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杂谈丨也许我们无法抵抗焦虑,但是我们可以学会“不把它当回事儿”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考研杂谈,考研过来人和你聊考研。
距离考研还剩最后的两个多月,可能有许多同学会在这段时间开始变得敏感焦虑,怀疑自己是不是考不上了?数学还没开始真题?背诵还没进行到第二轮?英语阅读的分数始终不理想?小苏作为过来人想跟你们说一句,会产生这些想法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当你们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并正为其竭尽全力时,往往会对于目标的达成与否格外上心,同时也会对自身实力和处境产生不自信的想法,这一切都来源于是否能够实现目标的焦虑,其实从侧面来看,焦虑并不代表彻底的负面,更多的是能反映你们对自身的高要求(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切忌因过度焦虑而自暴自弃,甚至停止行动,更多的应该是学会如何在焦虑中行动起来。
小苏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焦虑无法抵抗,也无法消除,但你不把它当回事儿,你就赢了。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微信:①lqll_1998②xiaozhushou_123),文末有各专业QQ考研交流群的群号,各专业微信考研交流群由于有的群超过200人并且发二维码容易过期和招来“小广告”,直接加小苏微信会拉你进群。

1.传达信念——其实考研并没有辣么“重要”
小苏不想跟你们说要放平心态,因为心态并不是说放平就能放平的(如果人类能够彻底控制内心那就不叫人类了)。在很多时候,客观的信息传递比起主观的宣传说服的传播效果要好得多,现在有很多毒鸡汤每天给考研er洗脑,譬如“考研才是唯一出路”“现在研究生都遍地跑了,本科生是没有希望的”“考不上你就完了”等等,这类言论一直都在给考研er灌输一种“考研非常非常重要,不考就没出路”的观点,从而来营造紧张氛围,同时加剧内心的焦虑程度。
小苏在此提醒:千万不要被这类的毒鸡汤给洗脑了!以结果为导向来看,考研,一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学历学识以及眼界人脉平台等,二则是在达成目标后去满足自身的成就感,证明自己能行。
以小苏身边的人来举例,Z君毕业于一所普通本科的非师范专业,考研中途因身体原因而放弃,通过一定的社会积淀,现在一所省示范重点高中教授政治科目,从事着其所热爱的教师行业;L君专科毕业,升本之后选择考研,最终考上一所985院校,读到了自己心仪的学科方向。
在小苏看来,考研只是一个人不断往上提升自己的途径之一,路有很多可以选,选择一条路就在这条路上努力做好,考研这条路只要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坚持到走出考场就已经是一种成功,无论结果如何,总有一条是“你”的路,要相信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2.“间歇性闭关锁国”——问就是在学,勿cue
此闭关非彼闭关,并不是说在学习上要闭门造车,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关掉耳朵闭上眼睛。

相信你们身边总是会有这样的人
TA:啊我英一目标分数85
你:哇这么高啊,那你阅读现在错几个啊
TA:一般能控制在3个以内吧,新题型和完型想冲满分,大作文小作文就每篇扣个两三分
…
TA:大家专业课背的怎么样啊
你:就那样吧,一轮还没结束呢
TA:啊我都背到第XX轮了
…
TA:大家说今年出题老师会不会剑走偏锋出这种题
你:不会吧,出题一般都蛮有规律的
TA:你又不是出题老师,你怎么知道,万一考了呢
路人1:天哪,这么恐怖吗,这题谁会呀
路人2:对啊对啊,考这个我就完了
…
无论是遇到爱吹牛的人,还是刻意营造紧张氛围的人,还是故意秀进度意图劝退你,大家都可以暂时将你的眼睛闭起来,将你的耳朵捂好了,并回一句“在学了,勿cue”。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计划,进度不一样很正常,进度快慢不等于成绩高低,千万不要看到别人学了多少遍就开始盲目对比进度,感到心慌,小苏说句实话,背了也不一定会答(狗头保命)。
3.学会倾诉——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也许一点点共鸣能够给人带来希望。考研路途中经常会有许多时刻需要舒缓情绪,默默承受以及情绪内化并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压抑过久有可能导致情绪大爆发,因此倾诉也是缓解焦虑的一大途径。但是在倾诉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也就是倾诉对象的选择,并不是说可以随便向一个人倾诉,不合适的倾诉对象甚至有可能加剧焦虑,譬如向XX倾诉了你的烦闷,得到的回答却是“哎呀你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Excuse me?)

在一个人烦恼到一定程度,得到这类答案简直是致命一击,小苏认为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有两点要求,一是会倾听,二是能产生共鸣感,倾诉的最终目的不是化解问题,因此并不是需要倾诉对象给出多完美多有用的建议,而是需要其能够耐心地倾听,给予安全感,小苏建议可以寻找曾考过研或者正在考研的朋友作为倾诉对象,同样的经历是产生共鸣感的基础,熟人关系能降低心理防备,增强安全感。小苏当时就是靠着每天中午和几位研友把困难讲成讲段子熬过了低谷,有时候苦中作乐也是一剂良药。
4.适当休闲——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小苏一直以来都觉得拼尽全力和适当休闲并没有冲突,可以把生活的90%分配给坚持考研,留10%的喘息余地,而在这90%里竭尽全力即可。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后需要一定的放松来平衡生活,找到一件你认为能将激励效果和放松效果最大化的事情,可以是追星、运动、打游戏,甚至吃甜品喝奶茶来奖励自己。小苏的研究生朋友Y君在考研时喜欢看德云社,偶尔跑去听他们的场子;H君每周学6天,玩1天,考研前天还跑去长隆过了万圣节;J君喜欢每天晚上去操场跑步放空大脑;小苏本人则是在最焦虑的11月底,靠着喜欢的UP主的视频给自己打鸡血。放松的方式有太多太多,别把自己逼得太紧,因为过紧的弦容易断裂。

小苏在最后想说,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会因为论文开题、项目进度、实习工作等等诸多事情而感到焦虑,由此看来,焦虑真的没什么,因为它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常态化的角色,而导致焦虑的种种事情总会有解决的那一天,在考研时候我们要学会和焦虑相处。考研是一场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战役,小苏在这里也祝所有的考研er所向披靡,马到成功!当然,做人呐,开心最重要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