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PS4,XBOX,NS这些家用机全都不约而同的不在机器中植入广告?
虽然题主是特指那种电视机,app的开机广告。但是,游戏机这个平台,其实根本不适合打跨业广告。
我们在游戏机,好吧,游戏平台,不论是PS,XBOX,Switch,Steam,Epic……任何一个游戏平台,我们能看到什么广告?都是游戏的广告。为什么连阿迪达斯,耐克这种跟游戏玩家属性匹配的广告都看不到?因为游戏平台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玩游戏!它的属性决定了在即便这里存在海量的目标消费群体,也不可能打广告。
行为模式决定了广告展示时间极低
我们按照占用时间的优先级归纳一下在任意游戏平台的行为:
打游戏(95%)
浏览游戏打折信息
买游戏
游戏社交
根据游戏平台的不同,第四项的时间比重会略有不同。比如steam上的社区做得比较好,游戏社交的比重会稍微多一点。而主机平台,虽然也有社交功能,但是这个使用率懂的都懂。
开机时间?不存在的
咱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愿意看到开机时间吗?
估计大部分都是秒答NO!!因为我tm就想立刻,马上,现在就玩!!
咱再问自己一个问题:玩主机对时候你有多少机会看到开机画面?
我想想啊……
NS: 除非更新系统,好像基本看不到,电源键一按,就进入锁屏画面了,再一按就黑了。
PS:只有在ps吃灰的日子里,我打开主机才有机会看到那两个硕大的字母。可是一旦我这段时间都在上面玩一款游戏,我指定是待机状态,下一次开机电视跳出的画面就是输入账号密码的界面了,然后就直接进游戏接着玩。
因为我tm开机就想立刻,马上,现在就玩!!
开机广告?厂商都不会同意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玩家,不,或者说正因为是我们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一秒钟都不想等。所以才有了主机想尽办法缩短玩家进入游戏的时间,比较极限的比如Xbox X的quick resume。才推动了固态硬盘在主机平台的应用。
所以事情就很明确了,既然从负责软件的游戏开发团队,到负责硬件的主机厂商和硬盘厂商都在殚精竭虑地减少玩家从开机到进入游戏的时间,又怎么可能同意在开机的时候允许广告的播放呢?
其实,大家都没有跨业广告
咱们想一想,你会在某东和某宝app启动的时候看到恒大,碧桂园的广告吗?不会的,因为他们平台不卖这玩意,但是你说逛某宝和某东的人不需要买房吗?肯定不是,这就是传说中人在不同的场景下的需求不同,简单讲就是:
在互联网上,你是流量,但又不完全是流量。这取决于你当前的场景
广告不就是引流吗?但是引流之后的步骤就是转化啊。打开电视机我不小心点了广告,会跳转到详情页试图将你转化啊。(何况现在电视机开机广告也在被喷,甚至没有开机广告的电视还成为了卖点之一)
说回主机,你tm屑一郎虐你两天了,还没回家你就赌天发誓今晚老子一定要过,战斗都在你脑海里预演一万遍了,你会愿意在开机的时候看广告?啥广告这么大面子啊?P站嘛?
如果你对这一点还持有怀疑,请看看你的邮箱里有没有御三家的打折游戏推广邮件?为啥明明平台里有游戏打折的消息和购买页面,还要费劲吧啦的通过邮件,app通知,社交平台上铺天盖地的告诉你我打折了?
还不是因为你用主机玩游戏的时候没时间看广告!!!那你啥时候会看广告?
专业人员早已给出答案

PC/主机游戏未来或将出现广告,EA是首批签约公司
没错,Simulmedia已经想到了,而且我觉得非常靠谱。关键是看你的展现形式。咱们来模拟一下场景:
FiFA20xx:
当尤文主场的场边广告牌出现百岁山的时候,或者换人时候来个喝水镜头,顺便来瓶矿泉水特写,一是更加拟真,玩家更有代入感,跟tm看球赛似的,二是确实也起到了广告的效果。而且广告效果可能还会更好。
2. 生涯模式再没下限一点,购买某迪某克球星限定球鞋解锁专用buff:射门+5,灵活+10。10块钱,你买不买?你可能会,也可能不会。
但是现在我给你另外一个选项,看20秒(可跳)球鞋广告给你一天的使用权限你看不看?我tm看爆好嘛!!
就问你,这样玩
EA不高兴吗?高兴啊!
以前只有UT氪金,现在单机模式也有收入了,就算你不买,广告上也给我钱。
Simulmedia高兴吗?高兴啊!
多么完美的模式,玩家看了多久,第几秒跳过的,哪个球鞋播广告看完了?哪个看了好几遍?哪个球星的鞋子看得最多,A款在中国播放量最大,B款在比利时播放量最大。

数据中台那么一列,这精准画像不就来了么?那谁,球员经济人联系一下;那谁,案例有了,PPT准备一哈,下周咱去趟百胜,看看能不能谈下M记的广告代理授权。顺便联系下R星商务,谈谈游戏里电视台插播M记广告和在游戏中搭建M记快餐店的事情……虚拟汉堡的buff数值?还轮不到谈这些细节……
a few moments later……
“是的,已经和宜家谈妥了在Sims 5里的广告授权……嗯……嗯……B社那边的无糖可乐的细节还在定……“
那厂商高兴吗?也高兴啊曾经的微博,直通车,公众号,随着其平台本身的发展,渠道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所以,新的有效渠道往往意味着更低的获客成本,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利润。
资本,毕竟是逐利的。
你说,这样的广告植入,不比梆硬的开机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