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站长的独家专访

2020-10-31 11:56 作者:模匠  | 我要投稿

本文为2006年模型MHZ MAG对站长的独家采访记录,今天看来有些没有坚持下去,好比魔蟹量产坞早就关闭了;有些还是实现了;而有些正在改变。文章中传递的一些思路和想法与我开办模匠的初衷及对模型的理解是没有改变的,并会延续下去的。(因B站审核,全文有部分删减)


问:您是从什么时候接触到模型并开始制作的?

站长:我的兴趣爱好真的很杂,但模型倒是从小到现在一直坚持下来的一个爱好,和中国大多数的模友一样,我也是从火柴盒开始做起的。不过那时基本就是素组,了不起手涂一个惨不忍睹的飞机。以后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原因,做做停停维持了好久,都是一些简单的手涂。至于喷涂那是工作10年以后的事情了。


问:您为什么想到开一个网站呢?目的是什么呢?刚开网站的时候有想过能坚持这么久吗?

站长:这要回到2002年,无意看到很多日本大师的作品,做模型的激情又一次爆发,买了好几个高达准备喷涂上色,但在网上查了查,发现教做模型的网站少的可怜,正好那时自己在学习网站制作,于是就开始酝酿做一个可以教别人做模型的网站。


要说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帮助模型爱好者学习制作模型。国内的模型制作缺少系统性的教学,即使是一些好手,也是自学成才,更多的爱好者都苦于入门无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魔蟹量产坞】就有了其创立的目的与存在的价值。


就像前面说的,开网站时没有想过要坚持多久,也就是希望一点点把网站开好,中间也停止更新了一个月,主要是因为换空间和工作忙的原因。不过,是否把网站做得更丰富、更专业,倒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问:小编在其他网站、论坛上看到,模型制作的教学内容抄袭的很多,而且人云亦云,存在很多错误的示范,但在您的网站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请问您是怎样避免这样的情况的呢?

站长:您说的很对,的确,当初我自己找寻模型制作的教学资料时,也就发现几乎找百家不如找一家,因为很多内容都是一样的,而且介绍基础制作的特别少,有一小部分心得体会也缺少照片或描述不够详细。至于科幻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给自己的网站定位就是尽量“原创”,这个原创包括:自己写,邀请高手写,自己翻译国外的教材进行二度创作。杜绝简单地COPY&PASS的文章,“有自己特色”即是【魔蟹量产坞】的宗旨,也是网站发展的生命源泉,说的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了,特别是一个人办网站,从组稿,翻译,到排版设计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目前网站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小规模的个人网站,只能尽力做到:“小而精”了。


问:记得以前看您的网站,基本上都是偏科幻的作品居多,现在在模型上加入了军事战车、船模,是您准备转型了吗?

站长:要说明一点的是,我的网站下面有一行小字标注:模型制作个人网站。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就局限在科幻题材,科幻的确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模型类别,所以连名字都取得这么怪(笑),不过其他任何类别的模型制作我都不会拒绝,而且个人觉得,做好飞机坦克军舰,回过头再做科幻,更容易提高自己的能力。简单点说,我不仅是一个动漫迷,也是一个军事模型迷。


问:在您制作这么多的模型里面,哪一款是您最喜欢的呢?哪一款又是您觉得最难做的呢?

站长:目前还没有最喜欢的,不是客套话,是自己对自己的能力还很不认可,一直在拜读很多大师的作品,每次看完再看自己的模型,就觉得惨不忍睹,有些不错的也得益于照片的拍摄,至于类别上,比较喜欢ZAKU类型的,不过,越是喜欢越不敢做,就怕做的不好,浪费了模型。所以大家在网站看到的都是我做的高达,ZAKU的很少,都在烂尾中啦。 


目前很多模型制作基本还是在学习研究中,就科幻来说,感觉按说明书制作都不太难,那些需要改造调整的会比较难,其实我的很多模型高手朋友也对我说过,会做不难,做好做精就很难。不过,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模型类别上来评价,我自己觉得做舰船的挑战会比较高。考证和改造都是很折磨人的事情。加贺号航母模型我做了一年都还没有完成(汗)。

PS:站长的加贺号后来最终没有烂尾,还上了MXSJ MAG封面,用了18个月制作完成。


Q:最近您自己拍摄了国内第一条介绍模型制作的视频,在中国来说应该您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这样也应该花费了您不少吧?请问还有类似的打算吗?

站长:说到这个话题,是不是第一人倒不敢说,主要是想尝试一些新的形式给大家,毕竟自己一直从事创意文化的工作,职业的惯性也让自己想尝试很多新的模式,以后还会推出这类的有趣好玩的东西,内容和形式都将再进行新的革新。

PS:2006年其实我就是个自己拍视频的VLOG主了哦(笑)

站长的模型工作室


Q:在模型的制作上,您有什么要和刚接触模型的朋友说的呢?

站长:如果模型制作是一口深井,那我和大家一样都还处于井底,对我们来说,培养自己的耐心,多做新的尝试,不要怕失败,才会有进步。如果喷了几个模型就觉得自己很达人了,就会成为那个永远待在井底的青蛙。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好高骛远,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太高的目标,一旦失败,又觉得信心全无,于是放弃模型。其实无论是简单的素组,还是复杂的MAX上色,你投入进去自然都有其中相应的乐趣,所以说模型就是一种兴趣爱好,太虚荣功利了也就失去了模型制作的真谛。


Q:很多爱好者都想尝试进行模型的改造制作却不知道第一步从何入手,有什么好建议吗?

站长:大道理是从简到繁,循序渐进,不要指望一步登天。但我觉得先要学会看,再学会动手。所谓看,不是看人家的模型怎么改,而是看自己要做的模型,哪里需要改造,如果是摆这个姿势摆不出,那就要小小的调整可动性,在关节下手。如果是这部分的裙摆太短,不够粗狂,那就加长。改造是有目的性的,先让自己的目的明确,再有的放矢才是真正的改造。现在很多的朋友只是为了强调制作的难度,显示自己的能力,为了改造而改造,我觉得很无聊。一个人一辈子就这点时间,能多完成,少烂尾,即使不改造都很快乐啊。


Q:作为中国塑料模型最早的普及者,给初学者一些建议吧!对初学者而言,最必不可缺的五件工具分别是?最该学习的三样技术又分别是?

站长:如果想成为一个模型高手,那请好好利用开始时的热情多做一些模型吧,同时培养自己一些的美术基础和色彩学也是很有必要的。技能多练能提高,Art Sense则是要多看多开眼界才能领悟,毕竟静态模型就是一门艺术,后期的技法就是立体绘画。


推荐给初学者使用的五件工具: 1 田宫模型钳(不要图便宜,出来的效果和乐趣完全不一样的) 2 优质的3M砂纸 3 笔刀或者美工刀,刀片一定要30度角的 4 0.3樱花的勾线笔 5 打磨膏(细目) 这5样工具可以让你的素组都很完美了。


我教过很多朋友学习模型制作,我个人觉得对于初学者最要学习的三项技能是: 1 砂纸打磨 而不是单纯靠锉刀和笔刀,手的感觉对于模型者来说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 2 勾线 哪里需要勾,哪里不需要勾线,是要好好思考的 3 局部的手涂上色 对笔和颜料的运用熟练程度,将决定初学者未来的走势。

Q:MG和HG哪个更适合改造?或者说两个系列在制作和改造过程中的要点分别是什么?

站长:无所谓更适合,关键看题材。不过MG的改造我个人觉得偏向于形与面上的处理,而HG的改造更适合在细节的增强和突出。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毕竟我不是特别喜欢改造的制作者,我的改造也只是要突出一些亮点即可。


Q:您的绘画学习和长年的设计从业经历对自己模型制作生涯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很多朋友在做模型时因为没有设计基础,所以会十分困惑不知如何下手,对此有什么好建议吗?

站长:绘画或者说对美术(艺术)的理解对模型制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静态模型是一种状态的瞬间表现,它和绘画一样,无非是平面到了立体。所以也有人把静态模型比喻成立体绘画,而且很多的技法例如上色,旧化基本就是绘画的技法。只是一个在画布上,一个在立体的模型上。


我认识很多的模型高手,他们本身都不是从事设计或绘画工作的,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喜欢画画,或者喜欢一些和艺术有关的爱好,例如摄影。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在制作模型过程中有一个对自己作品的认知度,也就是我要做的这个模型,做到那种地步才算是自己满意的。这把尺就是我们说的ART SENSE,每个人的ART SENSE高低不同,提高了ART SENSE,对模型制作的好坏理解也就提高了。


至于提高制作能力,没有捷径,只有多做。同时一定要去看看和色彩原理,配色有关的书籍,对于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必要,如果不知道绿色是黄色+蓝色,橙黄的对比色是蓝色,同色调的如何增加或减弱,那到了上色阶段就会很无助。还有就是现在几乎无法离开的模型成品摄影,拍摄的构图角度都是很有讲究的,可以买些摄影入门书籍,或者先看看别人的作品是如何取景都会很有帮助的,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个误区,很多人对摄影的器材,镜头很讲究,但很多人忽略了影调与构图,那才是作品会说话的关键之一,没人会因为山田老师用那个牌子的补土而叫好,而让人感动的是那个精心构思的画面吧。

Q:现在成品玩具的种类越来越多,质量也相比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会有不少模型玩家慢慢地倾向于收藏成品玩具。对此是否有担忧呢?

站长:首先我不是模型厂商,所以我不会担忧。作为一个模型爱好者,我当然希望周围的人都能喜欢模型制作,但不可否认的是,模型从来就是一个小众的兴趣与爱好,毕竟它对一个人的动手能力和美术能力有一定的入门要求。


其实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和动漫的风靡,模型爱好者已经比过去多了很多了。大家觉得动手的人少了,那只是相对高达而已。举个例子来说,过去10男孩子里也就2-3个喜欢做模型,做得好能坚持的或许只有1个孩子。现在10个男孩子可能首先有8个孩子都喜欢高达,动手做高达模型的可能有就有4,5个,但真正做比例模型的,可能还是那1个孩子,算上高达模型的,人数相比过去其实是增加而不是减少。


所谓做模型的人少了,应该说是做素组的少了,而买成品的多了。 这只是产品市场细分的结果,同时大家由于时间有限,即使喜欢做模型的人,也会买些成品过过瘾。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成品和模型的收藏者哦。

Q:您对中国的模型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展望?

站长:这个问题大了点,很难回答。但就网站而言,我只希望能出现更多独具个性的模型网站或个人博客。有了这样的氛围,我想中国的模型制作才会更大众,更普及。


站长的独家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