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韦睿 字怀文

韦睿 字怀文

韦睿
(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今属湖北)。其家族是三辅地区有名的大姓。在宋、齐时并没有突出表现。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齐末,太尉陈显达、护军将军崔慧景进逼建康,众人惶惶,求教于韦睿。他回答说,两人一个无才,一个懦弱,都不足以成事。而暗中结交雍州刺史萧衍。待萧衍起兵之时,韦睿聚兵二千、战马二百匹,乘竹栈赶去增援。萧衍非常高兴,韦睿所出建议,多被采纳。萧衍夺得南朝政权,即位梁武帝,任韦睿为廷尉,封都梁子爵,后迁为豫州刺史,兼领历阳太守。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数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普通元年(520年)八月,韦睿病逝于家,时年七十九。萧衍即日临哭甚恸,赠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严。
统帅 A
(韦睿板舆指麾,破元英于邵阳,如摧枯折腐。观其制胜之道,治军如臂,筑垒如神。及投戈合肥,奔流沈航;驰车钟离,若火燎原。魏人歌之曰:“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
武力 D-
(韦睿素羸,每战未尝骑马,以板舆自载。)
军谋 A
(韦睿杖节拥旄,戡定淮右,激浪淝水,火树钟离,魏人计穷,相与悲哭。其雄构机变,可谓魁梧之杰。孙子曰:“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韦虎是也。)
智略 A+
(韦睿少年励操,韬光养晦,俱以学尚自立。及齐末多故,轻筏赴梁武,所建谋策,皆见纳用。邵阳之役后,景宗时与群帅争先启之捷,睿独居后,其不尚胜率多如是也。)
内政 B+
(韦睿处郢州,料简隐恤,咸为营理,于是死者得埋藏,生者反居业,百姓赖之。及入朝,不欲与众俯仰,所行略如佗日。居常恂恂,未尝忤视,武帝甚礼敬之。)
魅力 S
(韦睿清廉雅德,有旷世之度,莅人以爱惠为本,所居必有政绩。将兵仁爱,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抚循其众,常如不及,故投募之士争归之。其谦逊谨慎,推功弗有,时人尤以此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