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里程碑,全球第一条深海高铁获批,为何中美高铁7年后却凉了?

2021-10-20 10:36 作者:强国网  | 我要投稿


根据中国媒体的消息,近日,中国交通部和中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报告中,已经将宁波至舟山铁路列入其中,而这条铁路的先行用地日前已经获得了批准,这意味着这条被誉为“全球第一条深海高铁”的甬舟铁路铁路线即将开工。

按照规划,甬舟铁路全长达到77公里,而这个过程中需要穿过三座海岛,这意味着铁路线需要穿过海洋。而铁路沿线除了用跨海大桥连接,还将打穿海底岩石建设一条长达16.2公里的深海隧道,隧道位于水深78米处。它将是中国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同时也被誉为全球第一条深海高铁。并且甬舟铁路隧道还将通行时速达到350公里的复兴号,这一点非常难得。

中国打造全球第一条深海高铁的消息,也引起外媒的关注,毕竟中国近年来就以“基建狂魔”著称,再加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强的高铁建造实力,能打造这样的深海高铁似乎只会发生在中国。就有外媒提到,甬舟铁路的成功可以为另一项构想中的“伟大工程”打下基础,这项工程就是消失已久的“中俄美加线”。


近日欧洲新闻网就提到了,中国7年前曾计划建设一条抵达美国的高铁线路,并且这些线路还会穿过太平洋底,这项工程之浩大,堪称“21世纪最伟大的工程”。然而7年过去了,中美高铁却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是这么一回事?

据悉,7年前中国曾考虑建造一条通往美国的高速铁路线计划,以加强欧亚大陆与美国大陆的联系。中美之间隔着万米远的太平洋,这项方案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当然中国工程师有着自己的计划。中美高铁线,又被称为“中俄美加线”,这条线路全长13000公里,并且这条“中俄美加线”的行驶时速也将达到350 公里,在这种速度下完成整趟旅行大约需要2天,因此,将其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并不为过。

此前中国通过与欧洲合作建设的“中欧班列”也证明了国际铁路合作的可行性,并且中国的高铁建造实力也是有目共睹。当时“中俄美加线”线路计划推出的时候,引起外界广泛兴趣,就连不少美国人都表示,中国将给美国带来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

然而7年后的今天,“中俄美加线”项目最终石沉大海,要不是中国准备建造全球第一条深海高铁,恐怕没人会再想起来。可以确定“中俄美加线”项目到今天已经“凉了”,那么为何如此宏伟的高铁线,却始终无法踏出第一步呢?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尽管7年前“中俄美加线”的确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至少对中国而言没有很大的技术难题。毕竟“基建狂魔”的实力摆在那,然而在技术问题之外,“中俄美加线”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这项计划在提出来的时候就饱受批评。


首先在资金上,据获悉“中俄美加线”建成要投资多达200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发达国家新西兰一年的GDP总数,谁来出这笔钱,就是一大问题,即使分摊给各国,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其次,“中俄美加线”整条线路涉及到中国、俄罗斯、加拿大与美国这四个国家,这意味着这四个国家在铁路线上的标准必须一致才行,换句话说必须有一个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来制定标准,但是这四个国家有恰好是全球面积排名前四的大国,而且经济、军事、政治上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谁又愿意处于从属地位呢?

再者,四个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方针又不同。至少按今天的眼光来看,美加处于一个阵营,中俄处于另一个阵营,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又在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要谈跨4国的铁路线合作,必然要遭遇极大的阻力。

最重要的是,就算“中俄美加线”建成了,又能发挥多大的价值?这条铁路线很大一段路位于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地区,这段线路基本上人迹罕至,运营成本要超过受益,基本上可以确定是要亏本的。种种现实让“中俄美加线”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以至于仅仅只能停留在设计阶段。其实“中俄美加线”更有可能只是中国工程师的一种构想,这项“21世纪最伟大的工程”在现阶段也基本无法实现。不过所谓“凡事无绝对”,看看英法海底隧道,谁又能预测多年之后全球局势又将走向何方呢?(子文)


新里程碑,全球第一条深海高铁获批,为何中美高铁7年后却凉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