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 复仇
这篇短文讲述的是“子心”在成为Vup前的故事,用于补充完善人物设定,和视频、动态交错埋坑和填坑。
妹妹失踪了。
想要拯救妹妹,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还有,不能让无辜的人们痛苦。
想要获得力量该怎么做呢?显然,那个例子给了我足够的提示:获得足够的信仰,自己就能变强。
如何获得信仰呢?先从这个村子的人开始试试好了。
姐姐首先找到了一对老夫妇,他们足够善良,也足够愚昧,当她声明自己是救世主,并且说出他们的信息之后,他们很快就相信了有一个村中出现了邪教,骗走了她的妹妹,而且正在策划对这个村子不利的阴谋。之后,藉由这个突破口,姐姐逐渐获得了整个村子的支持。在游说的过程中,姐姐发现自己的感知能力也随着信者的增加而变强,甚至能够看到他人的内心想法,因此她的发言也更加富有感染力。
很快,周围的村子也被姐姐纳入了掌控。姐姐也曾试探性地接触那个邪教村子,但之后便打消了想法。
强硬地去接触可能会发生冲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不知道对方还有多少底牌前还是不要贸然打草惊蛇。姐姐这样想着。
在周围村民的支持下,姐姐很快赶到了最近的城市,并且在市集中发表了演讲:
“人类正在面临最大的危机,一个邪教在酝酿着毁灭人类的阴谋。
只有放弃各自为战,才能避免悲剧。
只有统一的意志,才能保护你们。
放空你的思考,听从我的命令。
我是子心,
服从我。”
“子心”是姐姐为自己起的名字,意为渺小的心灵,同时也有最重要的、排行第一的就是心灵的意味。
由于姐姐已有足够的信者,她的能力除了感知和感染,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能够在潜意识层面给人以心理暗示,使原本没有强烈信念的人们变得更容易接受她的说辞。她在演讲中发挥了能力,获得了人们的信任,而那些因为有着各种信念没有成功的,在经过单独的、配合读心的劝说后,也成为了信者。
经过几个月的奔波游走,积蓄了足够的信仰之后,姐姐再一次只身前往那个邪教的村子。
在获得大量信仰之后,姐姐的能力再次变强,甚至能够直接地将意愿强行打入其他人的脑中,使他们执行自己的命令。当然,为了不伤害无辜的人,姐姐是找了小动物和罪犯进行的测试,结果是小动物的大脑不足以理解和服从命令,而部分具有强烈意志的犯人也能够抵抗控制。
“人们都相信我是救世主,我能感受到信仰给我的力量。所以这一次我能阻止他们的阴谋,救出妹妹的”姐姐这样想着。
由于对方也是信仰坚定的狂信者,姐姐的控制能力会受到抵抗而难以起效,因此她通过心理暗示让对方认为自己没有看见任何异常的东西。由于这没有违背他们自身的信念,所以不会受到抵抗,这就是她获得的另一个能力:心灵迷雾。
潜行的过程中,她听到了几个人的对话。
“最近很难找到祭品了,似乎附近的村子都没有愿意加入我们的人了。”
“可不是吗,听说远处的城市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
“没有足够的灵魂,我们的复兴大业又要推迟了啊……”
难道妹妹已经被当做祭品献祭了?姐姐十分惊恐,不愿多想,加快了速度,跑到了记忆里妹妹在的那个祭坛一样的屋子。可是,搜遍这个地方也没有看到妹妹的踪影。
“竟敢闯入这里,你是什么人?”一个戴着黑色斗篷的主教用苍老的声音说着,他似乎能够看穿姐姐的心灵迷雾。“这个眼睛……传言里的灭世者,还有最近跟我们作对的那个人,就是你吗。”
“没错,是我。我的目的很简单,把妹妹还给我,做的其他事只是为了有对等的谈判地位。”
“哦?那可不行,因为救世主大人已经……”话音未落,一发高速的魔法能量球从他身后向姐姐打了过去。
危险!在察觉到攻击后姐姐立刻开始回避,但平时完全依靠心灵能力而很少战斗的身体并没有足够的敏捷,被魔法击中了肩膀,立刻同时感受到了灼伤、冰冻和麻痹感。
这攻击是怎么回事,明明没有察觉到任何敌意,怎么能突然用出这么危险的攻击?而且为什么一次攻击能够混合多种元素?姐姐一边思考着一边集中精神准备应对接下来的攻击。
“可惜,如果是完美的状态,这一击不会让你躲开的。”一边说着,又是一发攻击直接从姐姐的背后袭来,这一次完全没有察觉到的姐姐直接被巨大的冲力打得双手撑地跪了下去。
“阻碍我们的最后一个东西终于要排除了,给她最后一击吧,救世主大人。”主教阴笑着看着无法动弹的姐姐。
救世主?是妹妹在攻击?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姐姐再一次集中精神搜索,果然在最深处的椅子上看到了妹妹的身影。
“妹妹!是我啊!快住手!”姐姐的话语带着强烈的情绪和暗示,试图阻止妹妹的攻击。
“姐……姐……?”妹妹似乎对话语有所触动,呢喃着暂停了攻击。
“还会被干扰,果然是不完美的状态。不过没关系,我用这把仪式匕首来献祭你就足够了!”主教拿出匕首向姐姐走去。
明明以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和对方谈判了,甚至没有考虑过带着信者强攻,可是却被干脆利索地打败了。不甘心,如果有更强大的力量就好了……可是,还有什么比信仰更强大的力量呢?
这时,姐姐想到了路上听到的话。
‘没有足够的灵魂,我们的复兴大业又要推迟了啊……’
灵魂……仪式……献祭……信者……
姐姐微笑着看着匕首插入自己的胸口。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