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真题笔记: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

2023-04-28 17:49 作者:曹小值真题笔记  | 我要投稿

一、名词解释

基尼系数[南京财经大学2022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研;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


准租金[中国海洋大学2021研;武汉大学2018研]


外部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1、2020研;天津大学2020研;武汉大学2019研;中山大学2018研]

【答案】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未经补偿影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又称外部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增加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得到报偿。外部经济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当存在正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价值大于其私人价值。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小于社会最优数量。

负外部性,又称外部不经济,指一个人的行为减少了旁观者福利却没有为此付费。外部不经济也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当存在负外部性时,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其私人成本。因此,市场均衡数量大于社会最优数量。

外部性纠正办法主要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


合作博弈[中山大学2013研;厦门大学2012研]

【答案】

合作博弈是指各博弈方可以谈定能使它们设计联合策略的有约束力的合同的博弈。厂商之间进行的经济博弈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非合作的。如果不可能谈判并执行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就是非合作的;如果能设计出合同,则是合作的。

合作博弈的一个例子是买方和卖方之间就一块地毯的价格讨价还价。如果地毯生产成本为100美元,而买方对其评价是200美元,因为双方同意以101~199美元之间任一价格成交都将最大化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与卖方的利润之和,并使双方都得到好处,因此该博弈可能有合作的解。

合作和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签订合同的可能性,在合作博弈中有约束力的合同是可能存在的,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它们是不可能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华中科技大学2022研;东南大学2022研;中山大学2015研]


替代效应[北京工业大学2023研]

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中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后能够购买他想要购买的价格变动以前的商品购买量;希克斯替代效应中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化前后保持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公地的悲剧[北京师范大学2016研;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

【答案】

公地的悲剧是指公共所有的土地由于长期的超载放牧而日益衰落的现象,后特指公共资源可能很快就会因过度地使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的社会现象。由于土地是公共所有的,每一个放牧者都只考虑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并不考虑自己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所有个人的最优放牧数量总和将远大于公共地整体的最优放牧数量,由此导致放牧超载,土地日益衰落。

公地的悲剧可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享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减少公共资源的使用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政府有时也可以明确产权关系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篇幅有限,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获取更多内容


考研真题笔记: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