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茶的性气味,是人体对茶汤的合象

2021-07-02 15:58 作者:六堡茶四味居士  | 我要投稿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种以客体作用于主体后,主体之“象”确定客体之性气味,是中国传统的、对食材药材的性气味的认知方法和基础认知理念。

对食材药材的认知,中国传统认知从来都不是仅仅用物质数据的,而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是既重物质数据又重经验感知——阴阳、五行等的。例如很多人都知道的当归头擅长补血,而当归尾则擅长破血,就是中国传统的对食材药材性气味的认知方法。当归之头尾,如果化验其生物成分,各种含量,肯定是一样的,但是,头尾作用于人体后,起到的作用不一样,表现的性气味也就有不同。所以,所谓现代生物科技的认知,也是局限的,是不周全的。

再换个方向说明,例如同样一瓶酒,有人能喝四两半斤,有人则喝了过敏要打120。——这也是同样的生物成分,同样的物质数据,不同的人身,性气味表现不同的例证。

茶,同理。


仅仅从试管里,从培养基里,从小白鼠身上得出数据,从实验室得出结论,就直接说茶如何如之何的,都是偏颇的,不周全的,是没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也就是不正确的。例如什么:隔夜茶不能喝;浓茶不能喝,浓茶会让肾衰竭、会肾结石;喝茶会缺铁;喝茶会钙流失......。这些都是但凡想一想就能明白的道理,却一而再再而三被各路所谓“茶人”转发、传播!试想,假如是那样,最先死掉的还不是茶农吗?茶农都死掉了,还有会中国茶?假如是那样,中国茶还会兴盛几千年吗?!还有什么喝茶抗癌,茶汤抗新冠病毒......,也是仅仅拿试管里的表象直接美化茶的作用,实则是害了中国茶——须知,纯生物成分数据,少了性气——客体作用人身这个主体后的“合象”结论,根本就是无用的数据结论呐。

回到本篇的题目上,食材药材,都有性气味,茶叶也一样。茶叶的性气味,是茶汤由口入腹,与人体作用之后,人体呈现出来的性气味,才是这口茶汤的性气味。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款茶汤,其性气味的呈现,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当然,有个大多数人是什么样的基本“合象”)。换个说法,同一款茶汤,对不同的人的口感愉悦和养生作用也不是完全一样的。例如我们槟榔香工艺的茶有一款【金花槟榔香】,有个中医本科毕业从事陈皮事业的“小玉”女士,喝了会全身发抖,而喝了果香工艺的【花蜜香】则愉悦无比,精气通畅;同样是【金花槟榔香】也有很多的茶友喝了惊喜、赞叹。这就是茶的性气味在人身体上的“合象”不同。这也是我们的工艺分槟榔香工艺方向(茶性平偏阳)和果香工艺方向(茶性平偏阴)的原因所在。

茶的性气味,是人体对茶汤的合象。和身体聊聊茶,是认知中国茶的基本途径。


茶的性气味,是人体对茶汤的合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