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给信心:看透新财报背后的变革力量

作者 | 垚溪
编辑 | 车卯卯
24岁阿里的新答卷
8月10日晚间,阿里发布了2024财年Q1财报(2023年Q2),财报显示,其Q1季度总营收达到2341.65亿元,同比增长近14%,净利润为330亿元,同比增长63%,经营利润为424.9亿元,同比增长70%,远超市场预期。
这是阿里巴巴启动自我变革后的首份财报。今年3月,阿里启动了“1+6+N”组织变革,旨在最大限度激发组织活力,释放生产力。而从结果来看,阿里大刀阔斧的自我革命,无疑初现成效了。
财报显示,电商业务活力被重新点燃,淘天集团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全球化业务持续推进,服务中国制造出海,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1%,菜鸟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4%;AI热潮带来算力和模型服务需求,推动阿里云营收利润双上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0%,大文娱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6%。
放在当下环境下,这份答卷来之不易。
这份财报亮眼数据很多,财务数据只是个结果。背后我们可以看到,24岁的阿里经历了高增长、平缓期、竞争加剧期后依然能打,这些年沉淀下来的组织力、改革力、创新力依然是国内顶流。

淘天集团:能扛事的c位担当
以淘天为主的国内电商业务,是阿里的基本盘。
本季不仅看到淘天业绩快速反弹,一系列围绕价格力、内容化、商家生态繁荣的举措,让那个神奇淘宝又回来了。
据财报数据显示,淘宝App 6月日活跃用户数(DAU)同比增长6.5%。QM数据显示,淘宝App月活跃用户(MAU)达8.87亿,在电商类APP中均稳居第一。高盛研报也同样指出,淘宝用户活跃度(DAU/MAU比值)达到45%,增长率居国内电商类App第一。

淘天集团财报数据
“这说明,淘宝App用户规模的增长通道已经打开。”淘天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珊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自今年5月,重组后的淘天集团提出围绕“用户为先”的战略,为商家做大用户规模后,淘宝天猫的增长趋势就非常明显。
而用户数量的大规模增长,也为淘宝天猫带来了更多的商家入驻。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512万个新商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商家。

广大中小商家正是淘天的新动力所在
“商家投入意愿非常积极。”戴珊表示,消费者和商家粘性的双双提高,带动了阿里电商的强劲复苏,淘天集团仍然坚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经营管理原则,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戴珊表示,要将“价格力”战役作为未来持续投资的重点,持续对中小商家进行扶持,吸引更多商家参与价格力竞争,形成“商家生态、收入增长、盈利增强的正循环”。
“从投入到增长”,实现“用户增长→商家增长→生意增长→收入增长”的正向循环,淘天用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表明,他们已经在正确的路上。
尽管戴珊也承认,在此过程中淘天集团可能会面临个别月份的经营波动,但对三大战略的决心非常坚定:“我们对用户的持续投入、对商家的大力扶持、对平台的科技升级都将是长期不变的,对未来的结果也充满信心!”

AI驱动下的阿里云:重回增长轨道
作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三的云服务供应商,阿里云既是阿里各项业务的基石之一,也是阿里探寻新曲线、新故事的最重要的业务担当。
财报显示,2024财年Q1季度云智能集团的总营收达到251.23亿元,同比增长4%,经调整EBITA(经营损益)同比增长106%。
AI热潮带来的算力和模型服务需求,正在推动阿里云重回增长。

AI驱动阿里云重回增长 图源网络
由阿里大文娱团队开发的中国AIGC领域第一个爆火的C端产品“妙鸭相机”,一个月内在阿里云上的算力需求暴增了数百倍。
今年6月,复旦大学与阿里云等共同打造的中国高校最大云上科研智算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利用该平台,复旦大学的科研团队发布了45亿参数量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大模型,将预测速度从原来的小时级缩短到了3秒内。
不仅如此 ,截至7月底,阿里云的开源平台魔搭,也集聚了200多万AI开发者、1000多个优质AI模型,模型累计下载总量超过4500万。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模型训练和推理场景,对AI云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张勇也表示,由于短期内GPU在中国市场供应的紧缺,这样的需求只得到了部分满足,AI相关服务所带来的增量机会刚刚开始得到释放。
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AI公有云整体市场规模为79.7亿元,达到80.6%的正增长,其中视觉领域增速最为明显。尽管如今生成式AI、大模型的落地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各大云厂商最具备生成式AI、大模型的研发与投入基础,这些能力在公有云上能更快速的更新迭代,短期内或许将为AI公有云服务带来明显利好。
而在组织人事上,张勇掌舵阿里云,无疑给云智能业务吃了一颗定心丸。尤其当ChatGPT等应用催生了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的爆发,处于上升期的阿里云更需要专人掌舵。
“现在的人工智能革命属于增量机会,各行各业都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服务,需要利用大量高性能的算力,不仅是用于现阶段模型的训练,还要用于支撑以后AI模型提供各种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长期的增长引擎。”张勇说。
对于阿里云的盈利状态,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张勇回答,他表示作为云服务提供商,阿里云还在消化疫情之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的减少,这是影响阿里云增速的一个重要因素。“阿里云也正采取措施,未来更倾向于公共云以及高质量云服务的增长,有了恰当的销售结构和客户结构,可以使得阿里云捕捉到长期和可持续增长的势头。”
“我们相信模型生态的聚集和活跃,对于开发者在阿里云上做模型优化和提供服务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张勇称,接下来阿里云会继续升级模型,坚持开源策略,同时进入更多领域深耕。在行业选择上会优先侧重于数字原生或有数字化转型计划的公司,同时在金融服务、汽车行业会逐步深入。
今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阿里云完全分拆独立上市。AI浪潮加速到来对寻求独立上市的阿里云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

阿里的自我革命:用新的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
如果把曾经的阿里巴巴比作江湖门派,那如今的阿里则是将门派中最得意的弟子们分散到江湖中,各自勇闯天涯,为整个江湖增添新的活力。

阿里在2021年-2023年进行了一系列组织变革 图源中企图库
组织变革后,几大业务集团也都铆足了劲儿,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
财报数据显示,菜鸟集团本季度营收231.64亿元人民币,经调整EBITA为盈利人民币8.77亿元。今年5月,阿里宣布菜鸟将启动探索上市,预计在未来12-18个月内完成。
菜鸟持续投入国际、国内物流能力建设。据悉,本季度速卖通与菜鸟联合推出“全球五日达”服务,为商家出海提供更低成本和更快更好的履约服务。6月,菜鸟增加运营了3个国际快递分选中心,使得菜鸟海外分选中心数量达到18个。
与此同时,菜鸟在西班牙的本地配送网络覆盖了30多个城市,并在核心城市开通了周末派件和同城配送服务。而受国际物流履约解决方案和国内消费者物流服务增长带动,菜鸟集团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

菜鸟一直为阿里的出海电商提供服务 图源网络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是如此,尽管前期有阿里不断加大对海外平台的投入和支持,但未来能否持续拥有造血能力,还要凭借自身能力。
本财季,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41%,其中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同比高速增长60%、订单同比增长约25%。
其中,速卖通的用户留存率和购买频率显著提高,Lazada录得双位数的订单同比增长,单位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继续改善。Trendyol(阿里海外旗下的土耳其电商平台)持续录得强劲的订单增长,受惠于其电商业务和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增长,本季度Trendyol经营业绩首次实现正数。
不得不说,海外单量的不断增长,不仅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带来了高增长,也为菜鸟的海外业务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在其他业务方面,本地生活集团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5%,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
此外,五一劳动节期间,高德日活跃用户峰值超2亿。线下复苏也带动观影观展演出等需求增长,大文娱集团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

总结:自我改革是永恒的动力
中国商业史上,阿里是绕不开的传奇。
阿里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是参天大树,而是这么多年来修炼下来的稳定内功(组织力、改革力、创新力)和每一次改革创新的勇气。
敢于在不确定性中自我革命,是阿里24年来不断求变的底气,不管是向内寻求动能,还是向外寻求抓手,每一次的主动变革,都给阿里带来了新的发展。
正因如此,这次自我变革将给阿里、给行业继续带来哪些变化,激荡出哪些振奋人心的新故事,开启怎样的未来,值得期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