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到十一,今年你冲动消费了吗?|心理与行为

2021-11-09 13:15 作者:护心镜聊心理  | 我要投稿

“我也没买多少东西,对了老板,我这个月工资直接打给李佳琦吧。”


今年的双十一,你是否在五花八门的优惠券、预售、满减优惠中逐渐迷失;在直播间的敲锣打鼓中激情下单,然后多了一堆自己可能没那么需要的东西?让我们从心理角度看一下,是什么让我们失去理智,误入“琦”途,在上瘾般的购物行为中,“痛并快乐”着的。

01 行动公式

上瘾般的行为如何出现?想要了解上瘾般的“冲动消费”是怎样出现的,就要明白行为[B]出现的三要素——动机[M]、能力[A]、触发[T]。


B=MAT

Behavior = Motivation * Ability * Trigger

乘法等式意味着,要想出现等式左端的行为【B】,等式右端的三要素【MAT】都缺一不可。所有诱使我们冲动消费的“购物陷阱” ,都针对这三方面展开。

动机 Motivation

——诱导行为

动机是我们做事的内部驱动力;由两方面构成:追求快乐 逃避痛苦。在“购物”这一行为中,我们的“购买欲”就由这两方面组成。

追求快乐
小朋友路过玩具店,就算家长不会为他买下玩具,他也会想尽办法多停留一会儿。
人有追求快乐的本性;看到美好的事物,我们总是想要多看几眼,并试图拥有。
商家就是抓住这一点,用精心包装的图片、文字,加上直播等多种形式的广告促销,诱使人们认为某件商品很好,从而产生购买欲望。
这也是为什么一句抑扬顿挫的“OMG,太好用了吧”,能煽动起我们的情绪,产生“买它”的冲动。


逃避痛苦
还是那个小朋友,就算他再想要某样玩具,家长不给买,最后他还是要从玩具店离开——免得因哭闹被惩罚。
我们总是讨厌惩罚,逃避痛苦。那我们怎么会因为想要“逃避痛苦”产生购买欲呢?
每年的双十一,都会出现很多满减活动,各种省钱优惠券。如果你不去买东西,或者没有用到这些“优惠”,会不会觉得“亏了”
其实在本质上,我们并没有损失什么,但赠送的优惠券就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损失”的感觉。所以我们有时会为了凑满这个优惠,购买一些“鸡肋产品”。

能力 Ability

——支持行为

有时,尽管我们的动机充足,但因为能力不足,本领不够,还是无法采取行动。就像小朋友面对玩具出现“购买欲”时,只能多看两眼,并没有“购买力”。
网络购物和传统购物不同,支付容易,挑选也方便。作为具有购买力的大人,当我们被各种广告营销勾起购买欲望,就很容易冲动消费。
从这一点来看,停止此类购买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手上没有足够方便取用的钱
如果你不想在双十一期间冲动消费,又担心自己意志力不够,或许可以试试这个办法——把闲钱都存进没有绑定手机支付的银行卡里!
就算你已经点进了支付页面,但你没有钱可用啊!

触发 Trigger

——引起行为

又是那个小孩子,如果他没有路过那家玩具店,他会突然想到要那家店门口橱窗第三排的玩偶吗?想要购买玩具的行为,需要“路过玩具店”来触发。
触发,是行为的开关,它提醒着我们采取行动。分为外部激励触发和内部激励触发两方面。
外部触发即外在刺激的触动,例如商家推出的福利活动、刷屏的优惠等等。而内部触发则是在心理层面,利用认知偏差达成促进购物行为的目的。

02 触发开关

被商家利用的“认知偏差”在这里主要讲几种利用认知偏差,在心理层面让我们不断消费的“内部触发开关”。


喜好开关

与人类共同的偏好和偏见有关。例如外表魅力触发:服装品牌往往会选择外貌条件更好的模特吸引眼球;相似性触发:人们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人和观念吸引,因此一些“走心”“打感情牌”的广告会更容易打动消费者。条件反射触发:频繁出现的洗脑广告,让人们在需要某产品时想到特定品牌。例如“没事儿就吃溜溜梅”,“收礼就收脑白金”……

从众开关

“从众现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当你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所有的同事都在讨论今年双十一买了什么东西,这时候你也很可能出现“要不我也买点什么吧”的念头。当全网讨论双十一,你也很可能受到大众群体影响,打开购物软件或带货直播间……

一致性开关

有这样一个现象:当你付了定金后后,就算后续尾款可能会让你下个月只能吃泡面,你也会咬牙支付完尾款。这时我们的“一致性开关”就被触发了。
“一致性”指的是我们为了避免内心矛盾冲突,一旦做出某个决定,之后的行为就会不自觉按着这一轨迹进行,来保持前后一致。
例如在网上问了客服某商品是否包邮、能不能开发票后,就“不好意思不买了”。因为问问题的过程被看作“购买的决定”,之后就会下意识要购买。
“定金”的狡猾之处也在这一点,不仅提前让我们做出了“购买”的决定,如果我们放弃购买,又会造成金钱的损失。在“一致性”和“逃避损失”的双重作用下,掏空我们的钱包。

03 清醒一点!

既然已经了解了商家的那些试图让我们多花钱的小把戏,要想停止冲动购物只需要遵照B=MAT公式。
不论是降低自己的购买欲望,还是直接让自己失去购买能力,又或是远离那些广告、消息等触发开关,我们都需要清醒思考,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吗?”
相信大家总能想到办法控制住自己,就算买东西也是合理适度,而不是哭着剁手~


又到十一,今年你冲动消费了吗?|心理与行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