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障碍儿童重庆家长必看,学习在家如何给孩子做言语康复训练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
1
了解语言障碍
我们在进行言语康复训练之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语言障碍程度,所以需要先简单测试儿童语言发展的程度。
2
语言障碍程度
①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
②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语言障碍孩子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③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④说话不带感情:他只是在告诉你某件事,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⑤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并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⑥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⑦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⑧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者“好”。
⑨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一套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⑩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⑪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⑫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3
拟定学习目标
要根据孩子的现状和学习情况定期调整语言康复的目标,从最需要训练的能力开始,逐步深入。
比如孩子已有说单字的能力时,那么训练的重点则可放在说短句、表达需求上。
总而言之,明确孩子的情况之后才能有的放矢,但同时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要继续完成其他的语言障碍问题。
4
实用的原则:生活用语优先
部分语言障碍儿童的抽象思考能力有缺陷,不懂得举一反三,要尽量通过实物帮助他们理解与获得有用的沟通技巧。
所以在教导语言障碍儿童言语康复训练时要以生活用语为优先。

5
循序渐进的原则
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顺序而发展,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
例如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家长却拿着果汁要他说出“喝”才给他,结果弄得孩子大发脾气,家长沮丧不已。
如果这个家长能了解孩子的学习重点在于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仿说,就不会缘木求鱼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
所以在教学前必须先做能力分析,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的教。
6
避免一成不变的学习过程
在教导时应尽量多变化,不分时地给予机会教育。否则会造成孩子只在特定地方才知道某个东西,离开该处就不知道了。
例如在教孩子认识水时,要让他了解在瓶子中的是水,水龙头流出来的也是水,水沟中的水同样也是水。
7
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原理
找出孩子的强化物(孩子喜欢的奖励),比如零食或者饮料等,只要他达到该阶段的目标即予以增强。
语言训练方法
1
对于无语言的语言障碍儿童
①压声法:
让儿童平躺在床上,用双手交叉压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压,迫使其发声。
②搔痒法:
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③训练言语机转:
做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可以让孩子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时,还可以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④语言训练操:
网络上有很多专门为语言障碍儿童编制的语言康复训练操,大家可以搜一搜,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2
对于立即仿说或延宕仿说
的语言障碍儿童
利用强化物刺激儿童,激发语言模仿的兴趣。
例如:有一位孩子只会访说简单的音,如:妈、门、白、吃等,他喜欢吃饼干,我们就用饼干做强化物,让他练习说吃、饼干等字词。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8岁多的他就说出了简单的句子。
3
对于其它类型的语言障碍儿童
可以采用情境法进行语言训练,因为语言沟通不能离开情境,要发展语言,必须要有情境。
例如:一个语言障碍儿童,8岁多了,会仿说,对他进行情境训练,在进卧室的时候挡在面前不让他进,教他说“让我进去”。几周后,看到这种情境,他不用提示,就完全可以自发性地使用语言表达表达自己的这个要求。
又比如每天吃饭前洗手,让他说:“我要洗手液”就可以强化吃饭前洗手的语言表达。
语言训练原则
1
父母要不断地对儿童说话
语言障碍儿童的言语康复训练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假以时日才会慢慢开花结果。
所以父母不要懈怠,平日只要一有时间就不要停止,多和孩子说话,不断地给他们语言刺激,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
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跟孩子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
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的时候再对他说话,不注意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
但也不用对较大的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3
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
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
4
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反而使孩子拒绝说话。
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
最好是一段时间之后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
5
不必矫正发音
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
只要他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但千万不要学儿童说娃娃语。
6
只发语头或语尾音也要鼓励
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
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7
适当引导模仿电视广告
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禁止语言障碍儿童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让孩子只学习说有用的话。
事实上禁止他说广告的话也没有用,不如让他继续说伺机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以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8
不用太心急
这时,像孩子仿说广告语一样,你想矫正他也矫正不了,就不如不刻意矫正。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当时的情境,多制造对他说话的机会,让孩子慢慢地去改变。
9
耐心听孩子说话
语言障碍儿童虽然表达能力差,但想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时,大人也要认真的回答。
如此,对语言障碍儿童说话时,他也比较愿意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姿势、表情、手势等方式来回答大人。
10
不必刻意教学
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他们便可以自然地说出话来。
语言障碍儿童的言语康复训练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滴水石穿,需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长期进行,家长、老师和康复师的沟通与陪伴是他们康复的关键因素,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尽早学会语言表达,让世界听见他们的心声。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