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十二次、二十八宿的精确划分,认真学习二十四节气与六十四卦的对应关系
广百宋斋
2023-08-01 07:55
我公开发布的颛顼元年公元前2629年冬至子夜南天星空坐标图,非常重要,有心学习天文考古的读者应该下载保存这高清大图,认真学习十二次、二十八宿的精确划分,认真学习二十四节气与六十四卦的对应关系。
有了这个基础,不说自己动手去解决一些天文考古的问题,至少能轻松看懂我在说啥。
例如,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甲子日”当天出现了系列重大天象,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房宿),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日月若合璧(阴历月末),五星若连珠——最重要的特征:岁鼎,木星位于鼎卦天区。
熟悉了天区划分,自己可以摆弄大致情形。
牧野之战当天清晨,南天的星空及坐标大致如图分布。
记住,恒星牛宿一是牛宿的起点,也是“星纪”的中点。
为了查证牧野之战的确切年代,我们从公元前1201年开始,当年牛宿一黄经259°多。
我们知道牧野之战当天是阴历十月月末。
武王必须在严寒到来之前结束战斗,兵贵神速。
知道了公元前1201年牛宿一的黄经值,我们可以大致列出当年六十四卦天区在南天的排列。
于是我们知道了“鼎卦”天区在哪里。
鼎卦天区永远对应着小暑。
如果木星位于鼎卦天区,那么木星正好靠近亮星轩辕十四。
“星在天鼋”,百分之百就是木星靠近轩辕十四。“天鼋”,就是“玄鼋”,就是轩辕。
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木星大约每12年会回到相同的天区。
鼎卦天区是黄经101°15′ — 106°52′30″之间,如果木星黄经值正好落在这个区间,就是“岁鼎”。
用高精度专业天文软件Stellarium,不难查证木星的黄经值。
从公元前1201年12月15日开始,一年一年查下去,于是在公元前1142年,发现木星正好位于鼎卦天区。
不过,这一年并没有其他天文历法特征同时出现。
如果要加快查证速度,可以从这一年开始,每12年一查。
真是的,三分钟就让你看到好彩。
公元前1059年(天文年-1058年)12月15日,大多数符合史料文献记载的天文历法特征出现了。
不过,当天月亮已经是十一月的月初了,也不在房宿天区。
这不是很好办嘛,退回去几天看看。
公元前1059年12月9日,完美符合史料文献记载的系列天文历法特征齐活了!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甲子日”,就是这一天!
公元前1059年12月9日,按今天的纪日干支体系回推,不是“甲子”日,而是“己卯”日,这说明今天的纪日干支体系从某个年代开始跟西周早期的纪日干支体系发生了断裂,加多了15天。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个重要的假设——假设今天的纪日干支体系回推到殷商早期都是连续不断的
夏商周断代工程,乃至全球学界,没有一个人知道十二次、二十八宿天区的精确划分,没有一个人知道华夏文明观象授时绝技还用六十四卦天区。
全球学界,甚至没有一个人知道二十八宿是黄道坐标。
看看,哥以一人之力,横扫古今中外两千多年学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