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昆仑山螳螂人事件未解之谜:昆仑山螳螂人是怎么回事?

2021-08-09 12:44 作者:红叶奇说  | 我要投稿

昆仑山又称昆仑墟,是中国第1神山,有着万山之祖和龙脉之祖的称号。它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

关于昆仑山螳螂人的科幻传闻故事是怎么回事?

1962年,一支科学探索的地质考察队,在昆仑山的冰川溶洞中,偶遇直立行走的螳螂形状生物。螳螂人前肢彷佛两把钢锯齿,三角形昆虫般的脑袋,闪烁着耀眼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

惊惧对峙之下,螳螂人向考察队率先发起攻击,肌肉发达的后肢闪转腾挪,只有靠近溶洞口位置的人才得以生还。

螳螂人外貌像极了刀螂,两只前肢像锯齿刀一样突出,身高两米左右,体型很大。脑袋呈扇形,与身体大小很不协调。长有触角复眼透亮,好像有着咀嚼式口器。后肢肌肉发达,弹跳力惊人。很像成虫期的螳螂,外表是黑红色的坚硬外壳,攻击性很强,并且敏捷迅速,如移动的“战斗堡垒”一般。

据饶幸逃生的人事后回忆,大概是考察队做饭的火光,惊扰了这只形似螳螂的生物。当双方对峙之间,还没等人们做出反应,它便率先向考察队员们发起了攻击。只见它弹跳有力,攻势凌厉,还没等人做出反应,就将位于洞中的人全部杀死,只有洞口的两个人侥幸逃脱。

第二天,当地驻军派出一个班的战士,赶来查看究竟,也同样在洞中遭到螳螂人的袭击。面对战士们手中冲锋枪射出的子弹,它暴怒异常吼声震天。

一边疾速躲避子弹,一边寻机发起攻击。更令人意料不到的是,它那坚硬的外壳居然可以抵挡住子弹,最终这一个班的战士也只有三人得以生还。

按理说,昆仑山平均海拔5500-6000米,人类因缺氧会有高原反应,没有氧气瓶的话不易生存。同时气温低,风大还有暴风雪,生存环境这么恶劣,为什么还会存在体型如此巨大的螳螂人呢?对此事的解释现在都有哪几种呢?

昆仑山人迹罕至,环境与生态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生存。但外星物种作为地外生命,却不一定要与人类生存条件相同。

外星生物的长相类似昆虫螳螂也不是没有可能。比如科幻电影《第九区》中的地外文明的外星生物,形态便酷似地球上的大龙虾。

也同样适应地球的气温气候和生态。而且昆仑山的人迹罕至正好适合外星物种不想被人类打扰的状态,这是不是说螳螂人便是地外生物呢?

事出反常必有因,不管是何种生物,他的存在必然也能够追本溯源,螳螂与人的结合,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生物又怎么会组合在一起。

除了生物组成不符合逻辑之外,对于其手臂的描写,竟然还用上了钛合金。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在当时大环境下,根本就没有发现这种合金,既然没有发现,又如何能够通过尸体检测检测出来呢?而且时间过了这么久,就发现了这一只"螳螂人“,既没有发现它的同伙,也没有发现它的后代,更没有关于它饮食等方面的记载。

天下万物,相生相克,如果存在“螳螂人”,就必然有与其相克制的生物,但根据记载,除了发现螳螂人之外,就没有发现能够与其想抗衡的生物,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依照“螳螂人”的战斗力,昆仑山的生态早就遭到了破坏,但事实上并没有。

近年来,螳螂人和死亡之谷、会动的尸体一道,成为昆仑山的未解之谜。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些传闻更加被传得神乎其神。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如果地球上真有这种生物的话,它们早就该发展出自己的文明了。

但是似乎除了这一只螳螂人的传闻,此后再也没有发现这类生物的官方报道,这是不符合生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另外,世界上同样广为流传的蜥蜴人和天鹅人,最后也都被证实,只是少数人为博眼球而制造的假新闻而已。

而从螳螂人所谓解封得以流传的时间上看,正属于上世纪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言论。所以不排除有人为了博取他人关注,故意编造这些看起来离奇的故事,利用人们的好奇心理,在网络上传播。

而随着传播次数的不断攀升,中间又会有人添油加醋,就会让人觉得愈加真实可信,这样就达到了提高自身知名度。或许,这只是一种推广宣传地方旅游的做法而已。

昆仑山螳螂人事件未解之谜:昆仑山螳螂人是怎么回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