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信里,藏着我们无法直言的秘密|志青春
本期导读: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罗婷,西安外国语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服务于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初级中学。

书信,向来都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感情传递的方式,透过墨水写下的一笔一划皆是情感的寄托。在这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仍愿意怀着满腔的真诚,用最古老的方式,在喧嚣的世界里静下心来,通过一封封书信和孩子们温情对话。

人言为信,手书传情
时间的脚步真的太快,转眼间,我的支教生活就快结束了。一年的相处,让我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近期,有些孩子私下来找我谈心,说感觉自己很苦恼,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我才发现,原来每天在我面前笑嘻嘻的他们,心里也承载着许许多多的小心思。
于是那个周五,我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让孩子们以匿名书信的方式写下自己的困惑、迷茫和压力。星期天晚上到教室的时候,一双双小手向我递来一封封书信,信里装着他们质朴的感情、青春的烦恼和无法言说的秘密。我抱着满满的两袋子信,感觉手心里沉甸甸的……


晚上,我坐在办公室拆开他们的信,每个孩子都写了好长好长,一字一句,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煽情的修辞,朴素的话语甚至有些不太通顺,却让我感受到文字跳动在指尖的触觉、绞尽脑汁斟酌的语句和欲语还休的秘密。我细读每一个字眼,在每一封来信后面给他们写下回信,抬笔、顿手,将细腻的感情全部揉碎,浸透在文字里。
因为每天课很多,只能在下晚自习后回信,有孩子说他们写下来和我倾诉就开心了许多,让我不要回复了,太辛苦。可我觉得回信也是我对他们的尊重与爱。近两周,笔尖和纸张摩擦的声音回荡在每个寂静的夜晚,一来一往之间,数不清写了多少万字,只希望这些温暖的文字可以给他们带去更多力量,至少要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不是孤军奋战,他们还有父母,有同学,有朋友,有包括我在内的老师们。

提笔交心,在书信间慢慢相遇
有人说,带着墨香的书信往往更加浪漫真实,而匿名信件的一来一往又带上了神秘与不可预见的幻想。无论是快乐的小事还是难过的秘密,都将封于信中,展信即是签订了一个无声的契约。因为担心有的孩子害羞或者不敢和我讲,所以我告诉他们不用在信中写下自己的名字。
一个个晚上,我看着那些真挚的话语:“老师,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看着她每天忙来忙去觉得好心疼......”“老师,我的爸妈离婚了,家里人总把我和后妈的孩子对比,我觉得自己很自卑......”“老师,快要考试了,我知道时间很紧迫,可我成绩并不是特别好,你快帮帮我吧......”“老师,我感觉自己喜欢一个女孩子,可我也知道我应该集中精力努力学习,您能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吗?”“我身边的同学成绩都特别优秀,让我觉得压力好大”......他们在信里畅所欲言,有很多孩子甚至给我写了千字作文。他们在信里说:“老师,谢谢你愿意听我倾诉。”其实,我更感谢他们愿意相信我,把这个年纪的烦恼、无助和秘密讲给我听。

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心里默默勾勒着理想的自己。也许今天的他们还不是最闪耀的星星,但我相信,通往美好青春的路,没有固定的轨迹,更没有一成不变的终点,每一次关照自我的成长,都是属于那一刻最好的答案。
一来一往的书信,印证着爱有回音
去年成为他们的支教老师后,从陌生到熟悉,从毫不相关到走进彼此的生命,从夏天又转回到夏天,近一年的兜兜转转,让我明白了情感是世界上最简单又最珍贵的东西。最近的孩子们似乎预料到了离别的气息,总是营造出我要离开的氛围,“老师,你以后会回来看我们吗?”“Teacher,don’t leave us”“老师,请你一定要记住,我们一直在你身后”......脑子里不停回想着他们的话,真的有那么一刻,很想很想就这样留下来。我时常觉得一年太长,长到我适应了镇坪的气候、语言和生活方式;可有时也觉得一年太短,仿佛与他们初次相遇还在昨天,每一次的欢笑与泪水都清晰可见,而我也还没有看见他们长大的模样。
后来,以书信的方式沟通,讲出那些平日里无法开口的话语也成了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孩子们有什么开心事、烦心事,都可以通过这一封封小小的书信来向我表达,而我也通过这一封封小小的书信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罗老师,你是除了我妈以外,我讲心里话最多的一个人,你相信我,我一定一定会考上西外的!”“老师,我的烦恼一定是最特殊的,请罗老师听了以后一定不要觉得我是坏学生”“老师,你是第一个愿意听我讲心里话的人”“我只是缺少倾诉的对象和陪我一起改变的人,写下来后都开心了许多。罗老师,希望以后的您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以前,我以为影响某个人的人生才算有意义,以为要改变教育现状才算有意义。现在,我明白了生活中每一个闪闪发亮的细枝末节都可以是充满意义的时刻。保护好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单纯的小美好,和他们过好每一个瞬间,永远对明天怀有恰到好处的期待,大概就是我支教的意义吧。

春有风筝,夏有鱼,秋有青鸟,冬有雁,书信一来一往,我们相互治愈,双向温暖,在彼此的青春时光中留下点点温情。未来还长,我希望亲爱的孩子们执着而不墨守,独立但不踌躇,有责任担当仍心怀纯真,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始终拥有一颗明如镜台的赤子之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要过好眼前的柴米油盐,也要享受美好的诗与远方。

END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投稿
编辑:高启轩(河北美术学院)、龚婧岚(苏州大学)
朗读者:宁静(复旦大学)
插画:千库网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