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时,到底要不要接受调解?
劳动仲裁时,仲裁员在开庭前,通常会问双方要不要调解。这里为大家分析下调解的利弊。 首先接受调解的好处有哪些呢?对劳动者一方来说,接受调解可以快速拿到被拖欠的工资或者赔偿金。 对用人单位来讲,调解省时省钱,还能维持个好名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 仲裁员出具的调解书,虽然跟裁决书一样,都具有强制执行力,但不同的是,调解书无需对外公开。如果一个公司,因为劳动者报酬问题上了傍,对公司声誉多少都有影响。用人单位不接受调解,劳动者拿到裁决书后,还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诉讼,公司还得安排人跟进这事,真的非常耗时耗力。 我们再来看下接受调解书可能有哪些不利的因素。 对劳动者来说,需要在自己的诉讼请求金额的基础上,稍微做一些让步,要知道,即使拿到裁决书,在后期强制执行时,也会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倒不如赶快把钱拿到手的好。 我暂时还找不到接受调解对用人单位有什么不利的因素。当然,如果劳动者的要求超出了法律规定的金额,或者还有其他的抗辩事由,这些都可以在调解时提出的。如果实在调解不了,再等裁决书也不晚。我个人建议,用人单位尽量不用直接拒绝调解。毕竟达不成调解的情况下,还可以等仲裁结果的。 不过有一点需要明确的就是,无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只要有一方明确拒绝调解,就可以不调解而直接进入庭审,等待裁决书。因为调解需要充分尊重双方意愿。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欢迎评论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