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常识午餐】
1.(单选)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中国历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辛丑条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南京条约》中要求中国: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项排除。
C项:《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项排除。
D项:《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不列颠(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D项排除。
2. (单选)( )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A.《史记》
B.《后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学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知识。
第二步,《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B项排除。
C项:《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C项排除。
D项:《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D项排除。
3.(单选)古人把“拜”分为九种。其中,( )跪于地,头扣地多时,是臣事君之礼。
A.稽首
B.顿首
C.肃拜
D.再拜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古人认为,不跪就不叫拜。拜,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规定,跪拜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凶拜、吉拜、奇拜、褒拜、肃拜等9种,称为“九拜”。在“九拜”中,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礼节。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慢慢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种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僧人举起一手向人行礼,也称稽首。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行顿首礼时,和稽首好多相同,不同处是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用于下对上的敬礼。后来在书信中,开头或末尾用“顿首”,是表示对对方的恭敬。B项排除。
C项: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因此又称作“手拜”。肃,是手到地的意思。后来,在书信来往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写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就是由此而来。C项排除。
D项:奇拜,即一拜,褒拜,就是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D项排除。
①空首,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首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因此叫“空首”;
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跳踊。这一般是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极度悲伤。
②凶拜,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
③奇拜,即一拜,褒拜,就是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4.(单选)阿喀琉斯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人的形象”,该形象出自下面哪一文学作品: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
C.《伊索寓言》
D.《神曲》
【答案】A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学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阿喀琉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军的主将,希腊神话屈指可数的大英雄。以无敌的力量和不死之身而闻名于世,当然更著名的是他的脚踝的致命弱点。阿喀琉斯出自《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哈姆雷特》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B项排除。
C项:《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为动物寓言。C项排除。
D项:《神曲》由“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共一百首构成,是意大利十四世纪伟大诗人但丁·阿利基埃里的长诗。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梦中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历,揭露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特别是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并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意大利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追求真理、追求“至善”的信心。D项排除。
5.(单选)公文在党政机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 )是公文作用最集中地体现。
A.规范与约束作用
B.宣传与教育作用
C.领导与指导作用
D.联系与协调作用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公文-公文的基本知识-公文概述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概述知识。
第二步,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而批复等公文,则对具体工作产生指导作用。领导与指导作用是公文作用最集中地体现。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公文的作用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①领导和指导作用。
②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等,同样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
③宣传和教育作用。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④联系知照作用。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⑤依据和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6. (单选)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答案】C
【三级知识点】人文科技-人文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重农主义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时期的法家,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点将农业视为本,工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公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①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②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法家,诸子百家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思想包括伦理思想、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诸多方面。法家伦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诚信观和义利观。
④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