者性格和风格如此的迥异不同,也和两人不同的早年生活有关。无论是古龙还是金庸,他们的作品中都能看出两人成长的影子,金庸是恪守规矩的大侠,古龙是放荡不羁的浪子。古龙的小说浪漫不羁,却也其实处处透漏着成年人世界的无奈和命运的多舛。
金庸家世显赫,而古龙的生活基本都是辛酸坎坷了。古龙1938年出生在香港。实际上,古龙并不是香港人,古龙一家为江西人,因为国内战争才逃难到香港。古龙原本的家世也不错,1950年一家人到了台湾定居。1954年,古龙的父亲为了另外的女人抛妻弃子。此时正在念高中的古龙,不愿意整日面对家中低迷的气氛,选择了离家出走开始混迹社会,他也曾经加入过黑帮,惹得身上刀痕累累。但就是这样快意恩仇的日子却也为他后来的小说提供了许多素材源泉。
但其实古龙早期的作品大多是为了赚取稿费谋生,大部分小说都属于粗制滥造。一直到1965年的《大旗英雄传》出版开始他的作品才开始有了质变。还是1965年,古龙因《绝代双骄》开始成名江湖。
古龙因为年轻的经历尝尽世间炎凉,受遍他人冷眼,这也是古龙小说中常常表现底层社会与复杂人性的原因。他笔下的每个主人公无论沈浪也好亦或者是楚留香、李寻欢等大都身世不好、经历坎坷,内心孤傲寂寞,但又冷静理智,是智慧型人物,在小说里一直不断破解出谜题,而这些人物性格也或许是他本人的一个缩影吧。
金庸笔下的侠是尘世中人,什么爱恨情仇、保家卫国这样的情怀永远围绕在主角身边,而这些主人公我们都熟知他们的一切,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恩怨以及是怎么样成为武林高手我们都可以说出来。但古龙不一样,古龙笔下的侠士们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们好像不存在于社会之中,他们是天涯的侠,这或许两人的区别吧。
金庸的作品永远有时间线,而古龙的作品却永远没有时间、没有朝代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可能古龙觉得自己写人间烟火的话,写不出像金庸那种细腻和感情,所以他选择了看不见的天涯,他在笔下将他心中的侠客都发配到天涯。所以我们看到的古龙笔下的那些侠客大都没有来历,像李寻欢、楚留香、沈浪、陆小凤这些人没有过去,只有孤独。因为他们是一群永远行走在路上的人,一直在天涯漂泊,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
读古龙的小说就会发现在他的武侠小说里,浪子是主角,朋友和酒是主题。主角可以换,但是朋友和酒是不变的主题。可以说,酒成就了古龙的一生。酒使古龙笔下的人物角色更加鲜活,酒也使他笔下的武侠江湖不那么寡淡,不再那么悲凉。
也有人表示,金庸和古龙笔下的大侠,就像白天和黑夜。金庸是太阳,散发着光和热,他们所追求的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情怀和人生理想。而古龙笔下的侠客却属于夜晚,有一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感觉,是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龙笔下的每一个侠客好像都被附上了“夜行侠”的气质,像盗帅楚留香总是踏月留香,陆小凤也总是夜间行动,而傅红雪更是一直在追逐明月。即便是一场旷世决斗也要定在明月当空的紫禁之巅。
或许是因为太阳的光芒耀眼,所以金庸笔下的人物不会轻易死去,哪怕是死也会是豪情万丈,让人敬畏。而古龙是有一颗明月一样的心,所以古龙笔下的高手不管是不是主角,都会死去,但是回头一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