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

2023-09-22 18:14 作者:打不向前走8355  | 我要投稿

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决定是否考研时,一定要跳出这几个常见的考研误区:
1、除非家里不差钱、可以给解决就业兜底、或者自己竞争力很强不愁找工作,否则考研脱 产全身心投入考一次、最多两次,就差不多了,后续若还是很想考,那都是边工作边考会更妥当,千万不要不工作不上班脱 产去考很多年,这是很危险的,基本会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首先,特别是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人,真的不要脱产死磕考几年,这样的模式父母压力大,自己压力也大,非常焦虑,容易给自己搞魔怔,让自己的性格变得偏执,容易弄出心理和身体疾病来,损害了身心健康真不划算。

其次,全职备考几年,其实也不一定考得上,能不能考上有时候不仅考努力,还要靠天赋和运气,比如选院校和专业考试发挥、考前是否生病等;如果考不上,沉没成本很高;并且,就算全力以赴考四五年能考上,也真的不划算,性价比很低,时间精力成本太高,关键是错过了很多机会,机会成本太高。

再次,一直在备考考试的,从未接触过社会,没有参加工作,是会和社会脱节的,没考上的话职业道路会越走越窄,越来越难找工作,选择面越来越窄,最后走进死胡同;且即使考上了其实也不好找工作、职业发展不会顺利,同样年龄的候选人,用人单位肯定选既有文凭又有工作经验的。

最后,如果全力以赴考了好两次、在职备考几年都考不上,那说明自己可能真的不是那块料,早点认清事实,放下这个执念。

当然,以上也同样适用于考公考编。

2、虽然任何人都有去追求自己梦想的权 利和自由,但对于家庭条件很一般的人,其实没有那么多空间、时间、金钱、机会可以拿去试错与体验。

除了像医学之类不考研基本就没工作没前途的专业之外,其他大多数专业本科毕业也可以满足基本的工作需要了,考研读研只是为了提升而非刚需。

因此,不要因为大家都在考研而从众去考研,不要因为自己对未来没规划没目标感到迷茫就去考研,不要因为暂时没找到理想的工作、不要因为不想进入职场工作、逃避进入 社会而去考研,而不是因为真的热爱和想要提升自我,不要为了考研而考。

合适的方案是要先求生存,再谋发展,无论如何先生活下来再说。

延伸参考阅读:《满足哪些条件的人才适合去考研?》O网页链接

3、有些人把考研视为“上岸”,视为解决当下自己困境和困惑的通途。

但实际上,考研和读研并不是万能药,并不是能解决你当前所有困惑和难题的救命稻草,没考上研的话要被残酷打回现实,即使考上了新的困难、新的困惑又会接踵而来。

要清醒地认识到,考研读研只是一种新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是一种提升人生未来前途的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

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机会更高的起点,但并不是考上研了就一定比本科毕业时有更高竞争力,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入,并不是考上研了就一定能给自己带来质的变化。

考研读研、读博的时间精力成本投入和物质回报产出不一定是成正比的。研究生相比于本科有三个特点:年龄一定更大、成本一定更高、自己未来的择业要求会更高。

但几年研究生毕业后能力却不一定更强,专业知识技能不一定变得很专业有深度,却不一定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找到的工作机会不一定更好,工资不一定更高。

因为现在研究生并不像以前那么稀缺了,就业也和环境、专业需求等有很大关系。并且决定人生发展的,一方面是靠努力,努力很重要,但要合理看待努力能产生的影响,更多往往是天赋、家境、环境、大势和运气等。

4、不是所有人都要去考研,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研有些人天生就不是做研究的材料,更适合去做实践,即使读了几年研究生,除了混到了文凭,学到的东西自己不壹欢,读的专业自己也不壹欢,对未来也不一定有都助,浪费几年的时间,还很痛苦,极可能会陷入后悔和怀疑之中。

5、读研的生活也并不那么美好,并不是考上了就轻松了,我和不少读研读博的同学朋友们聊天时(特别是学术性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他们都在说压力都很大,考研过程苦,读研也很苦,读博更是苦不堪言,考研读研读博都是很消耗人的,读研读博催人老,学的专业很不喜欢、遇上不好的导师、资源机会缺乏的实验室/研究组等情况的话,读研读博可能是一种折磨。

6、人一生有很多种可以提升自我竞争力的方法,学 X 和提升自我,并不一定发生在学校里,也可能发生在社会上,社会即学校,他人即老师,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积累专业知识技能,大概率比在学校里学到的更多。

7、出社会工作几年了、积累一些经验了再考虑去读研,可能会比刚毕业就去考研读研更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更有目标感。

8、无论考研考编考公还是啥,都不要陷入偏执状态,人生不是独轨而是旷野,一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其他路,要灵活变通,不要钻牛角尖一条路走到黑,不然贻害无穷。


考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