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彻底摆脱精神内耗,看这篇就够了!

2023-06-23 19:54 作者:小绿分享站  | 我要投稿

精神内耗最大的表现就是想太多。


现实中什么都没发生,内心却上演了一场大戏,导致心累。


曾经我也是一个精神内耗受害者,翻看了许多心理学的书籍,也咨询过心理医生,后来慢慢想开了,相信我,精神内耗的状态是有方法可以改善的。

经过系统地整理、验证、总结,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才写出了这篇7000字干货满满的回答,坚持认真读下去,一定能帮你摆脱精神内耗的煎熬。


温馨提示:点赞就能快速将这篇回答保存到你动态里提醒你阅读,别光收藏不点赞哦,我知道你的收藏夹已经积了厚厚一层灰了,哈哈~


首先,澄清一点:内向≠精神内耗严重。


一、内向的人真的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吗?

如果将内向和外向的人比作两种不同的修仙者。


内向的人就是那种只需要找个山洞隐居,闭关打坐,靠自己的悟性修炼成仙。 外向的人就是需要下山历练,和不同的门派切磋、交流,靠尘世经验磨炼成仙。

内向其实是指向自身内在世界汲取能量。


要说清楚这一点,我们要先认识一个「开心分子」——多巴胺,它存在与我们的大脑中,负责生产快乐和兴奋。


我们常有一个观念: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快乐。其实不是的!


内向的人,大脑中的多巴胺的分泌远多于外向的人,因为自身分泌的「快乐元素」已经足够多了,所以内向的人群并不需要通过寻求外界刺激而获得快乐,过多的社交反而会打扰到他们内心的安宁。

而外向的人因为多巴胺的分泌不足,需要和外部世界广泛社交,汲取更多外部的快乐能量。


性格内向外向与快不快乐无关,它们的区别集中体现在社交兴趣上。


如果把一个外向和内向的人分别关在家里待上一周,


内向的人可能听歌、看书、写字,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外向的人可能会先刷手机,然后开始在房间里坐立不安,最后忍不住敲门“放我出去,我受不了了!”

相反的,如果把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分别放进热闹的社交场景中,

外向的人就像鱼儿在快乐的海洋里畅游~ 内向的人则多少有点“我在哪里,这里不属于我,出口在哪……”的郁闷感。

所以,内向的人不是不快乐,只是快乐的来源不同。


而且,内向和外向只是一个人某段时间的状态,没有完全内向的人,也没有完全外向的人,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流动的。


内向的人只要能保持内心平和,内向也没什么不好的,甚至还有很多优势,比如思维缜密、承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等等。


觉得我说的对,不妨点个赞,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收到别人的认可,真的会很快乐~而且大方认可别人的人都很善良,生活中一定是好运不断


之前看到这样的提问,


内向的人真的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吗? 为什么说内向的人精神内耗很严重呢? 如何改变看起来木讷、不会说话、老实、性格内向的自己呢? ……

心里就会“咯噔”一下,我们内向的人哪有那么的负面的情绪呀……┭┮﹏┭┮


二、精神内耗是什么?有哪些表现?会带来什么危害?

关于精神内耗,最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没有向外的产出,主观上的心理消耗导致身心疲惫。从一个人的行为过程来看,就是卡死在信息理解和加工环节——胡思乱想。


如果把一个人的行为过程比做下厨做一个菜


一般人会是这样的:


①我要自己做饭吃 —— 接收信息


②嗯,红烧鱼还不错 —— 理解信息


③对照菜谱,买齐材料 —— 加工信息


④下锅翻炒 —— 做出行动


⑤完成了,好好吃!—— 得到反馈

而精神内耗的人会是这样的:


①首先,产生一个要自己做饭吃的想法。


②然后开始构想:


要做什么菜?,红烧鱼?白切鸡?炒鸡蛋?……不行不行,还是做这个吧…… 去哪里买菜?,楼下超市?市场?哎,这里买新不新鲜呀,哎,那里是不是太贵了? 买什么菜?鸡蛋吗?哪一种呀?吃什么青菜?都不对,我一定要选个最好吃的…… 怎么做啊?太麻烦了,我不会啊,不好吃怎么办? ……

③我的天哪,太累了,我做不到,还是放弃吧,先休息一下。


game over……

是不是说中了,点个赞,我就关掉摄像头(个_个)


精神内耗严重的人,通常会在理解和加工信息的环节,想太多,要求太高,然后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感觉自己做不到,从而导致行为难产。


而且,在内耗过程中,你会体会到一种隐形的疲惫。


比如说,

没进行脑力工作,也没有体力劳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也会感觉紧张、焦虑。 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忍不住去想,终于想好了,却没有心力去行动,太累了想休息。 和人说话时,对方一点点表情变化、语气变化,会自己在心里琢磨很久,容易猜疑臆测对方对你的看法、对事情的想法。 不能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方一点点疑问,在你心里就放大很多倍,感觉羞愧,自我怀疑。

这些焦虑、猜疑、自我怀疑都是对心理的消耗和磨损,让你没有精力去做其他事,在低能量的状态里打转。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做一块电池,平常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工作会消耗一部分的能量,而内耗会让你在什么都不做的状态下,持续地往下掉能量。


精神内耗所带来的的危害,和最近的一个心理学的新词「languishing」症状基本一致。



这种症状非常常见,每个成年人或多或少都陷入过这样的状态,但是又极易被人们忽视,是身心健康的「隐秘杀手」。

从心理上来说,


轻则让你感到持续性的不安、低落,使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2倍不止。


重则像一颗隐藏在外表之下的「情绪炸弹」,慢慢积聚到一定程度就爆发,让人陷入崩溃、稍不注意还可能导致重度抑郁。


从身体上来说,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精神内耗长期存在,会引发多种常见的身心疾病。一些失眠、头疼、没胃口、经常做噩梦的反应,也都与精神内耗有很大关系。

小绿之前因为精神内耗,有一段时间陷入失眠,是一本神书《睡眠革命》拯救了我,让我恢复到了正常的生活状态,做事效率提升了2倍。它能在7周内彻底改善你的睡眠质量,就能得到我的睡眠神书分享了,愿你今夜好眠~


三、造成精神内耗的根源是什么?内耗者有哪些性格特征?

精神内耗的原因很复杂,性格因素、遇到变故、身体变化等等原因都会让人产生严重的内耗,而所有的原因中,最最最根源的是性格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4点:


(*如果内耗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困扰,建议你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1、完美主义倾向,轻微强迫症

已经定下来的事情, 要反复确认好几遍,没有问题才放心, 看到一样东西,总觉得是有瑕疵的,会左思右想找出问题, 一个新出来的想法,会设想这个想法因为很多因素不成立,而迟迟不行动。

如果有以上的表现,说明你是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会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难以忍受差错的出现,如果达不到预期会一直纠结,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有一些轻微的强迫症。


比如,走出门几分钟后老是担心门是不是没关好,再远也要跑回去检查,桌面上的东西一定要固定位置摆整齐,反复清点有没有遗漏的小物件等等。

完美主义就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会因为达到高要求而产生很大的成就感,而达不到的时候,会造成心理上的耗损,导致心累。

2、不自信,畏手畏脚

接到领导指派的新任务,总担心做不好,低估自己的能力。 开会讨论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说错话。 恋爱中,总是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其实你哪也不差,就是总有一种自卑心理在作祟,让你患得患失。 虽然考研初试成绩挺高的,但复试之后不敢联系特别有名的老师,担心对方不接收自己。 从小到大,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给周围的人留下了一个没什么想法、能力一般、普普通通的印象。

不自信的人,会经常压抑自己的诉求,做事情畏手畏脚,但是又很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这种冲突就像两个小人在心里打架,让人心力交瘁。


不自信的人还有一个比较难受的行为是,忍不住和别人比较,习惯性地贬低自己,越比较越自卑,慢慢地总担心别人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好,听到一点负面的评价就牵动自己敏感的神经,“都是我不对”,“都怪我事情没做好”,造成严重的精神内耗。

3、压力大,不懂怎么缓解压力

最近,去参加了同学会,发现大家都处在一个高压力、低欲望的状态。工作经常要加班,下班之后只想休息,平时周末就是待在家里玩游戏、睡觉,也不想恋爱,感觉很累。


我闺蜜最近被父母各种催婚,整天给她张罗相亲局,让她压力巨大,见了好多个相亲对象,但是一谈到房子、车子的事情,大家就有点谈不下去了。


现在年轻人压力真的挺大的,如果不懂得释放压力,就会不停地向内吸收压力,这是各种造成精神内耗的原因中最危险的一种。

我身边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有个同学因为家里的一些事情,把所有的压力和重担都揽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尊心比较强,也不和别人说,没有及时疏导情绪,最后得了抑郁症。


压力大还不会缓解对心理健康简直是十级伤害,一招致命。


4、高敏感、想太多,却不敢表达

高敏感的人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各种细节,从别人一个躲闪的表情,一句岔开话题的话,就能察觉到肯定有事瞒着他,猜想这件事是不是和他有关。

比如说,


女朋友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有备注的号码,但是在他面前,没有拿起来接,而是挂掉了,他随口问了一句,被岔开了话题,高敏感的人就会想是不是在他面前不方便接,推测出可能是以前有暧昧的人或者前男友。

遇到这种情况,


A:直接就说出来疑惑。 B:在心里琢磨,这个人到底是谁,是什么关系?难道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越想越乱,甚至自己脑补了一部狗血连续剧。但是不敢和对方说出来,怕被指责小气、多疑。 很明显,B属于容易想太多的性格。

对于既高敏感又想太多的人来说,这些猜疑就像在心里撕扯一个打结了的线团,越扯越紧,消耗心志。

总结以上所说:


①内向的人其实很快乐,只是快乐的来源不同,不要将各种偏负面的性格特征往内向者身上套哦,这个锅我们不背!


②严重的精神内耗就先一颗「情绪炸弹」,会对人的身心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抑郁。


③精神内耗严重与性格内向外向无关,主要与高要求、不自信、高敏感、压力大不会缓解这几种性格特征有关。

下面的内容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打起精神,我知道你容易慢慢走神,但是只要再坚持2分钟,就能帮你解决折磨了你很久的困扰,超划算哦~


四、如何从严重的精神内耗中解脱出来?

1、降低心理预期,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

人都会有一种看到一个大目标,就害怕完不成的心理,就像公司定的高kpi,很少人会觉得自己能达到。(捂脸笑)


所以在行动开始前,

①降低主观上对结果的预期,不强求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结果,在行动的过程中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为了达到一种目的,祈求得到最好的结果,因为对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会变得焦虑、拖延,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瓦伦达效应」。


而且,越是担心结果不好,越会陷入「墨菲定律」的怪圈,你担心的事情都会发生。


所以,还是要谨记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②将目标细化,拆分成当下马上就能着手行动,轻易就能完成的事情,并设定一个具体的完成期限。


因为难度低,所以不会拖延,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获得一份成就感,随着时间的推进,不知不觉中,就把先前觉得很遥远的大目标拿下了。


例如:


大目标:这个月我要看完3本书,工作太忙了没时间,我肯定做不到。 × 小目标:每天用1小时看XX页书,看完打个卡,一个月我看完了3本书。 √

哪怕精神内耗再严重,只要行动起来了,至少能降低一半的内耗。

2、找出压力的根源,养成乐观的心态,合理释放压力。

我们通常认为,压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导致了精神内耗的产生,但是心理学上有一个「情绪ABC理论」,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 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 B(Belief)指因自我和外界的评价而产生的信念。

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前因A,可以产生好的结果C1,不好的结果C2,因为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通过一座桥梁B,B才是影响后果的根本因素。

举一个栗子:

所以,我们对客观事件的解释才是压力的根源,心态不好的人更容易压力爆棚。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平时学习挺好的,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主要还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既然找到了根源,就要对症下药,通过合适的渠道,释放压力~


①养成乐观的心态,只需每天坚持“写”、“赞”、“动”三个习惯。


写:记录每天发生的美好的事。回顾一天中的美好事物。包括让你开心、骄傲、感恩、平静、满足、愉快的事件。

赞:多夸赞

想彻底摆脱精神内耗,看这篇就够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