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FPX夺冠说开去(一):AD衰落与重心上游

和去年一样,在夺冠后我会出四篇相关文章来解释今年世界赛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这种版本趋势会导致近两年成绩更偏向LPL与欧美队伍,版本BP和节奏倾向于哪一点。
天哥喜欢写复盘,但是我一直来说比较喜欢写方法论,如果你能看懂我是基于哪些东西来交叉分析的,那么你距离看懂比赛也就不远了。
虽然有一些人不愿意承认,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FPX战队的胜利,吃了今年版本倾向的便宜,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哪个队伍不吃版本红利夺冠呢?
但在理解FPX胜利之前,我们需要首先理解这个版本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来给当前版本下一个定义。
这是一个倾向于打架的运营版本。
这种说法非常诡异,但其实拳头在今年的版本调整上把这两点相当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这个极其诡异的版本。
如果你觉得他是打架版本,常有出现的大后期比赛会给你一个奇怪的眼光,毕竟今年连IG的场均时长都来到了33分钟,而IG去年的场均时长仅有30分钟。
如果你觉得他是运营版本,前期对线劣势被无限放大以至于最终输掉比赛的三支韩国队伍会给你一个悲哀的眼神,毕竟当年线上乱杀全球各国中单的Faker现在都有些抬不起头了。
我知道大多数人对运营和打架的理解就是是否交战,但我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是错误的,运营和打架的区别并不在于是否交战,而在于是否有抢夺资源点、是否有单核队伍出现、是否能做到以战略优势抵挡战术优势,这些才是打架与运营的核心。
我举两个例子。

S5其实是一个铁运营版本,很多人认为S5是一个打架且倾向于上单的版本,其实并不是,S5反而是英雄联盟几届全球总决赛中,最“运营”的一个版本,就拿打进总决赛的两支韩国队伍来说,一支场均时长近34分钟,另一支场均时长近36分钟,总决赛四场比赛,最短一场也长达34分钟,经济差时常过万甚至接近两万。
就拿胜率来说,当时版本胜率最高的中单是哪几个?答案是一水儿的后期乃至大后期。
S5总决赛实际上是英雄联盟历史上最诡异且最运营的版本。
1.小龙的分层让绝大多数队伍甚至可以战略性放弃一部分小龙。

S5时期小龙是一个非常奇葩的东西,简单地说,必须连着打才有用,而且对于职业选手来说除非连拿到第四条否则意义都不大,如果对面打断了你连打的顺序,那对不起你重新开始吧……
2.防御塔和部分装备的改动让前期推塔变的非常困难
防御塔被固化为了100点护甲(S4是成长性且有小兵只有60护甲),而一部分装备的出现(比如血手)让不少英雄在抗打击能力急剧提升。

这个东西,当时是不限制远程还是近战的。
当然,这件装备在当时还不算最强,在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在中单这条线上还有一个更恶心的深渊权杖,这件装备如果到现在几乎是所有AP都能裸出。

法强+魔抗+法穿,并且光环范围几乎能覆盖除了炸弹人、泽拉斯此类中单以外的所有中单的射程……
3.视野的泛滥让绝大多数队伍在前期都能近乎开全图一样打比赛
S5是一个混子最好的时代。
这句话我当年说被喷成了筛子,现在终于可以说出来了,不是因为现在大家看得懂比赛不会喷我了,而是我脸皮厚了。

说正事。
S5视野到了一个堪称泛滥的地步,泛滥到什么程度呢?拳头公司在S4被各种前期节奏打的生不如死以后,S5的大改版让视野直接开始全面铺开。
首先是河道蟹的存在让野区视野变的相当简单,其次是野怪BUFF里居然有两个和视野有关!

然后最骚的事情是什么呢?
他让每个人只能插三个眼,然后他把眼石加强了。
这极大提升了辅助的游戏体验,但让游戏来到一个非常诡异的地步,在之前的英雄联盟里,绝大多数线上选手实际上是不负责做视野的,因为辅助可以插无限的眼,因此绝大多数辅助在游戏里非常贫穷,基本就是鞋子和眼石,剩下的钱都用来做视野,能给AD出个坩埚已经是非常有钱的辅助了,于是那时候大家都以杀辅助为乐,因为非常脆。
在这种需要大家分担视野而且眼石加强了的情况下……

所有人纷纷表示:“拳头公司牛逼!”(此处禁止脏话)
那年打野出装,都是这样的……

4.双传送乃至三传送战术的开发让越塔变的几乎不可能
如果你还能回忆起S5世界总决赛的比赛的话,你就会想起一件事情——那是第一个开始“全员传送”的时代,包括Faker和Kuro(时任HLE中单)都是如此。

如果你想不起这个,我想你肯定能想起来Deft那个传灯。

在这里,顺便以EDG作为第二个例子。
客观地讲,EDG战术设计没有问题,但是EDG战术设计成功以后,运营节奏一直有问题,纯运营版本最强调的是什么?
答案就是沟通。
S5、S6的三支LPL战队出门打比赛,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部都是混合队伍,而且队内沟通难度极大,在这两个偏运营的版本中,一秒的大脑内翻译转换,很可能就会引起节奏上的大变动,而运营节奏加快让大多数队伍在联动上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LPL和LCK的实力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如果是,为什么LMS、LCSEU(即LEC)甚至LCSNA都能取得比LPL良好的成绩?
为什么欧洲(LEC)在一段疯狂引援后迅速启用了全欧班,S9三支队伍0韩援进场?
所以除了联盟化以外,2017年以后的LPL贯彻了两点非常重要的事情。
1.尽可能选择本土选手
2.外籍选手中文必须强化
这两点让现在留在LPL的主力韩援几乎都是一口流利中文,即使日常喜欢韩语的Theshy从采访以及麦克风来看完全能理解中文,做到和队友无缝沟通。
当然,这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只是为了强调运营版本中沟通的重要性,在谈完了S5版本和运营中重点外,我们回到本文的话题上。
为什么ADC在当前版本会被削弱到这个地步?
为什么这个版本的重心会开始上移?
很多人认为下路的群魔乱舞是从S8开始的,然而并不是,实际上,因为岚切的加强(降价到了2800元)和卡莎这个版本BUG的存在,至少在2018年世界赛那个版本,非传统下路,算是比较少数的存在。

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了S9。
在谈S9版本AD之所以弱到这个程度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
英雄联盟的版本调整究竟是基于英雄,还是地图和装备?
我想大多数玩过很长时间的玩家都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即英雄联盟大多数的版本更迭,并不是从英雄上开始的,而是从装备以及地图改动上。
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明白S9总决赛AD之所以式微的第一个原因。
暴击装收益太低了。
在9.4版本AD装改动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个答案,提到了AD装降价降收益的问题,其中对三套AD装备进行了分析 。
假设AD的基础AD为100点,同样都出三暴击装,三套版本那个最强?我们就拿100点护甲的对手来算。
1:无尽之刃(70AD+20%暴击率+250%暴击伤害)+双暴击
2:无尽之刃(80AD+翻倍暴击率+10%伤害转化为真实伤害)+双暴击
3:无尽之刃(80AD+25%暴击率+225%暴击伤害)+双暴击
第一套:
170点AD,80%暴击率,250%暴击伤害,如果打100下,暴击80次。
170×2.5×80+170×20=34000+3400=38400,如果打100点护甲的目标需要乘以0.5,因为100点护甲承伤能力提高一倍,即19200伤害。
到这一步完了?然而并没有。

19200还需要乘以一个系数,19200×0.88=16896
如果是200护甲,那么38400就需要乘以0.33,随后再乘以0.88,即38400×0.33×0.88=11151
第二套:
180点AD,100%暴击率,10%的伤害转化为真实伤害,打100下暴击100次。
180×2×100=36000,看上去是不是比38400少?然而这36000里有3600伤害是真实伤害,真实伤害高于一切。
先去除3600真实伤害,剩下32400,然后32400×0.5×0.88=14256
再把这3600真实伤害加回来,14256+3600=17856。
200护甲的对手呢?
32400×0.33×0.88=9408,9408+3600=13008
PS:这里有人提到了,真实伤害同样可以被布甲鞋格挡。
但这不重要,即使格挡了0.12,也只是3600伤害降低到3168,两者分别扣去432点伤害依旧是17424和12576,依旧是三套暴击装里第一。
第三套:
180点AD,75%暴击率,打100下暴击75次。
180×2.25×75+180×25=30375+4500=34875
打100点护甲的对手
34875×0.5×0.88=15345
打200点护甲的对手
34875×0.33×0.88=10127
同样三暴击出装的情况下,现在的三暴击装备比以前仅仅便宜了400块钱,伤害只有以前的70%到80%,而且对面护甲越高越亏,只有在对面护甲低于10点的时候,现在的暴击装才比以前好,然而这怎么可能?
你觉得400块钱的降价,带来的是30%到40%的伤害输出降低,划算吗?
之前AD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暴击装太弱,而在于岚切太强,逼得所有人都去出岚切,实际上游戏打到大后期除了少数AD以外其他全得补暴击装。
拳头公司对于削弱AD装的思路,本质上是错误的。
简单地说,实际上AD装备最强的版本却是应该是S8的时候,S8的AD有真实伤害转化,虽然穿甲不够,比如额外护甲穿透这一点让AD在对付坦克的时候少了至少数十点护甲的穿透能力。
但三件套成型后100%暴击加上真实伤害,让ADC把一切英雄都能切成纸片儿。
普通英雄在成型后的ADC面前是纸,而坦克就是牛皮纸,大虫子也无非是个纸对折。
但拳头公司最骚的事情是什么呢?他加强完AD装备以后,把岚切降价到了2800块钱……

2800块钱的岚切啥概念呢。
岚切的属性是60攻击力、35攻速(8.17版本又改动) 。

短剑12%攻速是300块,白剑350一把是10点AD。
60点AD是2100块钱,35%攻速可以近似看成900块钱,光岚切基础属性就3000块钱……
这还没有算特效,对于当时的ADC来说,岚切基本上可以说是花2800块钱买4000块钱的装备,直接导致所有下路英雄必出岚切。
我对拳头公司的脑回路一向很难理解,最强的AD装备确实出现在S8,但最弱的AD装备其实是S6、S7的AD装备,暴击装虽然没改但穿甲装成了额外,前期还是得法语,但这两年AD反而能偶尔抢占上风,主要就是因为版本有AD充足的输出空间,前排抗伤害,刺客被削的让刺客玩家退群,战士英雄又没能起来,因为没有征服者符文的出现所以战士根本没法顶得住坦克。
加上辅助装的强化,让不少传统ADC反而崛起了。
回到本文上来,暴击装的收益太低,是下路AD式微的第一个原因。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当前版本没有岚切,因此绝大多数AD无法撑过10到20分钟爆发的密集接团期。
客观地讲,这很可能是史上中期资源最多的版本,其实说实话我很反感镀层这种东西,因为镀层的出现不是为了保证对线,而是压缩运营节奏,提升接团频率用的。
简单地说,当前版本10到20分钟有多少资源需要抢夺?
3座外塔镀层、至少两条甚至三条小龙,加上峡谷先锋,仅仅10分钟左右,就有五到六个资源点必须在野区抢夺。
因此,这是一个打野权重最高的版本。
如果说S8是一个“打野帮助线上建立优势”的时代。
那么S9就是一个“线上帮助打野建立优势”的时代。
这个思路非常诡异,但是如果你明白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当前版本AD彻底暴毙。
我们之前已经提到了,AD装备成效太低,随后又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当前版本的资源点抢夺集中在了10到20分钟左右,那么你就会明白一件事。
在没有岚切的情况下,这时候的传统AD,其实是没有战斗力的。
下个版本拳头公司又加强了这时候的接团强度,于是拳头公司又把岚切给加回来了……

所以下个版本传统AD应该会回归,不过这不是我们要谈的重点。
在10到20分钟大多数AD无法接团,是传统AD之所以式微的根本原因,S8的AD装备堪称天下第一,但绝大多数传统AD依旧难以保证在10到20分钟接团,岚切的存在实际上一定程度缓解了AD的窘境,但因为岚切不够强(后期必卖)让ADC发育期被强行拖长4到5分钟,导致那是一个没有后期的版本。
S9的AD装备弱势加上接团需要而且没有岚切,就把除了霞以外所有暴击流ADC全都逼入下水道。
能上场的,没有暴击流ADC。
当前版本唯二能上场的暴击流ADC,一个是霞,另一个是亚索!亚索对于暴击装的收益过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亚索可以出肉装,简单地说就是不容易死。
这一点可以参照SKT vs G2最后一场。

换成一个普通AD即使有虚弱也残废了,但是在盾+风墙+血手+虚弱的情况下,即使吃了一套琪亚娜的大招,亚索几乎仍然保持着近乎完整的战斗力,反而是琪亚娜在团战里现在远远没有亚索有用了。
在这打野权重极高,线上需要不停地去野区打架的版本,因为ADC装备的式微,导致绝大多数AD上不了场很正常——毕竟这个版本没有岚切。
而在这种情况下,擅长运营的野辅+游走能力极强的线上,就称为了夺冠的根本。
自然,也就是FPX战队。
当然,即使不是FPX夺冠,IG希望也不小,毕竟Rookie同样是一个非常能游的中单,在辅助不够强力的情况下,IG只需要调整重心(把下转移到上)也能有效对付非LPL队伍,只是今年的FPX战队野辅比IG更强的同时线上又顶住了IG的压力而已。
当你明白了这一点,理解今年AD的衰退,就不存在任何思路上的问题了。
为什么我会强调这个版本的AD衰退和运营版本?因为这是接下来文章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整体的大环境和个别位置强弱的原因,才能理解接下来的游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