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马人的至福乐土——埃率西昂帝国(1)

2020-04-23 21:24 作者:鵐-瓦里庇利斯-水月  | 我要投稿

此文以作废,仅作为保留纪念

新版设定

埃率西昂帝国(拉丁文:Imperii Elysium,一般缩写为ELY),通称埃率西昂或罗马,是由东罗马帝国的人民为了逃避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而在埃率西昂大陆建立的政权。其版图位于埃率西昂大陆中部,东北为文兰阿尔庭共和国,西北为汉人移民建立的仙漠共和国,南方则为斯巴达尼亚。此外帝国还在世界各地拥有4个海外总督区(基克拉迪亚、雷托尼亚、潘泰莱尼亚位于西非、震旦位于东亚)、一个瓦兰迪吉军区、两个海军司令部(小克里特与尼普顿 )与一个“兄弟城邦”(什其佩尼亚),领土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法律上)。位居世界第二(有争议,视计算版图的方法)同时拥有近五千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第五多的大国。埃率西昂是一个介于移民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杂糅体,他们即时这片大陆的外来人,又是这片大陆上最早的封建国家,同时承接着罗马近25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虽然有不少人已经乐而忘返,认为这里是众神给予他们的“至福乐土”(Elysium)。但仍有一些人怀揣着古老的梦想,他们身上流淌着罗马人的血液,而罗马人必将如奥德修斯、埃涅阿斯与君士坦丁·帕列奥略一样,再一次的踏上远航,回到他们的故土。


埃律西昂帝国,与上次的图相比进行了部分修正

地理

埃率西昂几乎四面环水,气候相对适中,资源丰富。帝国的西部和东部都各有一片山脉将其版图一分为三,其余地区基本上都为平原。西部盛产大量优质树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新地中海,且几乎拥有世界上所以的气候类型,宜于作物生长和人类生存。

埃律西昂大陆

行政规划:

在习惯(而非法律)上,埃率西昂将帝国本土分为5个部分:

东部沿海:Orientis maritimum areas

南方沿海:In meridionali oram

中央平原:Centralis Campi

西部沿海:Western maritimum areas

北境:Borealis regionem


而在法律上,帝国被划分为48个行省,包括18个皇帝行省(行省总督由英白多拉任命)、22个元老院行省(总督由元老院任命) 、以及6个特别行省(3个工业行省、3个农业行省)。此外还有13个独立的区。

每个行省都有一位总督领导,总督会下辖自己的小政府,行省的权力较高,拥有独立的关税、税收乃至地方驻军的权力,此外还 包括独立的财产、工业、商业法规。享有有定的自治权力。

每个省数下辖个“市”,帝国被划分为500个市。每个城的总督由行省总督任命,由于帝国在不同的市实行完全不同的政策,各市之间差异有时极大相当之大,埃率西昂的市可以被分为:

城区市:基本都是人员秘密集区,帝国境内大概80%的人口的都居住在此处。

林业市:过往用以开采种植木材的城区,现在逐渐减少,部分则成为了国有自然风景区域。

农业区:帝国的粮食种植地,大部分位于中央平原。

工业区:一般位于大矿脉之上,用以采集矿物、石油注意这里的石油并非现实中的石油,而是一种架空的,近似于重柴油的高浓度高沸点液体,其内含的能量密度比柴油还高,但废气也比现实中的燃油高,现实中的石油在雄鹰帝国中被称作石脑油,虽然也可以作为燃料但更多时候是作为希腊火的原料、石脑油或者是工厂聚集地。


由于历史和风俗原因,和现实中的美国相比埃律西昂更加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也更加分散,基本上每个市都是呈环形的布局逐步扩建,不同人口聚集地之间用高速与铁路链接。(埃律西昂的公共交通也比现实中放美国好的多)


区一般是包括根据兰森堡条约所设立的贸易港口、以及帝国境内拥有重要地位的城市,包括帝国的首都埃率西亚位于现实中的巴尔的摩,以及帝国最大的城市新伦敦位于现实中的新约克

政治

法律

帝国的法律沿用了罗马的大陆法,而所有法律的权力都源于埃率西昂法典,任何法律都不得与法典抵触。元老院负责维护宪法实行,而皇帝则负责维护法律的公正。皇帝有权下发特赦令,而元老院也有权驳回特赦。

帝国法典中中突出人人在法律前平等皇帝犯法与奴隶同罪,每一个成年(16岁以上)的埃律西昂人都会得到完整的民事权利,规定家中幼子/女必须继承家业,土地归土地所有者等。

岁法律体现了法国大革命中自由的原则,至于平等和博爱...埃律西昂人专门修订保障奴隶人权的法律....


元老院

埃率西昂是个一院制国家,其罗马元老院共有600个席位,一名贵族(有财产要求)必须是拥有至少一位退役元老的提名,再经 由元老院投票通过才能成为元老,任期是6年一届(但没有连任限制)皇帝也可以提名安插一位普通人进入元老院(但这种情况 很少见)元老院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和部分行政权,权力极大。元老院的决议就是法律。

首席元老一般由元老院投票选出,负责领导元老院。


执政官

统领帝国的是两位执政官,其中一位由元老院选出,另一位则由皇帝任命,执政官的拥有对大小事务的决定权,同时也拥有对另 一位执政官的否决权。执政官同时是帝国军队的执政元帅,是埃率西昂军团的最高指挥官。执政官的任期是一年,但通常一位执 政会连任3-5届。执政官的权力包括组建各年的政府,领导政府的各项工作。


皇帝

英白多拉、第一公民,帝国的半神,罗马政府的最高者,埃率西昂的世袭君主,然而帝国的君主制(元首制)却与欧洲大相径庭:

皇帝的权力基础系由元老院和人民的授予,而非天授。(每任皇帝上台前元老院都会进行表决)

皇帝没有整体与无所不包的权力,系由若干个别的执权,如行政、立法、外交大权的集合,包括人民对其所生的威望。皇帝无法跨级任命各级官员。

皇帝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亦即“法律超越于皇帝之上(Leges super principem)”。

皇帝的地位和现实中的德皇差不多,只不过更加宗教化


行省大会

每个行省都有自己的大会。一般一个行省的会议议员任期是两年。

经济

埃律西昂经济较为发达,拥有着面积广大的矿场和工业区,生产技术也在世界前列水平。但由于帝国相对孤立的贸易政策主要的贸易对象都是埃律西昂上的属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并没有过于重要的作用,且国内贫富差距巨大。帝国的农业也十分发达,基本上能做到自给自足。


文化

宗教

主流上埃率西昂信仰的是罗马多神教,这也是埃率西昂国教,源于复兴的古罗马神话,信奉神王朱庇特和海神尼普顿,此外还杂糅了许多原始土著的神灵,包括人类始祖阿温哈伊。帝国每奉节日(如农神节)都会举行祭祀活动。根据帝国法律,信仰多神教的教徒在国家公职任命上有优势。

帝国另一个是主要的宗教是东正教,源于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信仰,埃率西昂正教会在帝国境内任有不小的影响力,与欧洲的东正教相比,埃率西昂正教更加重视传统和旧礼仪。虽然早已不是国教,但1月6日的圣诞节依旧是帝国的法定节日。

除此之外,帝国境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外来信仰,不过总体数量并不多。


主流文化

埃率西昂人就如同旧时的罗马人一样,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身份认同而非血统认同。

(如何成为一个埃率西昂人:

受过基础教育且身体相对正常

信奉帝国信仰

会说埃率西昂语

接受埃率西昂的文化与风俗

认为自己是埃率西昂人)

而狭义上的埃率西昂民族主要源于当年的流亡希腊人后裔,他们保留着许多旧时的习俗,重视哲学艺术,对预言和星象迷信,身着轻快的服饰,欣赏各种竞技比赛包括角斗场的竞技比赛,主要是人斗兽的表演(人斗人的表演在明面上是被禁止所有埃率西昂人基本上都使用埃率西昂语,这是一种高度希腊化的拉丁语,在古典拉丁语的基础上杂糅了许多希腊语的词句和语法。

一般根据语言再细分为几种文化,其中埃率西昂人(或者说是高等埃率西昂人)是指那些生活在大城市附近的旧居民,他们的高等埃率西昂语在语法上近似于古典拉丁语,且基本都信奉着多神教。埃率瑞克人则多是信仰东正教的居民,他们的埃率瑞克语在语法和口音上更近似于希腊语。埃率诗昂语则被那些居住在沿海省份的人使用,这些人多半是水手或近代才来的欧洲移民,埃率诗昂语发音较重(用以在航海时方便交流),且相对之下与伊比利亚-罗曼语更为相近,因此也被许多移民所接受用以学习。此外还有一种归化埃率西昂语,主要由那些完全融入了罗马文化的原住民们使用。不过虽然如此,但实际上各个民族之间没有台达的区别。

虽然帝国境内已经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原住民,但并不是所有原住民都接受了罗马化,斯基泰人和博莱里亚人虽然操着埃率西昂语,但却没有接受埃率西昂的文化,许多人甚至还保留着对土著的习俗和信仰,这些拉丁化土著有着极强的离心力,是帝国的心头之患。

一名帝国内的拉丁化原住民,他们仍然身着的传统服饰

初次之外更多的就是移民,虽然埃率西昂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个移民国家。

其中有一半都是“西洋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日本、齐国移民的后裔为什么东亚移民叫西洋人,因为东亚在埃律西昂西面...,绝大部分都是为了逃避东亚基督教动乱而来到埃率西昂的,也有许多商人的后代。(西洋人在埃率西昂的影响力极大,甚至有元老院成员存在,同时埃率西昂境内的许多大企业都是西洋人主导的,包括帝国内最大的造船公司之一内恩贝扎船厂)

其次就是“法兰西人”,和西洋人一样,法兰西人是一种泛称,凡是使用罗曼语族的欧洲移民都会被称作法兰西人(后来这个称呼演变为了所以欧洲移民,虽然不列颠人很讨厌这种称呼。)绝大部分法兰西人都是1850万国之春推动自己国家自由主义革命失败的“50年志士”的后裔。

社会氛围

正如上文所说,埃率西昂人不强调民族和血脉,而是个人认同,因为在他们眼中,如果不认可自己的罗马人的人与外乡人无异。而认为自己是罗马人的外邦人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认同。埃律西昂的社会基本被分割为:

埃律西昂公民(Cives Elysium):如上所述,发自内心认同自己是罗马人的帝国公民,而体现的方式也很直接:他们有权参选帝国的各级官员,有权成为埃律西昂军团的一员,除非十恶不赦,否则最大的刑罚也只是终生为奴,

埃律西昂人(plebs Elysium):拥有帝国国籍的自由民,一般都是西洋人和法兰西人,也有获释的奴隶,他们并未完全融入帝国的社会中,在法律上也没有特权(一般也没资格参军),但他们的付税更少。

奴隶
埃率西昂是极少数世界上还在保留奴隶制的国家
埃率西昂的奴隶主要来自国内的刑罚(为奴数年是帝国常用的刑罚),弃婴,因债为奴,女奴之后等。奴隶属于奴隶主的财产,但同时也受法律保护,是为“作为财产的人”主人忽视奴隶的健康问题并导致其死亡,则该主人要被判处谋杀罪,其下场一般是自己成为奴隶。奴隶主要为家奴,此外也有很多奴工,后者有专门的法规限制工厂主对其的压迫,并且规定一定要在购买数十年后出资解放他们解放奴隶需要大量的手续费,而这也是帝国财政收入的一大来源。而家奴则无这些限制,但这些奴隶一般也会在年长后获释。


社会风俗
由于是拜占庭帝国的流亡政权,埃率西昂人很大程度上基础了罗马人的习俗。帝国境内的贵族常常身着丝绸(任何平民与奴隶没有资格身着丝绸),此外还有由于皮靴和披肩。虽然有基督教教义约束,但帝国法律允许多重配偶制,三角家庭等复合婚姻在帝国境内相当常见,不过埃率西昂是当时性别平等实行最为成功的国家。

无论男女,每个孩子在出身只是都必须是“健康”的,不合格的孩子会被父母无情的抛弃然后被帝国政府收养,奴隶+1(不过和隔壁斯巴达人直接祭天相比这已经很人道了),而那些“优秀”的孩子在接受4年的初级教育和8年的高等教育后,无论男女都必须服1-3年的兵役(多半是在民兵团体中),之后他们可以选择继续当兵,成为真正的军人亦或是走向社会。

帝国军队(下续)

为什么明明是流亡希腊却是帝国上下却是罗马风呢,因为在流亡到美洲之后帝国境内开始兴起一种独特的想法:是罗马帝国过去的希腊化让罗马走向了衰落。正是基督教的传播造成的帝国的分裂,正是希腊语的传播使得帝国永远的失去的罗马,再加上皇帝的带头作用,埃律西昂就逐渐成为一个罗马风的国家了。

至于为什么帝国是多重配偶制....这是原作就有的东西(

罗马人的至福乐土——埃率西昂帝国(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