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一.背景:⑴根本: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侵略扩张,制订大陆政策。
⑵主要:日本爆发经济危机,日本政府企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挽救危机。
⑶直接:朝鲜东学党起义(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中日关系破裂)。
二.经过A.丰岛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D.辽东之战(旅顺大屠杀) E.威海战役
三.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见前
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
①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于列强利用贷款加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同时,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开埠: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伸向内地;
④设厂:外国资本的积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从此,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四.影响:
1.对中国:
⑴政治: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双半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
⑵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⑶思想:掀起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热潮。
⑷为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进行现代军事改革。
⑸为挽救民族危机,各阶级民众和知识界展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2.对西方列强:极大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