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力士在中国的点点滴滴

当铁道口响起那特别的汽笛声,以及响起那熟悉铃铛声的时候,都知道是他来了。绿色的车体搭配黄色的线条。你虽然不一定见过他但一定听说过他。如今属于他的故事也将画上句号,他代表了中国长达八年的进口机车的结束。也标志中国摆脱进口机车的结束。他就是来自美国的内燃机车ND5。
1980年,刚刚起步的中国又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因为铁路行业的发展以及货运能力的不足而当时已经投入批量生产的东风4型柴油机车,不仅产能不足、无法满足需求,而且在柴油机、传动系统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1978年,中国铁道部开始研制东风5型内燃机车,但用途仅限于货运和调机。1980年中国铁道部研究决定按"技贸结合"原则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功率柴油机车,缓和机车运用紧张的局面。自1983年1月下旬起,铁道部先后派出人员对苏联、加拿大和美国的内燃机车制造工厂进行考察。与此同时,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从1980年代起也开始逐步放松。1981年,里根总统入主白宫,出于政治、经济及其全球战略需要,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并对政策进行重大调整。1983年6月,美国政府宣布将中国提升为"友好的非盟国"待遇(Friendly but nonaligned),列入同其他大部分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列的V组。这一政策变化大大提高了美国企业可向中国出口的技术和产品的技术水平,促进了美国对华技术与产品的出口,之后中国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订购首批220台柴油机车的销售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在北京签订,进口价格为每台以220x98万美元的总价格买下通用电气公司的内燃机车。这对当时处于不景气状态的通用电气机车部门无疑是一笔重要的大订单,通用电气发言人曾表示这是该公司收到"单一生产批次的单笔最大订单。
出师未捷身先死
中国铁道部的订单签下后,铁道部决定分两批由港口送铁路。而在这期间第一批机车中的ND5-0111号机车在由码头吊车起吊的过程中不慎坠入海中,车辆被捞起后判定为报废无法使用,这也创造了中国铁路历史上首例最短时间内非老化情况下报废的机车头。0111号机车报废后剩余的第一批ND5内燃机车抵达中国并且很快投入使用。其中在丰台机务段的ND5将和一个机务段的ND4内燃机车和DF4-0002机车存放在一个机务段内。而其他ND5机车大多数则分配到上海铁路局和沈阳铁
传给后人的智慧
在进口ND5型机车同时,中国还与通用电气公司签订了机车关键部件制造技术转让合同,由通用电气公司向中方无偿转让该型机车12项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引进项目包括GTA24A3型牵引发电机、GE752AF8型牵引电动机、辅助电机、电子控制产品、恒功励磁装置、轮对防空转装置、废气涡轮增压装置、7FDL-16型柴油机主要部件如气缸套、活塞等。引进的主体为通用电气的机车电传动系统,而其他机械部件产品也各具特色,ND5型机车上这些产品的优点恰恰就是当时中国国产柴油机车技术的薄弱环节。根据合同规定,大连机车车辆厂与通用电气公司合作,用4年时间完成具有和通用电气公司相同质量的样机试制验证,以考验消化吸收和掌握技术的程度 。从1985年开始,大连厂和通用电气公司开始在东风4B型柴油机车基础上,研制新式内燃机车。这就是东风6型内燃机车的故事,不过这些都是之后的故事了。
意料之内的结局
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市区之一,对于机车报废的要求更是严格对于那些使用年限超标的或者是即将达到使用年限的机车,采取先停用后报废的方式逐渐淘汰一部分ND5内燃机车,新车将由东风7系列内燃机车代替或者是后面的HXN系列内燃机车代替。随着ND5被淘汰宣布了中国不再依靠铁路机车进口而转向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转型。但没有人会忘记那个下午,在铁路桥上熟悉的汽笛声再次响起,机车的铃铛也在告诉世人,我的功劳是无量的,而你们要继续前进,牵引更多的货物,和客车。继续为铁路事业再奋斗几十年,虽然我是外国车但不代表我对这个土地的热爱。我走了,退休了,现在是时候该轮到你们了,小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