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课内必修文言实词汇总

2018-10-12 11:38 作者:高考大仙儿语文  | 我要投稿


一、贰

1、不专一,不专心,有二心

例: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从属二主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变节,背叛,怀有二心

例:诸侯贰,则晋国坏。

4、重复,再次

例:有颜回者,不迁怒,不贰过


二、厚

1、跟“ 薄 ” 相反(互为反义词)

例: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大;重,多,深;优厚,丰厚

例:君子以厚德载物/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厚赂单于/厚资而遣之(厚意,厚礼,厚望,高官厚禄)

3、宽厚、忠厚,厚道

例:人心风俗日益厚/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宅心仁厚)

4、深厚

例:然公子遇臣厚/陵与子卿素厚

5、优待;推崇,看重,重视

例: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因而厚遇之(厚此薄彼,厚古薄今)


三、薄

1、与“厚”相对

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味道)不浓;淡 

例: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3、(土地)不肥沃,贫瘠

例:薄田十五顷

4、轻微,少       例:德薄而位尊( 厚积薄发)

5、不厚道,不庄重

例: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6、减少,减损,减轻

例: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  (轻徭薄赋)

7、迫近,靠近,逼近

例: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义薄云天)

8、轻视;看不起

例:不薄今人爱古人(厚此薄彼,厚古薄今,妄自菲薄)


四、肆

1、本义:摆设;陈列          例:肆筵设席

2、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例: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

3、 店铺;作坊

例:帝命三市店肆,皆设帷帐(鲍鱼之肆)

4、 恣纵,放肆

例: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肆无忌

惮,放肆,汪洋恣肆)

5、延伸,扩张      

 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五、阙

1、本义:摆设;陈列          例:肆筵设席

2、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例: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

3、 店铺;作坊

例:帝命三市店肆,皆设帷帐(鲍鱼之肆)

4、 恣纵,放肆

例: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肆无忌

惮,放肆,汪洋恣肆)

5、延伸,扩张      

 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六、危

1、高   例:危楼高百尺/噫吁戏,危乎高哉

2、陡峭,险峻      

例:至于大石,沙土不覆,山不能持,处危峭

之际,则必崩坠于坑谷之间

3、危险;危难;危急

例:安危不可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危害,损害;威胁,摧败

例:能危山东者,强秦也

5、端正的,正直的       

例:邦有道,危言危行/危言危行


七、谒

1、本义:禀告,陈述,说明

例:臣请谒其故

2、报告;告发,检举

例: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3、请,请求        

例:宣子谒诸郑伯(谒归:告假归里;谒告:请假)

4、拜见,拜访,访问,请见

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谒见)


八、慷慨

1、情绪激昂

例: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2、感慨,叹息,感叹

例: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3、大方,不吝啬

例:袁为人简默,而慷慨好施。


成语举例

1、慷慨激昂:形容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意气风发。

2、慷慨陈词:情绪激昂地发表言论,陈述自己的意见。

3、慷慨赴义: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4、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九、比

1、并列,挨着

例: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2、勾结;偏爱

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连续,频频,接连地

例:比三年日蚀

4、及,等到

例:比去,以手阖门      比至定陶,再破秦军。

复合词举例

1、俦比:可与相比者。

2、党比:犹"朋比",指相互勾结。

3、周比:结党营私。


成语举例

1、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2、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3、朋比为奸:朋,结党;比,勾结。指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4、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十、次

1、临时驻扎和住宿

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北固山下

2、顺序,等第

例: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3、第二,居其次 

例: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4、水边,水旁(近旁,旁边)

例:列坐其次,引以为流觞曲水


十一、陈

1、陈设,陈列

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2、陈述,述说

例: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

3、战阵,行列;列阵

例: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

4、旧的,时间久的


成语举例

1、水陆杂陈:水陆所产的各种美味无不具备。形容菜肴丰富。

2、陈词滥调:陈:旧,不新鲜。滥:空泛。陈腐、空泛的论调。形容语言陈腐。

3、陈陈相因: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创造和革新。


十二、废

1、崩坏,倒塌;倒下

例: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

2、废弃;废除

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3、停止; 中止    例: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

4、废黜,罢官       例:不胜任者废免

5、荒芜,衰败

例: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田园荒废


成语举例

1、不废江河:形容好作品流传广,多用于书面语。

2、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3、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很刻苦,专心致志。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十三、愆

1、罪过,过失,过错

例: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

愆罪(罪过) 愆尤(过失,罪咎) 愆过(罪恶,罪过)

2、[引起的] 原因

例: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

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违背、违反

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

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4、超过;延误  

例: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十四、咎

1、灾祸,灾殃

例: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咎由自取/咎有应得

2、过失,罪过

例: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3、责备,追究罪过

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既往不咎


十五、贿

1、财物

例: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赠送财物 

例: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3、用财物买通别人

例:政刑驰紊,贿货公行

4、受贿

例: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

大也。”


十六、耽

1、耳朵大而且下垂      

例:夸父耽耳,在其北方

2、沉溺,迷恋

例: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停留、拖延、延误        例:耽搁  耽误


十七、爽

1、畅快,舒适

2、明白,明智

例: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爽慧/爽悟

3、开朗,豪爽      例:桓温豪爽有风慨

4、开阔;宽阔      例:沃野爽且平

5、差错,失误,过错

6、失去;违背

例:郭汲还州,尚不欺于童子,文侯校猎,宁爽约

于虞人/爽信/爽德/爽期


十八、迟迟

1、缓慢,徐行

2、阳光温暖、光线充足

例:阶草漠漠,白日迟迟

3、晚,延迟,拖延时间

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眷念,依恋

例:回首意迟迟,欲行未忍遽


十九、谇

1、责骂;责问

例:借父耰鉏,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2、劝告;谏诤

例:謇朝谇而夕替


二十、尤

1、特异的,突出的     例:无耻之尤

2、更加,格外,尤其 

例: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3、过失,罪过

例:自宜按律究办,以儆效尤

4、怨恨,责怪,归咎

例: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二十一、惩

1、警戒,借鉴

例:予其惩而毖后患(惩前毖后)

2、惩罚,处罚        例:惩恶而劝善

3、改变,改定

例:变律改经,一皆惩革/岂余心之可惩


二十二、区 区

1、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例: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2、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例: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

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

3、引申谓真情挚意。

例:感恩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4、愚拙;凡庸。

例:何乃太区区!


二十三、教训

1、教育训练

例: 润之师故南阳 韩晋公之所教训,弩劲剑利,号为难当。

2、教导训戒

例:太子宜臼,好勇无礼,不能将顺,权发去申国,听申侯教训

3、教养      例: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二十四、逆

1、迎,迎接,迎着

例: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2、迎击;迎战

例: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3、抵触,不顺,违背

例: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叛乱,谋反 

5、预测;揣度 

例:逆志(猜测其志向)逆断(预料;推测)


二十五、交通

1、交错相通,交相通达

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往;往来

例:南中有歌营国,去京师甚远,风土隔绝,世不与中国交通

3、勾结;串通

例: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二十六、趣

1、qū   通“趋”,趋向,奔向

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2、qù    (1)旨趣;意思     例:以博其趣 

(2)乐趣;兴趣     例: 园日涉以成趣

(3)志趣,志向    

例: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

3、cù   通“促”  

(1)督促;催促

例: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栗姬为皇后/趣赵兵亟入关

(2)赶快,赶紧,急促

例: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


二十七、冯

1、徒步过水

例: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2、通“凭”,依仗,依靠,依据

例:浩浩呼入冯虚御风

3、欺凌

例: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

4、辅佐

例: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


二十八、坐

1、(连)因为;由于

例: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座位,后来写作“座”

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入罪,定罪,判罪

遣郭威招诱白承福入居太原城中,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不留一个

4、 因犯…罪或错误

例: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5、徒,空—白白地

例:以手抚膺坐长叹


二十九、颜色

1、面容,面色,容颜

例: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

2、表情;神色

例:性謇谔,颜色庄重,不可犯,见王公,未尝屈

礼(謇谔:正直敢言)

3、 姿色

例: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

4、尊严

例:蚤入晏出,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辟死亡


三十、凶

1、不吉祥,不吉利

例: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2、不幸,多指丧事

例: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灾祸

例: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4、谷物收成不好,歉收

例: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5、凶恶,残暴


三十一、检

1、书匣上的标签

2、法式,法度,法则

例: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

3、约束,限制,制止        例:涂有饿殍而不知检

4、品行,节操 

例: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见称

5、考查,察验 

例:骠骑执法以检下


三十二、振

1、赈济;救济,后写作“赈”

例:散家粮以振穷饿

2、挽救;救治

例: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

3、举起,挥动,抖动,摇动

例:振长策而御宇内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4、整治;整顿

例: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5、振作;奋起

例:以励群臣,以振天下之气/一蹶不振

6、通“震”,震撼,震惊,震慑,震动

例: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三十三、抗

1、抵抗,抵御       例:安能抗此难乎?

2、匹敌,相当,抗衡    例: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违抗,不顺从

4、刚正不阿,高尚

例: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

5、呈上  

例:抗表(向皇帝上奏章);抗章(向皇帝上书直言)

6、通“亢”,高,大


三十四、患

1、担心,忧虑,担忧

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忧患,灾祸

 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有备无患

3、憎恶,讨厌,厌烦

例:戊不好学患申公/患恶(厌恶)/患忌(嫌忌)

4、疾病,毛病       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害病,得…病

例:时有患疟疾者,谓“曰桓石虔来”以怖之,病者多愈


三十五、曲

1、弯曲,不直(跟“直”相对)

2、使弯曲:~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

3、不公正,无理,理亏

例:宁许以负秦曲/~说/~解

4、偏邪,不正直

5、局部,不全

例: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

6、偏僻的地方:乡曲(乡里;乡亲;乡村)


三十六、案

1、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例: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2、长方形的桌子

例:庑下一人伏案卧/拍案叫绝

3、文案,案卷,文书

例:无案牍之劳形

4、案件,事件

5、用手压或摁

例:案灌夫项令谢/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6、压抑,止住         例:何不案兵束甲?

7、考核,考查;审问,审查

例: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

8、巡行,巡视

例: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器材也”

9、按照,依照        例:案法而治官


三十七、指示

1、以手指点表示,指给…看

例: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2、指点,指引

例:仰听神策妙算,指示一二

3、上级机关或领导对下级发布的指令性意见或文件


三十八、约束

1、缠缚;束缚     例:约束不以纆索

2、制约、控制、限制

例:非信义之所约束/诸将斤斤受约束焉

3、 规章,法令,约定

例: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三十九、宣言

1、扬言,宣扬

2、宣告,宣布

例:使中尉赦救淮南王罪,罚以削地,中尉入淮南界,宣言赦王

3、发表言论,表达意见

例: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

4、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四十、引

1、会意,从弓 丨。丨表示箭。箭在弦上,即将射发。

本义:拉开弓。

例: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2、拉,牵挽,牵着

例: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

3、伸着,伸长

例: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引首以望

4、带领

例:命丁士良将五百人断洄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

出门

5、牵连,攀供      例:虞常果引张胜

6、引决、自尽

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7、荐举,推举      引援:推举;引荐

8、取过来,拿出

例:引壶觞以自酌/引佩刀自刺

9、延请

例:引赵使者蔺相如/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10、承认

例:权引咎责躬/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四十一、舆

1、本义:车厢

2、车辆,尤指马车。舆士(车夫)舆马(车马)舆骑(车骑)

3、贱官,仆役。如:舆隶(贱役,奴仆);舆皂(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

4、众,众人的 。 如:舆论;舆望

5、运载,用车运

6、通"舁"。共同抬(东西)


四十二、成就

1、完成,成功

例:琴罢,索予赋胡笳诗,而仓卒中未能成就

2、造就,成全,栽培,提拔

例:张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阳彭宣至大司空

3、成材,成器

例:太后哭之哀,曰:“我恐其不成就。”

4、业绩,作出的成绩

例:苏秦其所成就,虽不足道,使其有二顷之田,

其能佩六国相印乎?


四十三、具

1、用具,器械,器具

2、酒席;饭食     例:今有贵客,为具召之

3、才干                例: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

4、准备,备办      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5、判决,定案

例: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

6、完备,详尽

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述(详细叙述)/具言(详细说明)


归去来兮辞

1、幼稚盈室     小孩,孩子/年纪小,未成熟

2、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1)做官,仕途

(2)人的事,人世间的事  例:或终身隐处,不关人事

(3)人情事理

例:始相见,吾与之皆未冠,未通人事

(4)交际应酬

例:子乔等三人,并学业,绝人事,侍疾家庭,足不出

邑里。

3、于是怅然慷慨      感慨/情绪激昂

4、犹望一稔   

(1)庄稼成熟     (2)一年,年   

(3)熟悉       (4)事物积久养成

5、悟已往之不谏 

①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或过失

②止,挽救,纠正

6、策扶老以流憩          7、云无心以出岫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滕王阁序

1、控蛮荆而引瓯越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4、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6、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逍遥游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5、绝云气,负青天

6、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陈情表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5、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6、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7、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8、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9、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10、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1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1、忧患,凶丧

例:至儿不幸,罹此闵凶,至先人之业中断

2、忧虑,担心

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3、同“悯”。怜恤,哀怜

例:闵予小子,遭家不造


至于

1、到,达到

例: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

2、到…的时候;到…的地步

3、竟至于,甚至于

例:自孝文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

右,至於衣不解带,乱首垢面

4、以致于,导致,致使

例:而以疑留不断,至于殄败

5、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不译

例: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斟酌损益


1、众多;各种

例: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

2、 百姓,平民

例: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庶黎(平民,百姓)

3、也许,或许

例: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庶或(也许;或许)

4、庶几

(1)或许,也许    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2)差不多,大概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希望,但愿

例: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

                                     大仙儿语文,你身边的高考语文提分专家!!!

本文转自公众号《高考语文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文言文阅读:高中语文课内必修文言实词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