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向上之路总会遇到舆论压力(分享给上进、积极的你)—值得一看
很多本科院校一般的同学准备考研,是不敢告诉身边人的,尤其是准备考名校的同学。
01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同学、亲戚或者同事。
在某些院校里,如果你在一群不考研人的同学当中选择了考研,或者你在身边的人都要考本校时,你选择考一个更好的学校,这时候你可能会被当成“另类”,你身边的这些人会一边带着对你的“仰视”,另一边又带着“嘲讽”的矛盾心态,给你带来很多或明或暗的压力与阻碍。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寝室的学霸!”“哎呀学霸啊,你看看人家要考XX啊!”“咦,学霸你也玩游戏啊?你不是要考XX吗?”“学霸原来你还睡懒觉啊!”“呦学霸亲自来吃饭啊?”“学霸,苟富贵,勿相忘啊!”
你备考刚开始呢,这些话就萦绕在你耳边。以上是“明枪”。
逛街/踢球/打游戏/聚餐……就是不叫你,你感到自己被孤立了,这是“暗箭”。当然也有温馨款:咱这种破学校出来的人,怎么跟人家名校的比啊?直白一点的,会把“咱”换成“你”。
一旦你没考上,这些人便语重心长地“安慰”你“志存高远可以,但也要量力而为”。仿佛活了五百年见证了人世沧桑之后专门来点化你的。你不知道她跟你说这话,是真的为你遗憾呢还是心里带着那么一点儿窃喜。事实是,都有。你都觉得奇怪,我招你们惹你们了,就这么见不得别人好么?哪怕别人有“好”的想法都不行?是的,不行。
02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嫉妒心是有规律的:嫉妒熟人,不嫉妒生人;嫉妒突变,不嫉妒常见;嫉妒相似,不嫉妒异类;嫉妒同辈,不嫉妒尊长。
03
人们容易嫉妒熟人。
懂了这一点,你就能明白亲戚们在一起的时候为什么要“比孩子”,为什么有些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要关心你考研考哪里、考上没有。因为他们担心你考上了,他们会内分泌失调啊。都到了养生的年龄了,万一被你活生生气死了可怎么办?你的室友和同事,跟你家乡的那些亲戚们,心态是一样一样的。如果你曾经在海边抓过螃蟹,有没有发现:把一只螃蟹扔到篓子里,是要盖上盖子的,否则它会爬出去;但是如果篓子里有好几只螃蟹,它们谁也跑不掉,自有同伴无意识地把那只好不容易爬到篓子边的螃蟹拽回来。“螃蟹效应”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人总会希望自己比身边的人优秀。身边的人比自己过得好,甚至超过自己,虽然看上去跟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那就意味着自己不够优秀,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他们不是坏,这是人性使然。如果你跟他们示弱,如果还能让他们相信你是真的弱,他们也许就会同情你一些,或者就没那么“关心”你了。这就是为什么学霸最怕被“奶”——“哎呀我复习的一点都不好”blabla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同学根本不想把考研这事儿告诉亲戚朋友,或者要装作不考研;至于考名校,对于本科院校一般的同学来讲,那是提都不能提的。有的女生为了考研,甚至编了一个压根儿不存在的“男朋友”,每次去图书馆复习都要以“跟男朋友约会”为借口,寝室的人才都放心了(如果你们的感情还不是那么顺利的话,那就更令人安心了)。
04人们容易嫉妒突变。
回想一下高考。大多数人并不是被当做重点大学的苗子,此时他努力考大学,并不会有人嫉妒。对于少数名校苗子来说,也没人嫉妒他,大家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于那些本来成绩平平但是突然要考重点甚至是名牌大学的人来说,议论就来了。大学生活的选择更加自由也更多元化,大多数人都不自律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打游戏、睡觉、追剧等等生活方式。如果突然选择了考研尤其是考名校,这就是“突变”,让吃瓜群众措手不及了。本来,大家都觉得,“我辈本是蓬蒿人”。但是现在,你突然说,“我辈岂是蓬蒿人”,这还怎么做朋友?
05人们容易嫉妒跟自己情况类似的人。
如果马云告诉你自己每天赚一百万,你嫉妒么?如果你知道身边的并不起眼的同学每年可以赚一百万,你会不会想,“这孙子走了什么狗屎运?!”为什么心态截然不同?我睡觉时你也睡觉、我打游戏时你也打游戏、我追剧的时候你也追剧……但凭什么你居然可以变好?你有这种变好的想法都不行。总之就是,你好我也好可以,大家一起都不好也行,就是不能你好我却不好。“不患寡而患不均”。那大家就一起努力呗?
——可是努力就意味着改变,不舍得现在这种舒适啊
——要是真那么想学习,期末考试还用作弊?还能三年来始终为不挂科而苦苦奋斗?
这两种情况概括了你身边大多数人的状态:他们不是不想有所作为,他们只是懒,或者充满无力感。所以他们(至少暂时)放弃了挣扎。
(顺便说一句,也有些同学就是不舍得学生时代的安逸才选择考研,这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付出努力的现实成本是极高的;看着你绝尘而去的心理成本是极高的;让你不舒服或者说服你放弃的成本是很低的。
如果让自己更优秀是困难的,那么就给努力变得更好的人施加压力或阻碍,尽量让他们和自己一样保持现状。“螃蟹效应”意味着逆向淘汰。这就是在一群整天只想打游戏追剧的人中间,一旦你选择了考研可能会遇到如此大阻碍的原因。这就是你如果考研失败,会感觉很没面子的原因:的确有人为此松了口气。
06
向上之路之所以注定艰难,是因为你除了需要克服自身惰性,还要克服外界环境压力;关键是,与外界环境斗争的消耗,大多是没有意义的。你改变不了人性。所以,我的建议是:
① 了解到原因,就可以更心平气和对待身边的阻力,不必为此感到困惑和烦恼——有人要说风凉话,就让他说去吧,他的那点小九九你已经全清楚了。
② 根据规律:既然不嫉妒生人,那就跟他们保持距离、保持神秘;既然不嫉妒常见,那就把努力变成常态,像个疯子一样去追求梦想;既然不嫉妒异类,那么就坚定地做个异类,让他们习惯就好;既然不嫉妒尊长,那就找到你尊敬的老师或者长辈的支持。当一个人向上攀登的时候,需要的是温暖的鼓励、坚定的目光,和有力的支持,而不是身后传来一阵阵拉枪栓、上子弹的声音。
备考2022的你,准备好了吗?
ps:文章原创:王诚(同济大学的一个老师)很喜欢很喜欢他这种辩证思维 (分享给备考考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