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教授:论位置意识与反思意识(关于萨特的僵尸哲学)
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有一句“所有对对象的位置性意识同时又是对自身的非位置性意识”,直接把位置意识与非位置的反思意识等同起来,这是一个很糟糕的设定。一般来说,把高层次的东西和低层次的东西等同,就相当于是把高层次的东西给浪费了,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给同学们分析一下。

先看萨特对此的论证,他用了认识者与被认识者的无穷倒退来处理,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我们可以考虑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模型,是不是统治阶级的上面还有无穷多个统治阶级呢?不会的啦,统治阶级的统治阶级还是统治阶级。即便你需要仔细区别,人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哪怕是每个人算是一个阶级(够仔细了吧),最后也不会有无穷多个阶级。无穷倒退只有在纯逻辑上才能成立,放到经验领域就要考虑资源的限制,无穷的倒退需要无限的资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要有一种必需的资源耗尽,倒退自然就停止呗。
一般来说,像这类外延意义上的等同,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它们就是一个东西,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的,比如说晨星就是暮星;二是其中一个东西是自动成立的,另一个东西能够让它看到效果,比如我们在游戏中吃血后回体力,实际上是事先设计好的程序。
位置意识和反思意识是哪一种情况呢?事实上,我们可以找到只有位置意识而没有反思意识的例子,那就是僵尸!僵尸听到声音就会过来,显然是有位置意识的,但按照其设定,它只是本能的活动,并没有对自己做什么的反思。我们还可以找到只有反思意识,但位置意识不在场的例子,那就是发呆。发呆时意识没有具体指向,但若是被人打断,立刻就能回过神来,原来我刚才发呆走神了,这说明还是有反思意识的。我们不妨认为,僵尸的那种漫无目的的游荡状态就是发呆,此时它没有反思意识,而位置意识又不在场,自然就是虚无的体现了。
人与僵尸的不同,就在于人是可以反思的,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出现位置意识时,反思意识同时打开,位置意识消失后,反思意识同时关闭;二是反思意识一直都开着,只不过在出现位置意识的时候,才能够有所体现。这有点像哲学中存在与感知的问题,是看到东西的时候东西存在,没看到的时候东西消失,还是说东西一直都存在,只有在看到的时候它才会被看到。第一种情况尽管理论上也可能,但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需要有大能不厌其烦的专门设计,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这样一来,恐怕也只能是第二种可能,这与笛卡尔开始的理性哲学传统一脉相承,萨特想要反叛这个哲学传统,结果却变成了僵尸的哲学。
综上所述,萨特的哲学把反思意识等同于位置意识,就相当于把把反思意识虚无化,尽管也算是一种可能性,但却对应着僵尸的情况。至于后面的绝对自由,恐怕也只有僵尸才能达到,想起洛天依有一首讽刺国人的《僵尸舞》,也难怪萨特哲学曾经在中国红极一时啊~
思考题:如何理解“我们在游戏中吃血后回体力,实际上是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请给出其他关于“其中一个东西是自动成立的”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