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关于“农民助理工程师”你有什么看法?

题目:近日,来自石家庄的两位农民顺利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成为农民助理工程师,引发热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补充积累:早有开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在岗学历教育、创新职称评定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其实根本目的:乡村振兴。
职称是对职业能力的评定,在现代社会里,很多成熟的职业都有职称评定体系。教师有职称,工人有职称,医生有职称。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传递出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依然要重农固本的积极信号。(网上搜的))
三农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疫情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急需为大家打一剂“强心针”。农民也能评职称了,本身事件好事情。
思考:这题的回答应该围绕如何激发农民朋友们的干事创业激情。思路:农民评职称,首先药能评、有机会评,是政府给的机会,所以归根结底这是一道【政府政策题】(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推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想办法弥补缺陷,让政策真正变成好政策来惠及群众)。
对于农民来说,能评职称是一个开创性举措,利大于弊。
角度:回到三农问题,以农民、农业、农村为主体,论述在这三个层面上,农民评职称的好处。
对于农民来说,能评职称肯定对地位有所提升、形象有所改变,有助于农民职业化,提升干事创业的激情。
对于农业来说,技术人才多了,就有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就进一步能推进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生产力将获得长足进步。
对于农村来说,回归到乡村振兴。乡村如何振兴?靠人才。
以上为意义,思考题目,当前的困境就有:数量少,2个农民,我国农民群体还是庞大的;有没有用?职称的吸引力在于有用,能否促进就业?能否提高农民收入?
分析了意义、问题后,可提相关对策,最后总结。
回答:各位考官,我认为农民与工程师这两者的碰撞结合,体现了我国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和农民逐步走向职业化,令人振奋,可喜可贺。其传递的积极信号在于:
一是改变社会对农民刻板印象,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只要潜心钻研农技和全心投入农业,就有机会成为官方认可的实用人才,改变了社会对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刻板印象。传统农民走向正规化、职业化,社会认同感更加强烈,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二是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传统农业现代化发展。掌握专业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有了国家承认的身份加持,其具备的技术水平和附带的经济效益,将对农业转型升级中土地集约化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品牌精品化打造等方面,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
三是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发展。农民助理工程师的出现,为乡村人才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将会吸引更多人才返乡投身农村建设。有了职称的激励,广大农民更有信心和动力提升自我素养和能力,拓宽了引才、育才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
一方面是农民助理工程师出现的比例依然偏低。我国传统农民规模庞大,仅靠农民工程师的职称,难以惠及亿万传统农民。另一方面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规模,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规模化农业生产中,吸引容纳的农民工程师数量有限,职业吸引力不足。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要努力以这部分具有专业资格的人才为抓手,激发广大农民干事创业的激情。
一方面要评选中要更接地气、更符实际,把职称评定列入常态化工作。参选人员必须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取消学历、论文等方面设定的限制。评选人员的范围应该包括专家、基层干部、村民和第三方科研机构等,保障评选工作的真实性和含金量。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更谋长远。政府要在鼓励现代农业生产,引导相关企业发展现代农场,容纳更多农业人才,给更多农民实践机会。农民工程师们用好新身份带来的社会影响,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能力、技术推广能力,真正成为带民致富的领路人。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题的看法,谢谢各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