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技术路线的量子雷达


传统的雷达,都是本身发射电磁波,然后靠被探测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波的分析和处理来判断被探测的物体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在判断距离远近、速度矢量和目标本身的性质。这种发射的普通电磁波,除去固有的频率和波长,并无其他的性质和标记。因此被探测的物体,就可以采取3种基本的措施,来迷惑探测一方。第一,是彻底的或者部分吸收这些电磁波,这等于发射这些电磁波的雷达,派出的侦查兵都是有去无回,对雷达来说就傻眼了,这等于是面对一个无底的黑洞发射,结果什么也看不见。第二,偏转这些电磁探测波。让这些波都回不到发射雷达的哪里,最终的结果也和彻底吸收来波差不多。第三,就是在这些辐射波上做手脚,对其增强、分叉;或者增强的同时大量分叉反射,就是电子战的措施。
明明只有一个被探测的目标,但是探测雷达却会在屏幕上发现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来袭的目标,少量的真目标被海量的假目标完全隐蔽。造成探测方对空情的判断失误。这个方法,其实一流大国几乎都用过。无论是隐身战机还是电子战机,基本就是这3种欺骗的模式。而任何隐身说到底都是一种伪装。但是对量子雷达来说。这些伪装欺骗的方式方法,一点用的没有,都可以秒破。因为量子雷达不论采取哪种基本的探测原理,都会人工制造缠绕的量子对。量子对的神奇之处,在于他们不论是相隔几毫米还是几十光年,都不需要信息交流,就可以相互的有一致性。如果其中一个量子湮灭或者被人工改变,那么另外一个也当即的变化。如果这种原理用来当做雷达使用,就非常的强大了。量子缠绕的概念可能非常难理解,而且至今也没有确定的解释。

不过一个最简单的例证可以侧面解释量子缠绕。这就是如果一个人照镜子。那么镜子里肯定是被照的本人,如果这个人做出一样动作,那么镜子里面必然也要做相同的动作。但是如果镜子里的人不是本人会怎么样?如果镜子里的人和镜子外边的人动作不一致会怎么样?那么只有另外两种可能:第一,就是照镜子的人已经被异形劫持。第二,则照镜子的人已经不是这个位面空间中的人。实际上这两种概率基本是不存在的。是不是听上去有点诡异,其实量子缠绕现象本身就够诡异。正是因为缠绕量子的不同步概率几乎不存在。
可以利用这种规律。也就是先人造量子对,然后把其中的一个发射出去,而另外一个储存在记忆内存中。如果发射出去的量子波吸收而湮灭,那么储存在内存中的量子也会自动湮灭。如果被偏转或者被改造。那么储存中的量子也会发生变化。这样被探测的目标,不论是隐形还是电战压制,他在量子雷达上都是无法隐形的。即使把量子雷达发射来的电磁波一个不留的全部吸收,那么他在量子雷达上也会形成一个空洞,这个空洞的外形恰恰就是隐身飞行物的外形,这造成量子雷达不但可以发现一个隐形的目标点,而且可以直接把目标的外形显示出来,瀚海狼山认为无论何种巧妙的隐蔽和伪装都没有任何用途。

虽然量子雷达的原理并不复杂,但是要技术实现并不容易。要实现量子雷达探测,目前有3大技术路线。第一,就是雷达本身制造量子对,然后把这些量子对都发射,而内存里面有这些量子对的镜像量子对,然后根据回波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常。第二,则是先制造量子对,然后把量子对中的其中一个发射出去。保留另外一个,然后根据回波对比2者。第三,则是仍然发射普通的电磁波。只在对回波的接收机处使用量子增强检测技术。这三种技术路线的量子雷达都需要极高的计算速率,因此计算能力是量子雷达的关键要素之一。谁谁家目前宣布突破的量子雷达,是百公里级别。但是百公里级不等于只能探测100公里,能探测100公里到999公里都叫百公里级,具体探测的半径是秘M,而这种量子雷达到底利用了以上3大技术路线的哪一种,同样是秘M。其实以上3大路线,哪一条都不好走,因此全球至今能实用化的量子雷达也近乎只有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