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节气与习俗——夏至
夏至(げし/geshi)是二十四节之一的日子,也是从立春开始的第十个节气。夏至就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每年的夏至日期大概是6/21左右,在梅雨季节到来的时候,夏至也就近了。在冬至的时候,日本全国的风俗习惯是吃南瓜、红豆粥和泡柚子浴。那夏至的时候,日本人都会吃些什么呢?
其实日本夏至时的各地饮食许多都和祈求农作丰收有关,是因为从夏至起到11天后的半夏生(はんげしょう)是以前人们忙于种植水稻的时候。
奈良地区、关东地区会吃半夏生饼、小麦饼。

在奈良的当地人是吃半夏生饼来度过夏至,在大阪、河内地方等关西圈也有这样的习俗。半夏生饼是由小麦粉和糯米粉揉和而成再沾上糖粉吃的饼食,是为了农事平安顺利的结束而向土地的神明感谢而奉上的供品。
而在关东地区也有类似的食物「小麦饼」,与半夏生饼的差别在于小麦饼是烤制而成。不过同样是向神明表达感谢之意的产物。
关西地区会吃章鱼脚。

因为章鱼有着八只脚,象征着水稻可以稳稳地在土地扎根,是当地人为了祈祷农事顺利、五谷丰登而衍生出的夏至习俗。
关西地区之所以吃章鱼的原因还有种种,譬如章鱼的日文「タコ(tako)」和「多幸(tako)」二字的发音一样,以及章鱼的红色外皮被视为可以趋吉避邪的象征。还有章鱼的丰富营养可以为身体迅速补充体力、回复疲劳。
而在半夏生的时候,濑户内海周围是章鱼的最盛产期,因此章鱼就成了关西地区夏至的习俗美食。
京都地区会吃水无月(みなづき)。

京都在夏至时的习俗是吃「水无月(みなづき)」这种和果子。「水无月」是日本对六月的传统别称。
水无月的外型通常呈现三角形立方体,在白色的糕体上会以红豆、小豆佐之。吃起来像是凉粿般清凉舒爽,红豆的甜味则是糕体增添滋味。
除了在食物方面庆祝夏至,日本还会举行夏至祭,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奉天照大神〔あまてらすおおみかみ〕为太阳神。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从太阳那里获取新的生命力,日本各地在夏至这天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其中,三重县伊势市二见兴玉神社(ふたみおきたまじんじゃ)的“夏至祭”规模十分宏大、知名度很高。二见浦〔ふたみうら〕有座著名的“夫妻岩”,只有在夏至前后,人们才能观赏到太阳从夫妻岩中间升起的绝美景象。6月22日凌晨3:30分开始,当地的人们会穿上洁白的衣服,念着祈祷词,缓步走入海中,准备沐浴太阳(天照大神)的光芒普照。
我们生活的城市,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待久了,会有种被禁锢的感觉。所以我们会向往山野田园,向往雨后的清香味,向往自在的走在山间,吹着微风,不急不躁。当我们脚踏实地,走在土地上,听清晨的鸟叫,雨声淅沥,就能感受到万物生长带来的惊喜,这或许就是现代节气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