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关于我的心理学笔记(部分)纯干货分享!
“现在我们国家全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已超过一亿人,其中抑郁症患病率达2.1%,以抑郁症为主的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会在“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整合健康学论坛”上举行。《白皮书》通过对全国26个省市总计约110.3万城镇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白皮书》数据显示,目前,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城镇居民有 16.1%,心理完全健康的城镇居民仅为 10.3%。同时,城镇慢病人群心理问题伴发率极高,心理健康的仅有5.1%。 2019年,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介绍: "全国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揭示成人精神障碍患病率及分布特点"这项研究简称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领衔,联合全国43家精神专科医院及高等院校历时3年完成,成果在线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 调查显示,我国精神障碍(不含老年痴呆)疾病患病率为9.32%。其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为4.98%;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有情感高涨、低落以及与此相关其他精神症状的发作)其次,患病率为4.06%;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第三,患病率为1.94%;间歇爆发性障碍第四,患病率为1.23%;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61%;进食障碍患病率低于1‰。 此外,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为5.56%。黄悦勤教授团队的成果发表于2019年2月18日,而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658万人。据此测算,我国老年期痴呆患病人数约为926万。 调查还显示,心境障碍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酒精药物使用障碍和间歇爆发性障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且18~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障碍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且18~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 该研究,报告了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患病率数据,揭示了我国社区成人焦虑障碍、老年期痴呆等七类主要精神障碍的加权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前期调查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157个区县的32552人,应答率为84.3%。 重性精神疾病的就诊人数亦有明显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已于2013年颁行。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精神卫生问题还是呈现出日益凸显趋势。 近年来,因精神疾病患者引发的各类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逐渐加剧的影响。
“心里亚健康状态”,不是我们过去所说的“神经病”或“内心脆弱”,而是由于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导致我们长期处于“无法自我开解”的疲劳,压力之中,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不良情绪等负面状态的总称。 所以要学自我关怀。一个是:生活上的自我关怀,二是,精神上的自我关怀。 :比如,吃一顿丰盛的美食,泡个热水澡,按个摩蒸个桑拿,唱k或者打球旅游。这些活动都是非常有助于缓解压力的。
关于心里评估的两大类: 《不是疾病的诊断》一、针对心理状态健康与否进行到筛查和评估(如,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等进行评估); 《不是一成不变》二、针对个人能力,人格特征等心理特性进行评估(如,MITI等特征进行评估)。 压力源的产生 遇到压力时的ABC理论: 事件(Actirating event)☞压力源 信念(Belief)☞认知 结果(Consequence)☞行为 压力,是由外界的刺激而引起的内部紧绷状态! 压力下的三个状态: 一、健康 二、身心虚弱综合征 三、疾病。 压力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防御期):遇到压力源 ,身心处于被动状态。感觉好累,睡不好,控制不住的想吃东西或者什么都不想吃,这就是在给身心传递某种信号。 这种情况就很可能导致:血压不稳定,焦虑、急躁,情绪不稳定,想哭,容易发火。小失误、小事故的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种问题的出现自我调节方式:比如听听音乐,刷刷网剧,购物旅游,运动调节,按摩放松或者有意识的修养生息。洗个热水澡,早休息,保持饮食平衡等方式! 第二个阶段(对抗期):对工作产生排斥,开始拖延回避,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低。即便是过多的休息也恢复不到原有健康状态。 这种情况可能就会导致:血压不稳定、加速,血糖升高,中枢神经兴奋导致:失眠多梦和早醒。以至于产生腰酸背痛,胃痛,心悸,头痛等。使得身心处于紧绷的状态。 这个时候呢,就需要修养生息 ,寻求人际关系的帮助。以及放松训练的同时改变认识自己的良好健康状态。 第三个阶段(崩溃期):精力的耗尽,身心的疲惫,同时身体处于生病边缘状态! 这种情况就会导致:丧失注意力,严重忘事,无法正常维持工作的状态或学习。对外界事物反应丧失兴趣,感觉做什么都没有动力,不在意,以及社交回避。甚至于维持基本生存都会感到困难和疲惫。包括:洗漱,做饭,吃饭等。 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一般会选择尽快的就医。若治疗不及时 ,就会严重的导致抑郁,精神疾病或心脏病、癌症等不可逆的身体疾病发生。 下面讲一下关于睡眠以及失眠的问题!
关于睡眠的不良认知有哪些呢? 一:问,“我必须每天睡够八个小时才行吗?” 答:“每个人的睡眠质量有长有短,每天只需要睡到第二天感到精力恢复即可。并非八个小时标准,规律的睡眠才是最健康的”。 二:问,“如果,我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够,第二天的时候尽量通过午睡打盹,来补觉可以吗?” 答:“短期的午睡打盹,不会影响到第二天的睡眠,会降低失眠所带来的焦虑”。 三:问,“我躺在床上多躺躺 慢慢的数羊就会睡着了”? 答:“对于失眠者来说,延长起床时间,增加的往往并非是睡着的时间,而是碾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清醒时间。而且会增加烦躁感和挫败感,加重失眠。睡眠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努力不但是徒劳的,反而只会适得其反。数羊不但会增加大脑的活跃度,还会加重睡眠困难”。 四:问,“多设几个闹钟反复叫醒呢?” 答:“设置多个闹钟只会导致慢性疲劳。反复惊醒然后睡下,更容易陷入 睡眠-觉醒循环,难以完全清醒。增加自我睡眠认知压力,培养一次性起床的能力最重要。” 五:问,“我担心,如果我一两个晚上不睡觉,我可能会崩溃?” 答:“短时间的失眠并不会引起(崩溃),反而对此过分担心的影响会更大。”
最后一个话题:人为什么会失眠? 人的失眠通常由三大因素导致! 一:《易感因素》,天生的睡眠神经不够强韧; 二:《诱发因素》,收到心理,生理和社会压力所影响; 三:《维持因素》,错误的应对方式,一直以来在床上躺着。或者喝酒,药物等。 如果出现失眠,可以依次执行以下步骤从而改善睡眠! 一:寻求理解和支持!避免过度惶恐,学会倾诉,寻求亲情和友情支持! 二:进行睡眠卫生教育!审视自己是否存在不良睡眠,卫生状况。然后对不良睡眠以及卫生状况进行修正。 三:认知疗法!审视自己是否存在不正确的睡眠认知从而进行修正。 四:放松训练!不仅仅是睡前,全天的任何感到紧张和不安的时候都可以进行。
下面来讲一下放松训练! 放松方式:466呼吸法! 轻闭双眼,放松身体。 首先,做四秒的缓慢吸气, 然后保持六秒的摒弃坚持, 最后做六秒的缓慢呼气! 尝试一下吧,多做几次。也许你会得到更好的放松! 身心放松减少压力的方式! 渐进式肌肉放松放松法! 第一步:首先,紧握双拳十秒,然后一口气放松; 第二步:保持紧握双拳并耸肩的方式坚持十秒,然后放松; 第三步:保持绷紧全身的肌肉十秒,然后放松即可。 多尝试几次吧!希望每一个朋友的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好了!今天,我的笔记到此分享也就结束了,感谢大家耐心的观看! 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丝丝顾虑。释放所有的压力,感受难得的情趣。给心灵一把靠椅,给忙碌一丝喘息,给自己一抹笑意。 最后博雅文成祝大家:得偿所愿,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身心健康!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