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锦华】电影里天真烂漫的小朋友都去哪了?

2023-07-06 08:36 作者:小z要推荐一百堂讲座  | 我要投稿




【最全文稿笔记】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想让我谈谈现在荧幕上的儿童形象,呃,我觉得现在的就是这位朋友说,他觉得现在的好多儿童形象大多是半成年或者早熟的呃,很少看到以前那种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了哈,然后他这个呃这是他的问题哈,


00:41


我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当然读过童年的消逝呃,如果我的印象没错的话,大概就是这本书刚刚刚刚翻译出版的时候,我就买到它阅读了,他读得很有兴味哈,呃但是必须坦率地说哈,大概到现在为止有近30年了吧,我没有在重读这本书哈,所以我大概只是根据这位朋友的问题来回答,银幕上的天真烂漫的小朋友的问题,


在《童年的消逝》,这本书当中也提到,但是在很多很多的研究当中都告诉我们说呢,其实童年也是一种发明,儿童也是一种发明啊,就像青春期是一种发明一样啊,


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才把呃现代社会,现代生活,我们才把人类时间切割区分,只有现代社会中表才变得这样的趋于不可或缺啊,而在这个呃前现代的传统社会当中,我们通常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嘛,我们自然的这个根据,我看我有点开玩笑了哈,根据我们的生物,个人的生命中,生物钟,或者我们同时根据自然的直接的那个信息哈传递啊,根据我们身体的与自然的相互呼应来决定我们的时间,


02:08


而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按照钟表,而且按照依据钟表所设定的劳动制度来决定我们的这个生活方式哈,和我们的生命时刻,那么同样是现代社会才把人类切割为,比如说童年少年,


比如说这个成年啊,有每个不同的国家,每个不同的文化都有法律上的成年,然后我们的成年,我们的婚龄哈,什么时候我们到了中年,什么时候我们到了老年,在什么年龄上我们必须退休啊,


在什么年龄上我们就古来稀了哈,在什么年龄上就就怎样怎样,其实你们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所谓从童年到老年的划分,是根据每一个人都作为现代社会潜在的劳动力来切割的,童年的那个设定,


我想你可能听说过一个说法哈,叫人类都是早产儿,好人类都是早产儿啊,是因为今天地球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啊,他们离开某府,然后基本上胎毛一干,它就能够大致能够生存了,可是人类社会要经历漫漫长的,相对于哺乳动物来说漫长的哺乳期,然后在哺乳期之后,按照啊心理学家或者说人类这个专门研究这个人类的身体,人类生命,人类的心理,人类的大脑的这些学者的观察,是我们这么漫长的一个成年期哈,此前我们是准人啊,我们尚未具有公民资格,我们尚未具有一个进入加入人类社会的一个一个完全的这样的一个,身份和资格的这样的时期,


我们在学说话,我们在学语言,从我们真的学呀呀学语学说话到我们学原文字,到我们学表达啊,这个呃我的商学院的朋友开玩笑说,商学院其实不交不教商学哈,不教经济学,不教商学,商学院只教一件事叫presentation,就是表达表达嗯,


好我们说这样的一个较真儿说哈,童年不是一个自然的存在啊,童年是一个人类社会的一个文化建构,然后这个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建构啊,当我们说我们必须经历我们童年的时候,是意味着整个社会仍然要投资给每个家庭啊,让新的劳动力经历它成长的前奏曲,


真的较真了哈,其实我知道你的关键,你问题所关心的不在这个呃,不在这个点上哈,呃那么回到你的问题的,主要说以前银幕上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为什么不见了啊,我的第一个回答是我想你这是对当下电影的一个批评啊,就是当下电影啊,我说的更刻薄一点哈,


05:32


那些不好的电影,我就用一个简单的非常口语化的方式去批评他们,我说叫不说人话,不干人事儿哈哈叫孩子不像孩子哈,这个老人不像老人嗯,这是我,我觉得我猜想哈,这大概是你的问题的起点,就是不像孩子啊,孩子是如此的不像孩子呃,


那么可能很大的原因是在剧作啊和设置整个过程啊,不我并不想激怒张艺谋导演哈,我只是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个时刻我特别不满哈,就是那两个孩子呃和那碗油泼面哈,因为在那个故事的年代和故事的情节当中,他们应该大口的,他们应该扑向那碗油泼面,他们应该大口的吃,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的一个温饱厌足的状态之下的那种挑剔的哈,一根一根的吃啊,


对我来说,我想对你这个问题,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回答,就是没有天真烂漫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剧本的那个在细节的真实哈,在对于那个生活的那个从制作阶段到整个拍摄阶段的那种那种嗯,对生活的体验,对于真实的那个真实感的那种营造,我觉得不够投入啊,做的不够认真,或者说我们的从剧作者到电影导演,我们对于我们自己也置身其间的这种生活的体验不够,不够深入,不够严肃,


07:21


所以问题不在于童年的消逝,而在于也许是始终真实存在的,尚未消逝的童年,没有能够在我们的银幕上得到真实的再现,这是我的第一个对你的正视问题的第一个层次的回答,


而对你的问题的第二个层次的回答,


07:46


我自己认为跟童年的消逝有关,但其实更大程度上是跟呃我们中国特定的历史结构有关,我我自己的观察哈是我觉得两代人在独生子女之政策之下长大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孩子的整个生命的成长期不是和同龄人在一起的,而是和成年人在一起的,我自己就经常观察到很小很小的孩子哈,好可爱的一张这个苹果脸的孩子,然后他们用完全的书面语说话,用完全的书面语说话,他们简直像在造句哈,他们简直像在写作文,嗯我也必须承认哈,每次我都会有点不舒服啊,


我会觉得我们的孩子怎么小小的孩子,他他就不说人话呢哈但是我可以理解哈,就是因为孩子并不像我们此前的那种社会生产环境哈,孩子是跟孩子们在和孩子们的这个共处当中成长,然后孩子们会形成孩子们的密语,然后孩子们会因为跟其他孩子一起长大,我觉得这是这个呃我回答的第二个层面哈,


09:14


第三个层面才是我想也许啊随着我们那个中国崛起哈,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的越来越深入的过程,也许啊童年的消失也正在发生之中,也同时是共同摧毁的一种童年啊,正在丧失他的纯真,也许是这样,所以我也不知道哈,呃我这么喋喋不休的这个掉了很一阵子,书袋,有没有回答这个朋友的问题,我想朴素再重复一下,朴素的说,呃,我想可能极端朴素的原因是我们的整个电影的创作者,也许应该应该更严肃啊,应该更投入,应该更深入呃,让我们的荧幕上充满更多的鲜活的,和我们的生命相贴近的形象,而另外一边是


我们也要我也希望哈,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的孩子,他们能够再度拥有童年啊,拥有那样一个天真无邪的这个毫无忧虑的,而不是在幼儿园就已经进入了应试教育,在幼儿园已经成了将在应试教育的阶梯上艰难攀爬,一个已经注定了,要有一个内卷式人生的孩子,以致他们不能享有童年


而或者说当童年终结之后,他也不能享有青春的花季雨季

【好老师感动人心,好的老师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戴锦华】电影里天真烂漫的小朋友都去哪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