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地震预测有了新突破!中国科学家新发现,地球内核或为超离子态

2022-02-11 11:09 作者:西昆仑Bruce  | 我要投稿

刷新认知!我们生活的地球内核,或许不是固态和液态,而是超离子态!

根据中国科学家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上面发表的最新文章来看,在地球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下,研究团队对多种铁合金的性质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地球内核并非传统认知的固态,而是由固态铁和流动的轻元素组成的超离子态。

这一下子刷新了这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对于地球内核状态的猜想,比如之前认为是空心的,后来认为是液体和固体的存在。

现在的观点是,有可能是超离子态。这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状态。在超高温、超高压的情况下,地球内核很有可能就是超离子态和轻元素共存的情况。

要知道地球距今已经46亿年左右的历史了,对于其内部到底是何状态,一直都是地球上最大秘密,作为地球深处最神秘的地方,人类对地核的探索一直从未停止。

此次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和平、何宇与北京高压科学中心毛和光院士等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又经过了数次修改,终于将文章发表了出现,瞬间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响。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一发现,对于人们预测地震、火山等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帮助!

前段时间汤加火山的喷发,影响了半个世界,尤其是沿海国家,受到严重的威胁;而我国的长白山天池、日本富士山等等,也被爆出有一定的可能性存在活跃的情况;加上世界范围内的地震频发,似乎这种无形的恐慌,正在蔓延。

甚至在最近,我还看到有的人表示,地球现在之所以极端天气很多,自然灾害突击,可能是地球正在处于特殊的时期,和前五次的生物大灭绝很相似,所以有可能存在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等等。

对于这种极端的言论,暂时还没有太明显的佐证,而且这种情况一般都会持续几百万年以上。

但是对于自然灾害的预防,绝对是人类一直在密切关注的。

而这一次的发现,就极为有利。首先是他们采用的手段,就利用了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  等方法,对超离子态合金的弹性性质和地震波速进行了模拟计算。

我们预测地震、火山等,其实都是对于地面形态和各项指标的检测, 以及对于地下的扫描和对比分析。

此前我们认为地下就是固体和液体,所以即便是科学工具的研制,也都是在这方面做文章,如果此后认准了就是超离子态,那么或许从探测工具上就会进行改变。

比如地震,它的横波和纵波,在扩散的时候,经过固体、液体、离子态等,波速都是明显不一样的,那么预测出来的结果准确性,也就会千差万别。

用何教授的说法就是:“超离子态内核更新了我们对地球内核状态的认知,流体一般运动的轻元素为认识内核对流,各向异性结构的形成和地震波的衰减提供了新的线索。”

不管结果是否准确,至少现在来看,中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都对于人类在大自然灾害面前,有了更多应对的信心!



地震预测有了新突破!中国科学家新发现,地球内核或为超离子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