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呼吸科-肺间质疾病

2022-11-12 09:24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一组不同类型的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大部分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主要病理改变是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影像学肺泡炎表现为毛玻璃样改变(不利索),纤维化表现为广泛散在斑点、结节状阴影,部分网状或网状结节状阴影、严重者出现蜂窝肺(病变干净);肺顺应性低,肺内容量减少,呈限制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肺间质的概念:

肺实质-各级支气管和肺泡;

肺间质-肺泡间和终末气道上皮之外的支持组织,包括血管和淋巴管;

细胞成分占75%有间叶细胞、炎症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其余为细胞外基质;

相邻肺泡之间的空隙称为间质腔,其中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毛细血管一侧紧贴肺泡壁(间质薄层腔)利于气体弥散,另一侧为间质厚层腔;毛细淋巴管可以吸引间质腔内的水分和蛋白防止间质水肿;

发病机制:

不同病种的间质纤维化都从肺泡炎开始,在发展和修复过程中导致肺纤维化的倾向有共同之处;

肺泡炎阶段如能去除致病因素、积极治疗,病变可逆转;病变进行性加重,间质内胶原紊乱,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破坏的肺泡壁不能复原,进一步发展导致肺泡结构完全破坏,形成广泛的囊性纤维化;

诊断依据:

影像学-弥漫性浸润性阴影(清晰的结节、网状、线状),早期为弥漫的毛玻璃样,晚期可见区域性囊性变,蜂窝肺形成、肺容积减少;HRCT最好;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低氧血症,由于气道阻力不增加,过度通气可导致呼碱;

BALF-中性粒细胞型肺泡炎-IPF、淋巴细胞型肺泡炎-结节病;

经纤支镜肺活检TBLB、开胸肺活检、胸腔镜肺活检;

预后:

组织学上以细胞丰富的活动性炎症为主,纤维化程度很轻(亦即早期病变)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好,预后也相对较好(非IPF的IIP)

明显纤维化而较少炎症表现者治疗反应差,预后也差(IP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症状:

多于40-50岁发病,男稍多于女,平均病程5-6年;

隐袭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不动没事一动就喘;

刺激性干咳,合并感染时有痰;

咯血、胸痛相对少见;

可有乏力、厌食、消瘦;

容易发生自发性气胸,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和感染(使用激素的矛盾)

体征:

呼吸浅快、肺底部闻及Velcro罗音、杵状指、紫绀(吸氧效果不好);

辅助检查:

CXR-早期正常或毛玻璃样改变,中晚期可出现两肺中下野弥散性网状或结节阴影,下肺周边部严重,外周部牵张性支气管扩张;肺容积缩小(正常膈位于后肋10);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障碍(肺总量、功能残气量减少,1秒率正常或增加)、弥散功能明显下降(肺泡毛细血管氧分压差增加)、低氧血症、过度通气导致低碳酸血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增多;

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胸腔镜肺活检、开胸肺活检;

临床诊断标准(许文兵):

进行性活动性呼吸困难;双肺底吸气相爆裂音;胸片上双肺间质浸润影或网格样影;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

治疗:

首选口服强的松,减量中病情复发可重新加量;

病情危重时可用甲强龙冲击疗法;

治疗无效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和细支气管腔内充满PAS染色阳性的不可溶的蛋白物质,II型肺泡细胞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与肺泡内液体中的蛋白质的结合物;

诊断主要通过BALF、肺活检;

治疗针对清除沉着于肺内的蛋白样物质,双腔气管插管用生理盐水交替进行肺灌洗;

肺组织细胞增多症:

单核-巨嗜细胞异常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的间质性肉芽肿;

多见于20-40岁男性,与重度吸烟明显相关;干咳、活动后气促;可以自行缓解,但容易反复发生,可能发生自发性气胸;常出现尿崩(累及垂体)、骨改变(累及骨)

X线表现为弥散性、微小、边缘不清的斑点状阴影;晚期纤维化为蜂窝肺

HRCT中上肺野弥漫的小囊肿、小结节影;肋膈角不受累;

肺泡灌洗液组织细胞明显增加;TBLB病理是诊断依据;

糖皮质激素、化疗可能有效;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性疾病;

病理为肺间质、肺泡、细支气管内成熟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表现为发热、咳嗽、多粘痰、咯血、气促、消瘦、盗汗,外周血EOS 20-70%;

CXR-双侧片状阴影,非叶或段分布,可反复发作,最终成为蜂窝肺;

需要鉴别由于寄生虫、过敏、曲菌感染、丝虫等导致的嗜酸性细胞增多;

GC效果显著,疗程应>1年;

药物性肺间质疾病:

化疗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六羟季胺、麦角新碱、肼苯哒嗪、苯妥英钠、呋喃、胺碘酮、细胞毒药物;患者出现气促或间质炎性改变时停药可以恢复,发展为间质纤维化就不可逆了

结缔组织病性肺间质疾病:

一般是免疫症状先出现,随后出现肺功能损害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

肺毛细血管反复出血进入间质,含铁血黄素沉积在肺间质中;需要除外由于MS导致的肺淤血形成的继发性铁血黄素沉着

咳嗽、咯血,晚期肺纤维化后出现气促;继发缺铁性贫血导致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晕、眼花等贫血症状;

CXR可见肺门或中下内带散在小结节影,晚期融合为毛玻璃样影;痰内可见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糖皮质激素可以控制出血但不能控制复发;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肺弥散性出血、肺泡内纤维素沉着、肾小球肾炎;

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基底膜抗原性发生改变产生了自身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形成肺出血和肾炎

咯血、咳嗽、呼吸困难;血尿、蛋白尿;继发贫血;

GBM抗体滴度增加,CXR示弥散性点状浸润影;

按照急进性肾炎治疗;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

吸入外界有机粉尘引起的过敏性肺泡炎;

表现为抗原接触后立即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干咳,或反复接触抗原后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急性期CXR表现为中下肺野弥漫性、细小、边缘模糊的结节状阴影,脱离抗原或使用激素后可吸收,慢性期呈蜂窝肺;

脱离抗原+激素可终止急性发作,但对纤维化无效;

 

 

矽肺:

病因:

吸入大量SiO2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SiO2颗粒可以破坏溶酶体稳定性造成巨噬细胞自溶,裂解的巨噬细胞释放致纤维化因子;

病理:

矽结节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膜增厚、粘连

症状和体征:

进行性加重的气促、刺激性咳嗽、胸闷、胸痛(轻微,与活动、体位无关)

大块纤维化导致肺收缩,有实变的体征和气管移位

辅助检查:

限制性通气障碍、如合并慢支可有混合性通气障碍(诊断意义不大)

CXR-结节阴影、网状阴影、大片融合病灶;肺门上移、肺纹理增粗呈柳条状、气管纵隔移位、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胸膜增厚

鉴别诊断:

粟粒性肺结核、结节病、细支气管肺泡癌、肺含铁血黄素沉积病

并发症:

    肺结核,最常见的并发症

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自发性气胸、

治疗:

没有逆转的药物,克矽平、汉防已碱可以阻止和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症状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呼吸科-肺间质疾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