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W】伟大战争前的列强:联合帝国


本世界观为完全虚构,与现实世界的政治历史无关——————————————————
很久以前,在充满魔法的世界中,有一个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但在瘟疫,外敌,内乱的推波助澜下濒临崩溃,国家高层的最后希望,是在新西伯利亚进行的魔法实验,但这次实验彻底击碎了大陆,但这并没有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行星并没有如预想的一般会被完全毁灭,而粉碎的大陆则化为了行星环,照耀着曾为西伯利亚的新大洋。
自那之后又过了近千年,新世界的秩序在千年的战火与混乱中逐渐成型,当战争逐渐平息,列强们也需要时间喘息与舔舐伤口,但很快,另一场席卷世界的烈焰,将会摧毁脆弱的新秩序…吗?
事实上,在爆炸之前,诺曼家族与他的部队就控制了不列颠群岛中的英格兰岛,并且宣布从欧洲帝国独立,易守难攻的英格兰岛让帝国无可奈何,但此时帝国也无暇顾及诺曼家族,但独立后一年,西伯利亚大爆炸发生,灰尘遮蔽天日,失去了温暖的太阳,让地表温度骤降,植物枯萎,世界陷入了寒冬,饥荒之中。让欧洲帝国彻底解体。之后的日子被称之为后西伯利亚纪元,简称AS,但信仰新教的教徒们,因为反对和迫害新教的帝国瓦解,将AS1年后按新教历纪年,但两者都是按365天为一年制,因此AS与AD存在一年的时间差
严寒与雾霾仅持续了两年左右,AS2年,地球重新见到了阳光,到AS4年,世界基本恢复,但无人怀念崩溃的帝国。24年,控制南英格兰的诺曼家族与曾经控制英格兰的都铎家族之间为了争夺领土爆发了战争,因为两个家族之的家徽都以玫瑰花为基础,因此后世称之为玫瑰战争,36年,战争以都铎家族控制了伦蒂尼姆城而结束,诺曼家族逃回大陆,37年,都铎建立都铎王国,38年,都铎王国占领爱尔兰岛,同年詹姆斯一世加冕,成为了都铎王国或不列颠王国的第一位国王。
都铎王朝平稳的统治了王国一千五百年,但在AS1557到1558年,都铎王国又爆发了一次内战,但这并不是又一次玫瑰战争,而是国内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对国王的不满,但最终这场内战以双方妥协而结束,并确定了君主立宪的情况下君主权利大于议会的政治制度,同时并没有将不列颠国教剥离出政治体系。
AS1689年,都铎王国对波旁王国宣战,并且在加莱大败波旁军队,俘虏带兵亲征的查理王子,AS1702年,两国签订合约,将法兰西岛以北的大片领土领土割让给都铎王国,并且吊死了国王路易十四与其他皇室成员和有关联的贵族,波旁王朝绝嗣,但曾经被逐出不列颠岛的诺曼家族,现在作为波旁附庸国的诺曼伯国集结起溃败的波旁军队,并在1705年对英占领区发动进攻,在不断的战争中,诺曼伯国取代了原波旁王国,在1736年,都铎从大陆撤退,诺曼家族统治了原波旁王国的领土,改名为鸢尾,诺曼家族的斯蒂芬加冕成为鸢尾王国的国王。
1737年的都铎王国并不太平,对法战争的失败让国内略有不满。
但紧接着是被后人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时代,1739至1748年,纺纱机与蒸汽机的发明让都铎王国的生产力得到了巨大提升,从1750年开始,蒸汽机被广泛运用到矿业,制造业中,商品产量在1750年至1770年间增长了五倍,加速了资金积累,也在推动运输业发展,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相继发明。到了1789年,经过部分魔法师改善过后的混合式蒸汽机已经足够驱动全钢制的装甲舰,在之后的一百年里,皇家海军依靠装甲舰来巩固自己的全球殖民霸权。但1850年改进过后的常规船用蒸汽机,因为价格相对便宜并且便于普通人操作,逐渐取代皇家海军使用的魔法混合式蒸汽机。
1756年,都铎王国再度挑起了与大陆之间的战争,战争进行的相当顺利,到1765年,鸢尾王国投降,斯蒂芬一世与他的家族逃至罗马尼亚,成为流亡者。到1800年都铎王国已经实际控制了鸢尾王国,意达里亚王国,伊比利亚共和国几乎所有领土与海外殖民地,国家实力极度膨胀。
1790年,国王乔治四世病逝,但两位继承人先后被下毒,最后王位由玛丽二世继承,但她却突发心脏病去世,因此,威斯敏斯特议会暂时接管国家,直到一年后维多利亚公主登基。
1802年,国名更改为联合王国。鸢尾,意达里亚,伊比利亚被不列颠统治,但维持了部分自治权
1821年,联合王国占领了澳达里亚,国家规模达到巅峰。1823年,维多利亚一世在梵蒂冈由教皇加冕称帝,国家改称大不列颠-欧洲联合帝国,同时在教皇的强烈要求下,帝国使用的后西伯利亚纪年法更改为新教纪年法,因此往后均为AD纪年。
AD1863年,波士顿事件爆发,起因是联合帝国政府增收殖民地税收,让北美殖民地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1876年,威斯敏斯特同意北美自治。下一个则是南非,1882年,英属南非在一年内从小规模不满到爆发独立战争,历史学家将其视为帝国衰落的开端,尽管皇家陆军在1883年成功镇压了有组织有外援的叛军,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根源问题。



AD1885年,维多利亚一世病逝,死前,她要求由她信任的安妮公主继位而非顺位继承,1886年,安妮一世登基,但是此时正值工党大行其道,安妮一世与保守党的政策遭到了反对,工党还对每年高昂的军费夸夸其谈,认为该削减军费来改善国内建设,反对的高级军官们都遭到了查处,并且大部分都冠以贪污军费的罪行关进监狱中。从1890年开始,工党开始推行激进而强烈的政策,国内却毫无起势,他们所代表的工人仍在没日没夜的工作赚取微薄的薪水。帝国陆军却在1897年的冲突中输给了魏玛共和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直到斯利姆元帅出狱,工党势力渐弱,这场闹剧才算平息。
但是因为这次事件,帝国开始国内逐步平缓的改革,但改革并没有照顾到殖民地的劳工,反而变本加厉,所有欧洲国家都没把殖民地土著当人来看,1898年,帝国国内工人每天工作时间是10到12小时,日薪在10镑左右,但殖民地买卖来的劳工工作时间却高达16小时,日薪不到1镑甚至完全无薪。殖民地人在国内备受歧视,被贩卖来不列颠群岛的殖民地人的待遇相当差,但这是普遍现象,也不会有人在乎。除了不列颠本土,殖民地也建起了大量的工场,农场,北美殖民地建设起了大量的棉花场,平均每个北美农场主就雇佣了超过20位殖民地劳工,并且通过极低的工薪赚取了大量利润。北美自治领有了充足的资本,并且对宗主国政策的不满日渐增加。在1899年帝国会议上北美代表更是拒绝了来自帝国本土绝大部分提案,但帝国的重心放在紧张的欧洲,无暇顾及北美的诸多破事。
1890年之后,魏玛共和国扩张欲望愈发强烈,1898年魏玛相继征服罗马尼亚与雅典,设为仆从国,与帝国关系也愈发紧张。帝国军队的高级军官团不止一次提议在魏玛与其他国家作战时发动突袭,先发制人,但都被威斯敏斯特否决。
1900年7月28日下午13时41分,不列颠-欧洲联合帝国,威斯敏斯特政府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但帝国的臣民在奇怪为什么不是女王宣布此事。
在帝国会议结束之后,女王与帝国皇室乘坐的豪华游轮就发生了事故,之后公布的调查结果是轮机爆炸,实际上是魏玛蛙人在船底布设了雷管。当时负责护航的黑暗界号和巴勒姆号面对突然齐来的爆炸虽然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队,但安妮一世已经因为爆炸导致的连锁反应中逝世。
继承王位的是女王最小的女儿,温莎公主,1900年时她仅有14岁,她因为留在本土而逃过了这次事故,原本要继承王位的哥哥爱德华王子与女王一同殒命。直到英德战争爆发,温莎一世发表了全国演讲,虽然电台中稚嫩的声音与报纸上印刷的照片让大部分人感觉有些难以置信,但是演讲的话语相当深入人心,并且绝大部分演讲词都是她亲自起稿。
但威斯敏斯特依旧启用了摄政法案,代理君主职责统治帝国,同时计划将温莎一世与其余皇室成员送往新英格兰以躲避战火,但最终,温莎一世留在了不列颠群岛。
1906年11月,两国无条件停火,并且在11日签订了停战协议,双方按照已经占据的领土重新划定国界线,魏玛共和国在原鸢尾的领土上建立了维希政府,并且控制了部分非洲殖民地,但其基础设施被撤离的帝国军队破坏殆尽,铁路线损毁严重,工厂基本成为废墟。帝国仍控制着诸如印度,南非等核心殖民地。但也失去了北美自治领和新英格兰,这两处殖民地从帝国独立出来,成为了北美大陆上自由的国家。
1910年,北欧发生了著名的林木场事件,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罢工事件,遭到的却是来自威斯敏斯特政府的暴力镇压,1910年6月,奥斯兰西亚的街头游行队伍遭到了机枪扫射,迅速引爆了北欧乃至全国的工人情绪,罢工运动在全国蔓延,有趣的是,政府中的劳工党领导人莫斯利和其他高层在奥斯兰西亚事件之后于当日晚上身中32枪自杀身亡,代表官方的劳工党陷入混乱,随后伊比利亚工人自发组成了工人联盟,被帝国高层称之为工团派,他们行为也愈发激进,甚至零星地区与帝国军队发生了冲突,并最终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内战,不列颠群岛也未能幸免。因为1909年的海军减薪事件,部分海军也加入到了内战中工团的一方,而皇室被紧急送往了冰岛。
1913年底,内战结束,帝国放弃了北欧殖民领,而残余的工团分子逃往了澳达里亚,在那里建立了新国家。而帝国政府中的劳工党派成员被清算干净,到1914年,帝国国内终于恢复了秩序,并且真正开始了战后重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