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简历修改,记住这三点才会被导师记住!

1、扬长避短
这一块主要针对的是学习成绩方面,本科绩点很高的小伙伴就可以把绩点大胆地写出来了。
要是绩点不高,可以列单个学期的绩点or截至到第几学期的绩点or分数比较好看的单门课程。但如果真的没有太突出的成绩,就不要再列了!
初试成绩也可以在简历中写出来,每门课的详细成绩列表格列出来。
2、部分改编
本科有科研经历的小伙伴还是比较少的,有的话就写上去。
要是没有的话,可以试着把自己结课作业、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用STAR法则简单包装一下,具体包装思路为“背景+做什么+怎么做+事件结果”,有完整的描述和反馈,把自己包装成善于研究、喜欢钻研之类的个性。
比如:
大三下学期,本人加入导师xx课题组,组内负责xxxx,帮助导师xxx。
本科期间,在本学院xxx老师的指导下,独立xxxx,完成xxx字论文。
再有就是比赛经历、获奖情况,从什么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之类着手,分数高的也可以列个分数。什么校级的比赛获奖也可以写,具体看自己有多少经历和奖项。
3、经历数据化
数据化会使经历变得更加直观,也能让导师了解到你的潜力。
不过一些小伙伴可能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数据化,这里比较推荐的是在改写作业、论文经历的时候,加上时间和字数描写。
如果是有实习or工作经历的小伙伴,那可以把工作内容举例,精确到有限时间内推进工作多少百分比之类。

不过最后也要注意,写简历的时候切忌假大空,切忌杜撰经历,切忌胡编乱造!被导师识破那可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