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积累 | 常考地理之地貌山河
每年的省考中地理国情往往大概率会出一道题目,小编根据这个情况特地准备了常考的地形地貌和河流的考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喀斯特地貌
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近代喀斯特研究得名于此。
中国广西、贵州和云南都有喀斯特地貌。广西桂林、重庆的武隆、四川九寨沟。
二、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以广东福建丹霞山为典型。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风景区有: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张掖丹霞等。还有江西龙虎山、赣州通天岩也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三、雅丹地貌(风蚀型地貌)
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是由强大的定向风吹蚀和古河流侵蚀形成。
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敦煌地质公园等是典型代表。
四、冰川地貌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属于气候地貌范畴。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五、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二、中国重要山脉汇总

三、重要河流

小编重点提示:这两个点容易搞混淆。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位于青藏高原(东经74度~103度,北纬27度~37度),青藏铁路正好穿过三江源。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专项练习:
1.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水能资源丰富
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中游河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C.两河流均发源于唐古拉山
D.两河流均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2.下列选项中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桂林山水 B.武夷山 C.天涯海角 D.长白山天池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是我国一月零度等温线
C.是我国年降水量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1)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故A正确;(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且在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故B错误;
(3)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故C错误;
(4)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故D错误.
2. D 【解析】
喀斯特地貌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该地貌的缺点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还易引起水土流失;它是四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形成就是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 C【解析】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故C项说法错误,当选。其余选项均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